文明的发展需要一系列特定的条件和因素,这些条件和因素相互作用,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河流就是其中之一。它在人类文明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早期人类提供了必要的生存资源,继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运河的诞生则是为了满足古代社会的农业灌溉需求、促进交通和贸易交流、支持城市的建设和人口增长,以及推动冶炼和工业的发展。这些需求和发展促成了运河系统的建设,使其成为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运河展现出了丰富的美学特质,对它的美学解读也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欣赏,更是对其中贯穿古今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人文活动、城景融合的赏析,是对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人与文化的共鸣和交融。
运河文化中的审美解读。运河文化中的自然美在古今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与自然河流不同,运河是人工开凿,用于船只运输、连接不同水域的水道系统。它包括人工挖掘的河道、渠道、水道、锁和水闸等设施,也包括修建在土地表面或地下的管道系统。早在殷商时期,先民们就开始人工挖凿河道,虽初时是为了灌溉水利之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运河不仅用于灌溉农田,还成为货物运输和文化传播的重要通道。尤其是隋唐时期,大运河的开凿弥补了南北向河流稀少、水道不畅的缺陷,将南北各地的丰富资源和文化带到彼此之间,它也成为中国南北方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古运河之面貌可从绘画中一睹风采,以《潞河督运图》为例,画面展现了天津三岔河口一带的漕运风光,河道上有官、商、货、渔船数条,码头上船只林立,岸边商铺、府衙门房鳞次栉比。画面重点刻画河道、官舫与岸边的盐坨存放处,点出了清代运河的漕运功用。画中的古运河所呈现的是一种有机的、动态的演变过程,一如古代运河的发展轨迹,而在这其中蕴含的不仅是运河本身的流水之美,更传达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审美倾向。运河城市依托自然航线将沿岸风景串珠成链,将景观设计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相协调,实现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完美融合。
运河文化中的象征美体现在物质、精神、文化中。从物质层面来看,古代运河作为一种公共资源,促进了物质的交流和贸易活动。对现代来说,运河在城市规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相关地区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运河被保留和改造为文化景观,提供了城市绿化休闲空间。从精神层面来看,运河是由原始人力开凿的,其目的是突破自然水系的限制。武同举《江苏水利全书》载“征诸历史,最古为太伯渎”,太伯渎相传为无锡太伯率众开凿的人工河流,行使灌溉行舟之用,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运河,它的出现象征着人类实现了通过自己的力量战胜自然的愿望。清乾隆《永定河志》载“天津道属南运河,兵六百名”,足以显现“人力”逐步演化为“劳力”的过程。国家支持开凿的运河最早是作军事需要,后来才逐渐成为联系全国政治中心与经济重镇的纽带。由此来看,运河也成为领导者治国能力的象征。从文化层面来看,运河沟通了不同地区的历史、传统习俗和宗教信仰,使所经之地都拥有历史文化底蕴。它不仅象征着古代智慧、文化传统和文明的传承,更象征着国家的安宁与繁荣。
科技视角下的艺术表达。从当下的运河发展现状来看,各地政府已尽其所能对运河进行建设与保护。顺应时代,将运河的历史文化载进博物馆中,使其成为民众集中具体地了解运河历史的窗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利用创新手段与现代科技接轨,推动博物馆担起文化传播的功能。对运河博物馆来说,就要从新媒体技术入手,通过对展馆空间、内容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全方位地展示运河的历史、文化、经济,将技术上升到美学的高度,让人感受到独具运河风貌的审美体验空间。这其中以扬州大运河博物馆的数字设计为首,该馆中“运河上的舟楫”展厅结合实体体验与多媒体虚拟体验,传述了大运河船舶舟楫的发展演变、各类型船舶知识以及相关故事,呈现了大运河开通以来南北文化融合所产生的影响。展厅在空间上划分成两层,内容亦围绕两部分展开。舟楫展示根据不同功能分为三个单元,以流线型的动向导览游客观赏古往今来不同类型的船体模型,包括画舫、苏州莲船、康熙坐船、瓜洲丝网船等共78艘,背景的浮雕墙选取了《康熙南巡图》第六卷中的片段,配合前景的船舶呈现出古代运河上千帆竞发的盛景。二层展区构建了巨大的环形IMAX幕墙,利用投影技术营造出以假乱真的虚拟空间,展区以实体的沙飞船作为中心,沙飞船出现在清代民国时期,据同治《湖州府志》载“大者曰沙飞船,船顶可架戏楼演剧”,在江浙水域较为常见,具有地方代表性。观众进入沙飞船后可见古代真实的船只内部结构,透过窗棂即可见千百年前运河两岸风景,走到船头甲板处幕墙上投放的是古代运河两岸的实景动画,整体上实现了科技与文化交融的突破,达到了艺与物的完美结合。
