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的翻译忠实观
2020年11月03日 09: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1月3日第2039期 作者:吕文澎 冯智娇 马福新

  “求真”是译者行为批评的核心概念之一,与“忠实”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对原文忠实,正是译者求真的结果;对原文有意不忠,可能是译者加入了自己务实性的个人理解,是意志体译者社会属性的张扬,即译者的社会性行为。“忠实”的前提是以原文为中心,是单维面向原文及其意义的,顾及静态意义,“忠实”的译文就正确,否则为错误。且“忠实”主要用于检验译文结果,而“求真”用来说明译者行为,兼及评价译者行为下译文的质量。

  周领顺论述过翻译和翻译活动性质之别。基本层/翻译内/翻译性质:翻译是语码(意义符号)的转换和意义的再现;高级层/翻译内外/翻译活动性质:译者以语码转换和意义再现为基础并兼顾各要素的目的性活动。译者的“求真”行为以翻译上的“忠实”为前提条件,但“求真”并非“忠实”之翻版。“忠实”仅限于语码转换和意义再现层面,即翻译的基本层;是单维的对静态文本的比较,旨在证明译文和原文的相似度,堪称对原文静态意义的解读策略,属文本批评视域。译者行为批评中的“求真”与“务实”互相制约,是对意志体人的行为之动态描写,是多维、立体的,处于翻译之高级层,是“怎样译”的翻译策略,属人本批评视域。

  译者的“求真”行为是在翻译性质属性约束内译者的本能表现(译者的语言性表现),是以实现务实性目标为终极的务实性求真(译者的社会性表现)。与“忠实”相比,“求真”的特点在于能动的选择性、真意的多面性与过程的动态性。译者选择原文的某一点或几点之真而达到相应的务实目标和务实效果; 真意包括原文意义之真和超原文意义之真;“求真”强调无限逼近原文之真的过程,是动态的。

  “求真+务实”——译者之天职

  “忠实”是单向的,只面对“作者/原文”,忽视读者/受众/社会对译文的反应。译文若只重求真会令读者费解,也难以充分展示文章原意。

  根据周领顺的观点,“‘忠实’必须有‘务实’作补充”。“真”分为形式与内容两方面,但归根结底向原文/作者靠拢;“务实”是多方面的,既有译内的,也有译外的,但终究向读者/社会靠拢。“忠实”乃译者之天职,因为在翻译的基本层上,译者可称为作者之“仆人”,译者有语言性的一面,此乃“求真为本”,亦即龙明慧“‘忠实’之于翻译的本体论意义”之所在。译者的天职不限于“忠实”,因为在翻译的高级层上,译者或是创造者,可主动迎合社会需要,为了某些人(如译者自己、客户等)务实目标的需要,彰显其社会性的一面,崔启亮的应用翻译忠实观恰好属于该情况。

  “求真—务实”——译者忠实度之渐变

  刘云虹认为,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力求突破传统的二元对立式评判模式,将翻译批评推进到行为视域与文本视域相结合的翻译社会学研究阶段,探索并构建贯穿翻译过程、聚焦译者行为、结合翻译内外的批评新途径,从而实现翻译批评的全面与客观。周领顺对译者行为批评关键词进行了新释。“求真”,指译者为实现务实目标而全部或部分求取原文语言所负载意义真相的行为;“务实”,指译者在对原文语言所负载的意义全部或部分求真的基础上,为满足务实性需要所采取的态度和方法。

  “求真”是翻译的必要条件,“务实”是翻译的充分条件。“务实”分内外两类:译内“务实”体现译者的语言性和社会性,译外“务实”则体现译者行为之社会化。“求真”和“务实”多用于译前规约。“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评价模式,即在“求真”和“务实”间有各种渐变状态。该模式多用于译后描写和解释。“求真”和“务实”互为条件,充分体现了翻译作为一项社会活动的复杂性。该连续统与“作者/原文—读者/社会”译文连续统相互协调,译文在译文连续统上所处的阶段性特征,必然表现为译者在译者行为连续统上实践的阶段性特征。

  “忠实”层次化——走出翻译“忠实”之谜

  忠实翻译观,在我国翻译学界影响深远,但很多学者对忠实的认识比较模糊,因此引发了不少争议。这些争议为我们深入反思忠实问题提供了契机,有利于我们全面理解翻译忠实观。针对以上争议,周领顺通过层次化分析的方法从某种程度上做出了回应。

  文本到人本层次,主要涉及文本类型的制约和人本因素的考量。经典化程度渐低的过程是通俗化程度渐强的过程,人本因素指人的目的因素及其相应的行为等。文本和人本相互影响,矛盾而又统一。一般而言,文本经典化程度愈高,译者的行为痕迹则愈少;反之,文本通俗化程度愈高,译者的行为痕迹则愈多。文学翻译注重忠实,是由于文学文本属于表达型文本,这是从静态的文本视角看问题,但因“文学类”文本通俗化程度较高,译者介入的成分也就较多。译者为了求取最佳的语境效果甚至市场效果而部分偏离“忠实”属正常现象,此乃动态的人本视角。

  内部到外部层次,主要涉及语言内、翻译内的问题和语言外、翻译外的问题。语言内、翻译内的问题,如语言转换和意义再现问题,表现翻译之客观性;语言外、翻译外的问题,如读者需求和市场定位等对翻译产生的影响,表现译者之主观性。译者本身亦可分为内部和外部,如内在心理活动和外在行为表现。内外因素作用于译者,次之作用于译文,使其释放的译文达到一种认知平衡性,或曰使单维指向原文、本该忠实的翻译在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下而折中。故而,周领顺认为翻译之道是在“求真”与“务实”间的平衡。

  静态到动态层次,主要涉及静态的翻译伦理与翻译幅度的制约,以及动态的语境和外围环境的制约。就翻译的伦理与翻译的幅度而论,应忠实于原文,但文学翻译常常不太忠实,原因在于文学翻译是务实的,讲究语境效果,有别于以求真为主的文化翻译。译者对于总体上属于娱乐的文学也常有娱乐的行为表现,差异因文类而有别。译者具有语言人与社会人双重身份,但当其面对市场时,社会人的身份和社会性、社会化的程度明显增强。

  以上三大层次互相制约、渗透。单维的忠实是静态意义解读式的翻译,并不能反映翻译作为一项复杂社会活动的实际,而译者行为批评中求真和务实对于译者双重属性(语言性和社会性)平衡性的协调,却切实反映翻译活动和翻译活动中人的实际。

  译文忠实度由译者把握

  原文的意义分为语义意义和语用意义,而语用意义势必涉及人的因素,使翻译成了译者的目的性、选择性活动,并最终演绎为人的问题。忠实问题实际反映了翻译之“法理”与人(译者)之“情理”之间的矛盾,若仅限于单维并作意义解读式地看待忠实,未免有隔靴搔痒之感。

  翻译活动具有目的性与动态性,翻译忠实研究理应为译内外相结合之动态研究。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的翻译忠实观摆脱了传统的“忠实”之争和规约“最佳译法”的理想状态,注重译内外多因素制约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的语言性求真与社会性务实的程度,译者行为呈选择性,即译者选择性地忠实原意或忠诚作者。翻译过程中译者将原文语言作为风格本身,或作为信息传达的手段,抑或将其作为文化来传播;意志体译者是翻译过程的操控者,有话语权和处置权。总之,据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翻译忠实是意志体译者主动或被动选择的结果,静态环境以文本为准,动态环境因需要而异。译文忠实度的变化反映译者从语言性求真到社会性务实的社会化过程,而这是由译者决定的。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李白诗歌全集英译及译本对比研究”(17AZD04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