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美学图像符号的建构
2023年05月30日 09:5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5月30日第2660期 作者:鲍月 薛永辉

  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佛教在印度兴起,并经历了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两个典型发展阶段。随着小乘佛教的发展,佛教美学图像符号开始形成,至大乘佛教时期臻于繁盛。佛教美学图像符号的建构与佛教义理的发展相辅相成,亦与佛教艺术的发展息息相关。佛教美学在不同时期呈现出对不同价值观的选择。同时,由于古代印度历史和民族构成的特殊性,佛教美学的发展受到古代印度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双重影响。因此,佛教美学图像符号表现出整体统一、内容多样的艺术特征。

  印度孔雀王朝(公元前324—前185年)和巽伽王朝(公元前185—前73年)时期是小乘佛教发展的主要时间段,也是佛教美学图像符号建构的早期阶段。小乘佛教主张“自觉自利”,倾向于对人生态度的实践性表达,因此不主张偶像崇拜。所以早期佛教美学图像符号的基本特征和原则是没有佛陀形象。这一现象的产生是因为佛教哲学认为万物都是由诸种“因缘”和合而成,它们处于不停变化的虚幻状态中,没有固定的、恒久稳定的原初本质形态,缘起而聚,缘灭而散。正如《维摩诘经·弟子品第三》所说:“发常寂然,灭诸相故。法离于相,无所缘故……法常住不动,法离一切观行。”佛教将客观存在的事物本性都看作“空”(无常),认为任何客观的单一因素和条件都不能体现事物的本质或真理。小乘佛教将“空”视为美的最高原则和理念,不允许把无常的事物永恒化,而造像艺术则是将无常的瞬间的东西固定和永恒化,有悖于小乘佛教的哲学理念。然而,宗教的发展必须借助直观的图像符号,为解决理念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小乘佛教的美学图像符号只能借物言意,采取象征的表现手法来暗示佛法和佛的存在。

  在具体表现上,人们一般采用菩提树、法轮(车轮)、莲花、佛脚印、狮子柱、窣堵波等象征性的图像符号来体现佛陀精神和佛教的美学意蕴。人们通过想象和联想赋予这些自然或日常事物以美的精神内容,使它们成为佛教美学观念的表达形式。例如,菩提树象征佛陀觉悟得道;法轮图像代表佛陀的第一次讲道;莲花图像源于古波斯,因莲花洁白无瑕、出淤泥而不染的物理特性,佛教将莲花纳入自身的美学范畴中,并以莲花象征佛陀在生死烦恼中降生,但不为这些世俗烦恼所干扰,进而象征佛陀清净圆觉的美妙心境。在古代印度,佛陀被认为已经达到摆脱轮回的境界,身体是不显形的,只有脚印可以显现,所以佛脚印图像被奉为佛陀形象的隐喻。狮子柱(或称阿育王石柱)象征宇宙之轴,它的造型和构成要素受到古波斯和西亚文化的影响。狮子柱柱头上装饰的大象、马、公牛、狮子,既象征佛法的威严,也象征世界的四个方位。窣堵波是保存佛舍利的佛塔,象征佛入涅槃。涅槃境界是印度许多宗教的最高理想。小乘佛教时期的涅槃是指身心摆脱外在事物的缠缚,达到心如明镜的状态,即在精神上达到无拘无束的自由境界。窣堵波的覆钵型塔身象征印度神话中孕育宇宙的金卵,塔上的伞象征宇宙之轴,三层伞盖象征重重诸天和佛、法、僧三宝。佛塔周围一般还建有围栏,上面布满具有印度本土特色的雕刻。在这些浮雕图案中,凡是应出现佛陀形象的地方都以佛塔、菩提树、法轮和佛脚印等图像符号进行了替代。小乘佛教美学图像符号的重要意义在于,虽然它们没有直观展示佛陀的形象,但依然有效地传递出佛教美学意蕴。这些图像符号不仅是佛陀的象征,也是清净心境的象征,体现了佛教的审美观念。

