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献,主要指民间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各类文献资料,包括族谱、碑刻、诉讼文书、契约文书、宗教科仪书、唱本、剧本、账簿等。它们是民间生活的真实反映,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各地方相关部门都对各类民间文献进行了挖掘、整理并陆续出版。这批文献作为“新材料”得到了文学、史学、宗教学、民俗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关注。也有研究者将民间文献作为语料,从语言文字角度对民间文献进行审视,考查其中的语言现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013年到2015年,笔者参加了江苏常熟文化部门组织开展的常熟宝卷整理编纂工作,对手抄本宝卷进行标点、校勘、注解。在整理过程中,笔者深入考查了宝卷这一民间文献,发现宝卷中存在很多尚未被学界关注的语言现象,确实是语言研究很有价值的语料,但作为民间文献,宝卷的语料性质、适用的研究方法都与已有的语料存在不同之处。
重视民间文献的语料价值
民间文献大多具有明确的时间阶段和清晰的使用地域,这对于断代语言研究和方言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民间文献多是从各地方收集整理出来的,有着明确的使用流传地域,这从民间文献的命名就可以反映出来,如徽州文书、吉昌契约文书、河西宝卷等;同时,这些文献的年代也是清晰可考的,如现存宝卷在抄本的首页或末页上大多标明抄写时间、抄写人,有些还标注有收藏者姓名,这样就保证了语料的时间阶段确定无疑。
民间文献种类繁多,通常产生于某种特定的情境中,具有一定数量且相对集中稳定的使用者。这些使用者有共同的语言使用规范和语言态度,在内部方言的使用选择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普遍性,共享一些语言符号书写体系和使用规范。因此,每种民间文献的语言,都是对特定社会情境或社会特殊群体所使用语言的真实记录。考查各类民间文献在语言使用上的不同之处,探求这些差异的成因,是对汉语研究的重要补充。以宝卷为例,宝卷是由唐代变文和宋代说经演化而成的一种俗讲文本。明清以来,宝卷汲取了大量的民间传说、民歌民谣和社会风俗内容,成为叙事为主、韵散结合的民间文学文体。宝卷宣讲的场景主要为祈福禳灾、追亡荐祖等民间法会,或者庙会社赛,其目的是满足平民大众的信仰教化需求,也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宝卷的受众主要为乡野之民。宝卷的传承是民间自发进行的,宣卷艺人(同时也是宝卷的抄写者)多是少年学艺,由师父口授宝卷。这些宣卷人在创作、改写、宣讲宝卷时使用的语言都是师父传授的,抄写宝卷时使用的文字也是师父所教。这些语言文字长期以来师徒相传,自成体系,有别于社会上通行的规范的语言文字。比如,车锡伦就提出:民间宝卷中存在一种“惯用错别字系统”。从田野调查的结果看,宝卷的抄写者并不是不会写正确的汉字,而是出于某种原因,选择了我们认为是错别字的那个字形。在他们的观念中,那些被我们认定有误的字,才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宝卷这种民间文献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系统,和社会通用的语言文字系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应该是宝卷这种特殊的文艺形态造成的。
民间文献的研究方法有自身特点
在对民间文献进行语言研究时,除了传统的语言研究方法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对民间文献的语言进行研究,要掌握第一手材料,慎用整理本。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各类民间文献的收集整理出版工作都有序展开,有效地推动了学术研究的发展。但是,民间文献中存在大量方言词语和各种俗字,其书写格式也有自己的特点,这些都是民间文献语言的重要特征。在进行整理时,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式,会直接影响整理本民间文献的语料价值。这种整理本存在两类问题:一是受排版客观条件所限,一些文献不得不改变各自在书写格式形式上的特征,大量“不规范”的字形也被替换成规范字形;二是有些整理者能力有限,对民间文献的历史背景、语言面貌没有足够的研究,没有能力把握这些问题,常按自己的理解对这些字词进行改编加工;也有一些整理者出于好意,认为过于俚俗的字词会对读者造成阅读理解的障碍,不利于民间文献的传播,而将其换成通用的词语,甚至直接删除某些语句。这些情况都大大降低了整理本民间文献的语料价值。因此,要研究民间文献的语言,需要研究者深入民间进行调查,广泛收集原始文献。
第二,对民间文献的语言进行研究,要对文献进行甄别和筛选。虽然从理论上讲,民间文献都有着明确的时间和地域性,但实际上,有些文献的时间和地域是存在问题的。比如,现存于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古今宝卷汇编》,这是最早的吴地宝卷汇编,署名为鹅湖散人。《古今宝卷汇编》共编入宝卷48种,除一种为编者抄录外,其余均为旧抄本,标注时间最早为道光八年(1828),最晚为光绪三十四年(1908)。书中清代故事宝卷部分题为“国朝”,似乎可以据此推断此书编成于清或民国初年,编者为清人或清代遗老。但据车锡伦考证,这是该书编者在成书年代上有意作伪,此书的成书年代最早可能是民国二十年(1931)后,最晚可能是1950年左右。同时,由于民间文献逐渐受到重视,民间文献造假的情况开始出现。这些仿造的文献混在真正的民间文献中,需要研究者运用考据、辨伪之学将其剔除出去。
第三,对民间文献的语言进行研究,一定要重视田野调查。民间文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载体,这些文献是在民间的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反映了民间的实际生活形态和思想观念。要解读这些文献的语言,就要回到民间文献流传和使用的地方,从当时当地的历史语境出发,把文献放回到社会生活中去考查。各种现存的实物、人际关系、口头传说、仪式表演等,也是对民间文献语言进行研究的重要辅助材料。比如,我们单看文献觉得无法理解或者难以解释的东西,在对相关文献使用人进行访谈后就会豁然开朗。
总体来说,目前学界对民间文献语言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者大多只是将某种民间文献拿过来,按照既定的研究思路,有目的地去查找文献中相对应的部分,选取符合要求的例子进行研究,对于其他部分弃之不理。其实,每种民间文献都有自己的历史,每一种民间文献都和特定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要研究民间文献的语言,就要搞清楚各种民间文献的来龙去脉,掌握这些文献的文本传统和变化发展过程,并综合考虑文学、历史、人类、民俗学等方面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民间文献在语言研究方面的价值。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苏南宝卷中的俗字研究”(20YJC74007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常熟理工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