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悠”考源
2021年01月12日 09:3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月12日第2088期 作者:史维国 徐赟

  “忽悠”现在通常表示蒙骗义。我们将从历时的角度,溯源“忽悠”的本字,厘清“忽悠”一词的发展脉络,探究其变化。

  “忽悠”本字为“忽倏”

  “忽悠”是否是本字,学界就这一问题讨论得较少。我们的观点是“忽悠”应作“忽儵(倏)”。据《庄子·内篇·应帝王》,“忽”与“儵”为上古传说中南海与北海之帝名,“儵忽”共言时指二帝名,见于《楚辞》,如“雄虺九首,倏忽焉在”。此处“忽”与“儵”皆为寓言,或取其迅疾之义。《字汇》言:“儵,与倏同。”记录先秦两汉的文献资料中常抄写作“儵”,两汉后的文献资料中常写作“倏”。毛远明认为,偏旁类化是汉语中一个常见的现象,偏旁类化指两个字凝固为一个词后,通过更换或添置的方式,使得两个字的偏旁一致,“忽倏”经过偏旁类化的结果就是“忽悠”。据我们考察的相关字形,“悠”的声部“心”可置于部件“攴”下部,整体构成左中右结构的字形,或置于部件“丨”与“攴”整体下部,构成左右结构的字形。以此来看,“倏”“儵”与“悠”在字形上是十分接近的。由此推测,“倏”“儵”假借为“悠”是非常有可能的。再从音韵关系来看,《说文》:“悠,从心攸声,以周切”;“倏,从犬攸声,读若叔,式竹切”;“儵,从黑攸声,式竹切。”“悠”与“倏”“儵”今音相殊但古音相同,皆为攸声,传世文献中也见有将“儵(倏)”记作“悠”的。综上所述,认为“忽悠”本字为“忽倏”是可信的。

  “倏”“忽”之间发生词义沾染

  “倏”与“忽”二字皆可表示迅疾之义。依徐锴《系传》所言,“倏”与“忽”互训,“忽”字也同为迅疾之义,二字连用或对举仍表迅疾,有“倏忽”或“倏……忽……”《说文》言:“忽,忘也。”“忽”的本义为忽略,不经意。对于“忽”字迅疾义的产生,我们认为是由于在“倏忽”一词中受“倏”字影响而发生的词义沾染所导致的。中古汉语词义演变的一个主要方式即为词义沾染,所谓词义沾染是指不同的词处在同一组合关系或聚合关系中而发生的词义上的相互渗透。这种渗透可能导致一方或双方增加新的义项或词义的完全改变,张博将这类词义衍生现象归纳为“组合同化”。董志翘认为,确立词义沾染必须坚持几条原则(假设沾染他词的一方为B词,被沾染的一方为A词):1. A词的新义与A词的本义无关,找不到从本义延伸扩展的轨迹,不是由本义经逐步引申而来;2.A词的新义并非B词或某个词的假借义,与相关词不能构成同音假借的关系;3.A词与B词有过相当长的一段组合关系过程(作为并列或偏正、述宾、述补等结构);4.A词的新义必须产生在组合之后。

  根据以上几条判定原则,我们基本可以认定“忽”的迅疾义来自与“倏”组合中发生的词义沾染,具体原因如下:“忽”的迅疾义与本义“忘也”无关,找不到从本义延伸扩展的轨迹,不是由本义经逐步引申而来;“忽”的迅疾义找不到是某个词假借义的痕迹;如前文所述,“忽”与“倏”有过相当长一段组合关系过程,二者构成并列关系;“忽”的迅疾义应是在“倏忽”连用后产生。在先秦文献《吕氏春秋》《九歌》中已经出现了“倏忽”连用的用例,而在大约同一时期的文献中也有“忽”单用表迅疾义的用例。看起来很难说清“忽”的迅疾义是在“倏忽”组合之后。但是,这同样也不能说明“忽”的迅疾义是在“倏忽”组合之前。更何况,“忽”的迅疾义无法找到由本义延伸扩展的轨迹,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是“倏忽”连用后,“倏”的迅疾义沾染给了“忽”。

  “倏忽”倒置成“忽倏”

  倒置式构词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古汉语多以单音词为主。随着汉语的发展,双音节成为主要的趋势,汉字中同义互训的现象十分普遍,由两个同义词根组合构成的联合式复合词,出于某种原因,倒置其组成部分,而不打破词原有的结构关系(亦有在倒置后发生结构关系甚至词性改变的),其构成的新词与旧词的意义可能相近、相同或不同。“倏忽”在宋以后,通过倒置式构词的词形衍变产生了“忽倏”的形式,“忽倏”与“倏忽”相同,可表示短时间内,顷刻间之义。“倏忽”表示极短时间、顷刻间之义,是从表迅疾义引申而来的。“忽倏”表示极短时间、顷刻的用例也较多。由“忽倏”偏旁类化后的“忽悠”与之相同,也可表示短时间之义。

  “忽悠”通过重叠的方式又产生了“忽悠忽悠”“忽忽悠悠”“忽悠悠”等形式,重叠后的“忽悠”不表示短时间内,而表示较长的一段时间,进而由闲度一段时间引申出飘飘荡荡、摇摇晃晃的意义。

  东北方言带有蒙骗义的“忽悠”应该是较晚产生的。我们参考的东北方言词典,“忽悠”一项下未见有收录蒙骗的义项。在当代文学作品中,“忽悠”一词也未见有表示蒙骗义的用法。“忽悠”最常见的义项是摇晃,直到《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该词条下才收录了“用谎话哄骗”这一义项。看来,表蒙骗义的“忽悠”来自摇晃义的进一步发展。

  “忽悠”的词义引申

  “忽悠”的流行有其历史的“巧合”,但是“晃”义类词引申为蒙骗义并非偶然,同“忽”的词义形成密切相关的还有一个词“怳忽”。“怳”“倏”和“忽”在许多情况下可以相互替换使用,其意义和功能十分相近。且在同一历史时期中,像“忽而”“倏尔”“怳尔”和“忽然”“倏然”“怳然”等形式共存。这一类词在声韵上都存在着关系,有双声如怳忽[h-][h-],或叠韵如倏忽[-u][-u]。除此以外,“晃”义类词隐喻后表蒙骗义的还有“扇忽”和“晃点”。“扇忽”表晃动貌或翅膀等快速抖动,有倒置构词形式“忽扇(闪)”。“忽扇”由晃动义产生蒙骗义,文献资料中也记作“胡搧”。“晃点”一词南北方方言中均可见,如见于东北部分地区及台湾地区,本字疑作“晃颠(掂)”,其字面意义为“晃动,颠动”的意思,用作表蒙骗义的动词。

  我们进一步发现,由“闪烁、摇晃义”到“蒙骗义”的词义演变在人类语言中具有类型学上的规律性。英语中“hoodwink”表示哄骗,“-wink”表示闪烁;“swindle”是名词“swindler”的逆构词,借自德语词“schwindler”,德语中动词“schwindeln”有眩晕、头晕义,“eln”为反复动词后缀,“schwindeln”可表撒谎、虚构、蒙混义,英语“swing”亦表示摇晃;俄语“оплести”表摇晃、绕圈、缠绕,口语中也可表示哄骗、使人落入圈套。

  (本文系黑龙江大学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华正音》虚词研究”(JC2019W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