  公元1世纪,大乘佛教在印度兴起。在世俗化的传播过程中,为了适应广大民众的认知和理解力,必须将抽象深奥的义理通俗化,将抽象的佛教美学图像符号转化为形象的图像符号。因此,大乘佛教开始借鉴婆罗门教等印度宗教的偶像崇拜传统,佛陀的形象因此出现。佛像的起源是比较复杂的,其发展经历了多种风格的流变。在古代印度,早期佛像样式的造型主要受古希腊和贵霜文化的影响,典型代表是犍陀罗式佛像。随着印度本土文化影响的加深,佛像样式逐渐向印度本土化转变,继而出现了马土腊式、鹿野苑式和笈多式等多种典型的本土化风格的佛像样式。

  犍陀罗在今巴基斯坦北部、阿富汗东部和印度西北部的结合处,它曾是古代印度十六国之一,也是古波斯帝国的行省。波斯帝国灭亡后,犍陀罗被纳入亚历山大帝国的统治下。亚历山大去世后,东方各地建立了诸多希腊化小王国,犍陀罗便是其中之一。在贵霜王朝(约15—425年)统治时期,佛教艺术得到了长足发展。随亚历山大东征而来的希腊雕像制作传统和雕刻技术与佛教文化在犍陀罗地区深度融合,形成了著名的犍陀罗式佛像。犍陀罗式佛像借鉴了古希腊艺术中诸神形象的造型,有着希腊人的面部特征;受贵霜文化的影响,一些佛像的脸部还带有短胡髭。此外,犍陀罗式佛像呈现出印度式的冥想样态,素面头光,身披通肩长袍,并以程式化的坐姿和手势来象征佛教义理。与犍陀罗式佛像相比,马土腊式佛像的建构则呈现出另一种境况。古代印度的马土腊地区融汇婆罗门教、佛教和耆那教等多种宗教,是印度传统美学思想的碰撞之地,有着众多具有传统意识的雕塑艺人。他们善于制作夜叉等备受古代印度诸民族宗教尊崇的神像,为各教派神像的建构提供了典范。在佛像出现之前,婆罗门教神像传统在当地已经流传很久。为了更好地发展,马土腊地区佛像的造型主动借鉴婆罗门教诸神形象,形成了具有印度本土构思意趣的美学图像符号。

  公元3世纪30年代,在贵霜王朝开始衰败之际,古代印度摩揭陀地区的笈多王朝(约320—540年)逐渐兴起,并将印度历史的发展引入“黄金时代”。笈多王朝时期的佛教艺术发展至极盛,佛像的造型朝着更加繁复华丽的风格发展。鹿野苑地区(今萨尔纳特)带有女性特征的佛像为笈多式佛像造型的出现拉开了序幕。笈多式佛像在继承贵霜时代犍陀罗和马土腊等地佛像雕刻美学传统的基础上,摆脱了希腊雕像美学的束缚,开始以印度本民族的美学标准建构佛陀形象。此时的佛像有着典型的印度式脸型,眼睛半闭,作沉思内省状;形体更加秀美,通肩式长袍如浸湿状贴体,彰显出佛陀纯洁无瑕的形体和清净的灵魂;佛像的头光有着华丽繁复的植物纹样装饰,象征着佛陀的沉思冥想已经进入缤纷灿烂的宇宙空间。这些新的表现手法使佛像的形体与佛教精神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将佛教美学的发展推入全盛期。在笈多式佛像出现后,大乘佛教时期美学图像符号的表达并未摒弃小乘佛教时期的象征性图像符号,而是将佛陀、菩萨、乾达婆、药叉女以及小乘佛教时期的象征性图像符号综合起来,形成丰富多元的佛教美学风格,并以雕刻和石窟壁画等形式呈现出来。

  综上可知,佛教美学图像符号的建构伴随着佛教的兴起和发展而发生。早期佛教美学的图像符号建构一方面受印度河文明以及印度民间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来自古波斯文化以及西亚文化的影响。后期佛教美学图像的建构主要围绕着佛像展开,佛像样式的建构受到印度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双重影响,并广泛吸收同时代印度本土其他教派的美学图像符号,从最初的希腊式佛像样式逐渐转变为具有本土特色的佛像样式。这些佛教美学图像符号在印度本土完成建构后,随着佛教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而进入亚洲各国。各国人民在自身文化、艺术和生活习俗等因素的基础上,积极吸收佛教的义理和艺术样式,融合发展出具有本土特色的佛教美学图像符号,在宏观层面上丰富了佛教美学图像符号的形式和文化内涵。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