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翻译技术类课程教学改革
2023年05月16日 09:4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5月16日第2650期 作者:王天予

  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进步与广泛应用,促进了全球语言服务行业的蓬勃发展。随着我国对外投资与经贸活动的不断繁荣,国家对既懂语言又懂技术和管理的复合型语言服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这对高校翻译技术相关课程建设提出了新方向和新要求。目前,已有一系列高等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并招生,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也越发受到重视。

  通过梳理我国有关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信息可以发现,许多院校的课程设置主要集中在对于语言和翻译的知识与能力培养,但对于翻译技术能力的培养相对不足。在不同院校之间,存在翻译技术类课程开设不一、课程体系不融贯等情况。而在一些院校内部,则存在翻译技术类课程与其他翻译相关课程之间联系不紧密,不能很好鼓励学生将翻译技术工具与自身的翻译能力在真实的翻译实践中有机结合的问题。此外,根据行业报告,技术写作和本地化服务是我国客户方企业语言服务类型中需求较多的类型,但能够开设相关课程的高校较少。高校翻译教学应顺应时代发展和行业需求,使学生掌握行业所需的技能。对于高校翻译类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在此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意见。

  第一,明确翻译技术能力构成。翻译技术能力构成是翻译技术类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评价方式的基础。对于翻译技术能力的研究,可追溯到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PACTE翻译研究组在构建翻译能力模型中所提到的工具能力,即获得并使用各类资料和信息,以及在翻译过程中应用现代技术的能力。欧盟的EMT能力框架中也提出,要培养译者的技术能力。有学者认为,翻译技术可分为计算机辅助翻译(CAT)、本地化工程、语料库、翻译协作平台、机器翻译(MT)、云翻译六个领域。具体的翻译技术教学实践可根据过程进行划分:译前涉及文件解析与格式转换、文字和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内容;译中涉及翻译记忆、术语技术、语料对齐等内容;译后涉及译文检查与修改、译后编辑、语料对齐以及资源抽取与复用等内容。有关研究指出,翻译技术能力应包括技术知识、工具能力和技术思维。译者应具备高阶思维能力、翻译技术应用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高阶思维能力包括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思维等能力。翻译技术应用能力包括计算机运用、信息搜索、术语管理、译后编辑和统计技术等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包括译者的伦理、系统的方法和项目管理技术等能力。在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背景下,译者翻译技术能力的培养要重视培养译者的翻译技术思维素养以及一定的翻译项目管理能力,即译者在面对真实复杂的翻译项目时,能够运用技术思维,在符合行业规范的前提下解决所面临的翻译技术问题。

  第二,改进翻译技术类课程设置。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复合能力。可以对课程目标、内容、评价提供一套参考体系,而对支撑课程体系的其他相关课程群也应有所说明。翻译技术类课程设置应基于学生的发展规律,设计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课程的总体设计可以考虑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OBE),该理念强调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更能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成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考虑校企合作等方式,鼓励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利用所学的翻译技术知识完成模拟或真实的翻译项目。此外,目前还需要适合不同层次的翻译技术类教材,教材内容应围绕翻译技术能力构成的相关维度展开,让学生了解国内外语言行业的前沿动态、翻译与搜索、主流CAT工具、翻译质量控制、CAT与MT、译后编辑等内容。同时,还应加大教师翻译技术教学的培训力度,包括提供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应用等作为参考,以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第三,更新翻译技术类课程教学模式。在宏观上,翻译技术类课程可以采用OBE,从教学大纲撰写、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评价模式都体现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的理念。在微观层面上,翻译技术类课程可以采用社会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该理论关注学习者的社会性互动和人文成长,符合译者能力形成规律,同时又与OBE的教育观一脉相承。翻译技术类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需要将课程总目标分解、细化,将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带入动态学习环境中,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其认知水平变化确定最近发展区(ZPD),不断提升其翻译技术能力并最终达成总目标。ZPD理论涵盖了教师观(积极的促进者)、学生观(积极的参加者)、教学观(在与他人互动中发现),对教学目标设计非常重要。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采用社会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如多现实和多角度、协作、支架法、抛锚法和社会认知学徒等),让学生所学习的知识能够从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比如,在翻译实践过程中采用“抛锚式”教学法,让学生从不同视角比较区分相关概念等内容。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可以采用“任务清单”法,即将一个完整的技术模块拆分成若干子模块,将每个子模块分解成具体步骤。每完成一个任务指标点,再由学生实际操作,如遇到翻译技术问题,则需要通过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教师起支架作用)。在翻译项目管理课程中,可以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模拟或真实的翻译项目中完成任务。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整个翻译流程和相关管理知识,并且能够使其进一步加强和巩固所学内容。教学评价则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并根据课程目标达成度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与改进。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