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教学
2023年10月31日 09:5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0月31日第2762期 作者:尹洪斌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培育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目标;而加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则是实现建设教育强国根本目标和目的的重要方式。新时代新征程,加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需要深刻把握党的理论创新规律和教书育人规律,坚持理论教育、理论研究、理论运用和理论宣传一体化推进,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理论教育 增进理论认知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重要论断,既精辟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又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行的内在逻辑,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规律和历史必然性。加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工作,就是要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和研究,全面把握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理解这一思想的道理学理哲理,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站稳政治立场。新时代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根本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这要求思政课教师在开展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中,教育引导学生对党忠诚,积极拥护习近平总书记的党中央核心、全党核心地位,紧跟伟大复兴领航人踔厉笃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年力量。

  加强理论应用 深化教育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出全面部署,要求“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这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生命力,在于能够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使人们在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的基础上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加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工作,要教育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的主要内容,深刻领悟“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要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深、悟透、用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重要论述;要加快构建高质量思政课教育教学体系,增强育人实效,为奋力推动新时代教育强国事业贡献学科力量,以教育之强夯实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之基。

  加强理论研究 推动理论创新 

  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形成了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中丰富发展,需要不断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要研究蕴含其中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探究思想生成的道理、哲理和学理;要坚持问题导向,在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深化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规律性认识;要坚持人民立场,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要植根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中揭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要坚持大历史观,把握我国社会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在广阔的思想文化视域中认识、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主体性;要坚持守正创新,深刻把握“两个结合”,不断拓宽理论视野,在汲取人类优秀思想文化资源中形成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理论大格局大气象。

  加强理论宣传 服务人才成长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科研工作者要主动承担起宣传阐释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神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批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讲好的人才,讲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新媒体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下,受众差异化、宣讲分众化的发展趋势对于新时代理论宣讲提出了更高要求。做好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阐释宣介工作,要在完整、准确掌握理论的基础上,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通俗化传播。要增强宣讲话语的鲜活性,用群众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科学理论、阐释方针政策、传播主流价值,努力做到通俗易懂讲道理、务实有效解困惑;要增强宣讲方式的灵活性,把理论宣讲和文化知识传承有机结合起来,在文化知识传承中推进理论传播。把线上宣传和线下宣传、国内宣传和对外宣传、专业宣讲和群众宣讲统一起来,拓宽延展理论宣传平台渠道;要增强宣讲内容的有效性,把理论宣讲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在宣讲过程中答疑释惑、解决实际问题,使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为学生所理解、认同和践行,推动理论武装学生、理论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系河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专职副书记)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