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符号自我”看民族自信
2021年09月07日 09: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9月7日第2246期 作者:刘崯

  查尔斯·S.皮尔斯认为“人是一个符号”。我们的思想也是符号,而且我们必须借助符号才能进行思考。换言之,我们在思考时,是把自身也视为一个符号来进行的,所以“自我”即是“符号自我”,是一个既能传达意义也能解释意义的弹性结构。我们通过观察事物,提出假设,并运用科学手段对该假设进行反复推理和论证,以使假设无限接近其实现的可能性。这个过程就是无限衍义的符号过程。符号是人内心与外在世界互动的中介,而人所具有的“试推能力”,就是在符号衍义过程中不断学习、校正符号意义解读的能力,同时也是人认知外部世界以及“自我”的根本能力。可以说,人们有关自我的意识是后天习得的,萌芽于人和社会环境互动的过程之中,所以自我认知过程即是一种试推过程。

  儿童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学会理解和使用语言符号,使得“证言”成为判断事实的依据。在符号衍义与互动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观察社会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或期待来反思自我。在此过程中,我们若发现自己和他人对自我的符号解释有偏差,就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交流和反思矫正对符号意义的解读。总而言之,自我形成于“我”和他人在社会环境中的互动,能够不断校正符号意义解释,所以是“反思的自我”。只有在和“他者”互动的过程中,人才能逐步试推出“自我”的符号意义,形成自我认知。若是一个人断绝与他人的联系,脱离社会和文化环境,必定不能正确地解读“符号自我”,更无法有效地传播“符号自我”的意义。

  同时,社会和文化环境处于不断的变化中,而且具备个性的自我也是具备民族共性的自我。每个“自我”虽存在于不同的时空,却拥有共同的民族记忆和集体意识。因此,自我意识是一个集文化和个体于一身的概念,反映了文化和个体的相互影响。在人类文化的符号圈中,通过与各类文化的时空对话,人们能重构有关自我意识的记忆。

  在“克己自制”“谦虚谨慎”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人的自我常常具有推崇自制、重视内涵、喜欢自谦、害怕出格等特点,形成的是一种“内敛”的、“不张扬”的自信。随着全球进入现代工业社会,文化类型的转变影响了人们的性格和行为。工业经济形态与社会结构下的教养方式强调独立、尚异、自表、竞争及成就。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人原先的内向型特质正在逐渐减弱,而自主需要的倾向正在增强。

  尤里·洛特曼说过:“如果历史是文化的记忆,这意味着它不光留有过去的痕迹,也是现在的积极机制。”换言之,记忆就像是意义发生器:一方面,由于文化符号带有与过去传统文化语境相关的信息,记忆能再现过去的信息;另一方面,当文化符号进入现代文化语境中,记忆会将这些信息重新分配并选择遗忘某些信息,然后又向过去传递新的信息和现实。在集体记忆中,旧文本的消亡和新文本的创建是并行的。因此,文化的进步和发展是一个不断自我反思并探索新意义的过程。过往历史文化符号与当代意义生成机制之间的互动,会对现代的文化符号意义进行全新的解释,并在对话和交流中创造新的价值,从而深刻地影响当代文化的发展和变化。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取得巨大进步,城乡居民生活显著改善,国民幸福感大大增强。短短四十几年,中国人民见证了之前上百年未有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时空压缩的感受变得更加强烈,而时空体验的变化又促使人们在社会文化生活中不断地重新评价自我和周围世界。同时,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文化间的交流频繁而丰富,人们所处的文化环境也不再是纯粹的传统文化环境。文化对自我和整个民族的影响是多元和动态的,民族性格的形成及变化的机理就隐藏于文化积淀的整个历史过程中。

  现代工业社会强调个人主义与多元异质,同时开放的社会环境和不同文化之间的良性交流,又为“符号自我”的正确建立、解读和传播提供了保障。正因如此,当下人们更乐于见到并展露有个性的“符号自我”,也更能包容他者不同的“符号自我”及周围人对“符号自我”的批评与看法。这正是今天网络自拍照、自媒体如此受欢迎的原因。在平等开放的平台上,我们同时成为观看者和表演者,通过大众影像式的自我展示,达到互证式的自我认同。这不是对低调、内敛的传统个性文化的全盘抹杀,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在新的文化环境下,对“符号自我”的重新理解和阐释。自我可以是特立独行的,自信也可以是张扬外露的。“符号自我”从低调到凸显的转变过程,也是自信张扬和增长的过程。

  自信与自我意识紧密相关,也承担着社会功能。任何社会及文化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所有个人及其集体努力的结果。个人的话语汇聚成集体的话语,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凝聚成集体的民族意识和信心。在时代变迁的见证下,“符号自我”在与文化的互动中阐释出新的有关自我的符号意义。其从低调到张扬的改变,体现了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信的增强。无数个人的“符号自我”汇聚为集体的、民族的自我。当一个人在重新认识自己的时候,一个民族也在重新认识着自己。个人的自信汇聚成民族的自信,民族的自信又是个人自信的来源。人们对自我身份、民族身份的认同,呈现了新的历史文化时期、新的世界格局下国人飞扬的自信和风采。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