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语言学以语言事实调查为基础,利用语言地图的方式描述语言现象的地理分布状况,结合社会文化因素解释这些分布的原因,探索语言变化的过程和机制。国内运用地理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汉语方言,最早形成的汉语方言特征图是“两广”方言图。相对于汉语方言地理语言学研究,民族语地理语言学研究起步较晚。随着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开展,濒危语言保护得到学界关注和重视。数字化是助力濒危语言保护的重要手段。运用地理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濒危语言的共时分布和历时演变,也是濒危语言保护的重要方式。
拓展濒危语言研究思路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丰富繁杂。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语言不同程度地受到其他民族文化、语言、风俗和环境影响,语言交融情况复杂。因此,应立足多个角度、利用多种方法,深化少数民族语言学研究。以鄂伦春语为例,目前已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研究角度多样,理论方法丰富,包括语言类型学、实验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对比语言学等。但是,截至目前,还没有学者从地理语言学角度对鄂伦春语进行研究。
鄂伦春族是东北人数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鄂伦春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鄂伦春族过去一直生活在深山密林中,处于半封闭状态,是中国下山定居较晚的少数民族之一,下山定居后居住地也相对聚集,所以鄂伦春语较为完整地流传了下来。鄂伦春语有方言差别,其方言差别是在鄂伦春族分布区域的基础上形成的。从鄂伦春族的地理分布区域来看,各区域不仅相对集中,而且各部落受到官府行政设置“路”的管理区域分明。长此以往,便形成了自己的方言区。各方言区虽有差别,但彼此都可以交流。鄂伦春语属于濒危语言,而地理语言学则可以为其研究提供新思路。
目前,鄂伦春语研究主要涉及语法、词汇、语音特征以及濒危原因和保护策略等。首先,语法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是语法结构、句式特征的类型学视角分析以及关注某一类词的用法。其次,关于语音方面的研究,其成果主要是使用实验语音学研究手段,分析鄂伦春语的声学特征和相邻民族的语音差异。最后,由于鄂伦春语是濒危语言,学界也有成果是针对其濒危原因和保护方法展开的研究。
上述研究成果大多是对鄂伦春语的共时研究,也有学者从历时比较语言学视角对此进行解读。目前,地理语言学视角下的鄂伦春语研究少有成果发表,鄂伦春语不同方言之间的地理分布和差异对比研究薄弱。地理语言学可以为相关论证提供基础材料。曹志耘指出,“由于一种语言在各地发展演变的速度不同等原因,各地方语言之间在共时平面上的差异,实际上可能正是该语言不同历史阶段特征的遗存,也就是说,语言的共时差异可以反映语言的历时变化”。因此,在对鄂伦春语进行历史比较层面研究时,可以将地理语言学运用其中。
地理语言学可以充实历史比较语言学理论。对于一个语言的观察和解释,需要将其放在更广阔的地理空间中。语言的变化不仅源于自身系统内部的原因,还有外部因素的影响,如风俗、行政区域、地理环境、地形地貌等。这些因素可以通过地理语言学呈现出来。
此外,“波浪理论”也可以作为完善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根据“波浪理论”,语言的扩散是由中心向四周曲折双向前进。在扩散的过程中,语言的影响将受到一定抵抗,在抵抗无效的情况下,另一种语言会融合、变化到最后接受,同时也会存在反向影响。在一个地理区域内,以较强的语言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并通过周围的语言影响更远的语言。“波浪理论”可以在时间上补充语言分化研究的不足,其研究成果对历史比较语言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此,以地理语言学为基础,在历史比较语言学和“波浪理论”的视角下,可以拓展鄂伦春语的研究思路。
研究与保护相互促进
当前,我国为保护濒危语言制定了语言资源保护的相应政策,并成立多个研究机构。鄂伦春语作为濒危语言,也是语保工程的目标语言,目前已有相关机构人员分别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采集语料。当前,对于语言资源的保护,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保存、传承和传播。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保存实体语言已成为可能。因此,有关专家提出,可以通过语言多媒体数据库绘制详细、精准的多媒体语言地图。在绘制多媒体语言地图前,可以运用地理语言学的语言地图,对鄂伦春语进行多媒体地图解释。语言地图的优势在于,它能够体现出所调查的鄂伦春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的差异性。此外,地理语言学的调查模式呈网状分布,可以更直观地掌握鄂伦春语的语言特点、地域分布和走向。同时,由于地理语言学的调查内容需要统一,也使得调查结果更有说服力。语言地图的解释,应立足于语言内部演变和外部非语言因素。
总体来说,地理语言学可以将鄂伦春语的语言材料,放在地理平面和社会层面阐释。依据地理语言学理论绘制的语言地图,可以较为完整系统地展现鄂伦春语的面貌,为多媒体地图绘制和历史比较语言学以及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研究提供基础材料,对鄂伦春语保护起到推动作用。
我国有众多少数民族,语言种类繁多且差异巨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民族传统文化多样性遭遇危机。地理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为濒危语言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汉语方言的地理语言学研究已有70多年历史,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就目前相关成果来看,少数民族语言的地理语言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南方少数民族语言上,少有对东北少数民族语言的相关研究。目前,满通古斯语言由于生存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变化都处于濒危状态,尤其是满语和赫哲语,濒危情况更为严重。赵阿平在《中国满通古斯语言语料数据库建设及研究》中提出,当前对满通古斯语言文化进行抢救并建立语料数据库以及开展全面系统的综合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该文提及的关于满通古斯语语料数据库建设方法,主要包括结构语言学、人类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以及计算语言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
地理语言学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语言特征的地理分布,推演出语音演变轨迹。因此,在进行田野调查时,可以将相邻区域的语言联系起来,获得特定语音项目的演变轨迹。复杂的语言地理差异以及悠久的民族历史和丰富的社会文化背景,是非常适合地理语言学研究的肥沃土壤。因此,开展鄂伦春语等濒危语言的地理语言学研究,可以促进地理语言学研究方法的成熟与进步,丰富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种类,并为濒危语言保护提供助力。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语言文字治理的理论体系与路径研究”(22YJC74001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满学研究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