不同于传统的纯艺术审美,日常生活的审美体验也在近年得到了高度重视。因此,大运河博物馆创建了实景再现、动态交互展厅,以此增强观众由亲身经历而产生的身体刺激。“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展厅就是以洛阳城、汴京城等不同时期的运河沿线古城为原型,完全打造出了一个有真实业态活动的繁荣古镇,其中包括钱庄、书肆、酒肆、茶馆等店铺,置身其内仿佛穿梭在古代城镇中。“运河迷踪”展厅则开创性地将博物馆与密室逃脱结合起来,同样是实景搭建但以情节桥段为线索,每一部分关卡设置与运河相关的谜题,包括识认古运河的开发地图、见证古代不同漕运工具的结构分解、自主驾驶船舶航行等。展厅借助可视化与智能交互技术将运河文化教育融入游戏机制中,既实现了寓教于乐,又使观众的审美需求得到了满足。
美学经济下的动态传承。美学经济一般来说被认为是审美经济。随着美学因素在经济活动中的占比增高,审美经济也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美学经济在运河建设中的表征就是以遗产资源和生态环境为重点,从审美体验、视觉美感、社会价值三方面入手,通过美学改造带动运河区域及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从运河遗产保护与重建视角来看,运河遗产按照形态可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空间分布可以划分为中心运河遗产、相关运河遗产及运河衍生遗产三部分,将运河遗产与美学经济相挂钩就是要将运河本身与沿岸的历史古迹、艺术建筑、创意活动、民俗文化和当地生活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具有美学价值的运河旅游景观。首先是对运河的水体景观重新塑造,在大力改善水质的同时,根据近、中、远空间层次和景观表达的不同建设亲水廊桥、沿岸栈道等,通过直观再现、隐喻重构等手段将运河的核心遗产构建应用到景观场景的设计中,以期引发游客审美体验的同时感受文化内涵。其次改造沿岸绿地景观,建设主题运河公园或文化滨水空间,打造不同功能的景观区域,并利用VR、AR、智能传感等新兴科技将遗迹遗址呈现在景观中,再现运河遗景。最后对运河文化遗产下的古城镇进行保护和审美再造。选择提炼其中的主要元素进行创新,形成文化表达并扩大古建影响力。
从运河生态治理视角来看,主要是对运河航道、水质及附近的岸坡、防堤等进行保护,以科学治理造就良好环境,将生态美学转化为经济动力。在处理运河环境问题时要运用辩证思维,对不同区域的运河环境要对症下药。2018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中,明确规定对水污染物以每污染当量为单位缴纳指定的税额,其目的是增加企业排污成本,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此外,各省市对各自区域内的水质环境也有不同的管理模式,从法律制定的角度极大程度上保障了运河水资源与水生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而系统维护了水生态与农业、生活之间的和谐关系。现代交通发展要求充分发挥水运优势,因而要注重对运河航道的科学规划。可以运用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进行空间分析和监测,同时吸纳多方意见,合理制定航道规划,既实现运河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又可保护生态环境,并促进沿线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注重对运河周边防堤的保护,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防堤进行巡查,做好季节性维护工作,确保防堤的稳固性。
中华文明背景下的运河美学不仅是一种美的体验,更是一种精神追求。这条蜿蜒至今的水道,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让我们看到了古人在水利工程、艺术建筑、文化传承方面所付出的辛勤努力。
(作者系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扬州大学民间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