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完整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omplex Adaptive System,CAS)由约翰·霍兰(John Holland)于1994年提出。霍兰强调复杂系统的“自适应性”。他指出,系统元素是具有适应能力的主体,通过相互制约及其影响产生变化;主体的这种适应性也是一种复杂性,并在混沌中产生新的秩序。这一理论提出一种新的语言系统论和发展观,强调原有的语言研究范式也应当加以改变。到目前为止,CAS在语言研究上的应用虽仍仅局限于语言习得和语言应用方面,但在隐喻的认知研究上,CAS的意义也已变得十分显著。
从复杂适应系统看语言
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看来,语言是一个典型的由认知、文化和使用三者交互作用而形成的CAS,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同时又得不断适应语用环境的动态过程。语言整体呈现的模式、规律和状态与每个语言使用主体之间的即时语言互动,即是一条非线性、交互式的反馈通路。宏观层面上的语言结构制约着语言使用,同时,微观层面的语言活动也在不断强化或弱化某种语言形式的重要性和出现频率,进而对语言整体的形态产生影响。CAS将这种量变到质变的非线性过程称为相变(phase transition)或涌现现象(emergence)。这种观点与近年来语言学界新兴的、基于使用的(usage-based)语言研究以及强调构建的认知语言学不谋而合,二者都主张语言是人们对言语交际及其使用过程进行概括的结果,而非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生成语言学派所主张的是一种先天的、封闭机制的产物。
作为CAS的语言系统兼具系统稳定性与随机变异性以及超越单一因素的线性因果关系。用传统还原论的方法对其进行相对静止状态的分解描述,往往会忽视其动态性。因此,我们必须对语言系统采取多维度、多层次的综合考察,以揭示语言变异的认知过程。Kretzschmar曾经在《语言与复杂系统》一书中展示了通过概率统计方法研究语言定量数据(尤其是时间序列数据)的方法。Kretzschmar的研究结果发现了语言系统变化中的“涌现”模式和“适应”趋势,从而进一步揭示出语言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关联与相互作用。
隐喻也属复杂适应系统范畴
作为身体体验和文化经验交互作用的产物,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及其在语言层面的表达,即隐喻语言(linguistic metaphor)反映了人类语言、认知和文化之间的深层关系,成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研究领域。隐喻研究的结果表明,隐喻系统也是一个典型的CAS。
Kretzschmar总结出的复杂系统遵循的运作机制主要包括:系统中持续的动态行为;大量成分的随机互动;通过反馈交换信息;行为表现得到强化;在没有集中控制情况下产生某种稳定的模式。这些运作机制体现于隐喻的以下五种运作模式中。
其一,系统中持续的动态行为:隐喻表达及其代表的概念隐喻持续经历一个发生、发展及消亡的动态过程。
其二,大量成分的随机互动:隐喻使用主体(即人)及其使用的具体隐喻语言在概念隐喻和具体语境的影响下形成来源域和目标域的多重映射。
其三,通过反馈交换信息:隐喻使用主体间在使用隐喻和理解隐喻的过程中通过反馈达到交流的目的;同时,隐喻与人类的其他认知能力、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及社会文化、历史传统之间保持能量交流的互动关系。
其四,行为表现得到强化:概念隐喻与隐喻表达的使用频率成正相关关系。
其五,在没有集中控制情况下涌现出稳定的模式:隐喻使用的主体之间通过自适应方式互动,从而涌现稳定的隐喻表达模式;不同文化及语言中存在不同的隐喻变体。
隐喻体系还具有明显的复杂系统的嵌套结构。从宏观或微观上看,隐喻体系都是一个具有不同层次并且各个层次相互作用的系统。生理体验和社会文化经验共同为概念隐喻提供基础,并进而产生隐喻语言。可以说,隐喻本身所处的系统也是一个体现类层级特点并且具有明显的嵌套结构的复杂系统,并在语言层次上细分为语法隐喻、语篇隐喻、词汇隐喻等相互嵌套的体系。
隐喻的适应性也显而易见。隐喻语言的使用受隐喻使用主体的概念系统和具体语境的制约和影响,其正、反两面的反馈作用都因此得到加强或削弱,进而引发隐喻整体结构的涌现和演化。基于身体的体验仅为隐喻表达提供核心的成分,只有经过文化模式、即时情境以及隐喻使用主体自身的语言偏好等的共同作用,才能最终实现符合交际目的的隐喻语言表达。这些因素之间的彼此竞争和相互促进,构成了隐喻系统的复杂性。
隐喻研究得到拓展
因果关系和复杂系统是世界运行的两种模式。前者衍生追求因果的还原论,而后者的方法论则强调对具体现象进行系统观察并进而得出更高层面的归纳。复杂系统的核心特征之一在于其自组织模式的涌现性,意指从“状态空间”(state space)到“阶段空间”(phase space)的非线性变化。大量社会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证明,语言的自组织和涌现特性表现在语言的发展变化和使用的各个层面和各个时段上;言语复杂系统展现出的非线性A曲线分布模式体现了齐夫定律和帕累托定律(亦称二八定律)。因此,简单线性的还原论不足以反映语言使用和变化的原貌,还需结合涌现(emergence)和偶发(contingency)的概率观才能更加真实地还原语言的实际状况。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认为,两个或多个复杂系统的协同适应涉及这些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每个系统都对其他系统做出响应。同样,语言的语境因素也不是系统的外部因素,而是系统的组成部分。语言是在语境中发展起来的。语言在语境中的长期使用形成了语言资源。语境通常的意义是由语言社区的成员共享的已建立的意义,而其偶然的意义在实际的言语行为中是可以调整的。用CAS模型来解释,文本的阐释就是对于言说者在宏观层次上编码的意义(即说话者容易想到的常规意义)进行新的语境化。
在语言系统中,语义创新往往是错综复杂和难以预测的。语义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自适应系统。语言在超语言知识领域发生的语义创新与语义变化之间的联系,也是一个复杂的自适应过程。语义的创新与变化无疑会使词汇意义的描述变得更加困难。造成语义创新与语义变化的复杂联系和理据,其背后都有认知的和文化的因素。作为语义创新与语义变化的一个最重要的理据,隐喻的认知适应性及文化适应性是我们研究人类自然语言系统的复杂自适应性时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复杂系统与简单系统间的重要区别在于其开放性及动态性。因此,对作为复杂系统的隐喻研究应重视其历时动态变化。隐喻作为语义拓展及演变的主要路径,既是语言演化的动因,也是演化的结果。隐喻的形成和发展基于人类生理体验和历史文化经验,通过观察隐喻语言的历时变化,能够发现概念隐喻的变化及其背后动态的社会历史文化图景,从而进一步揭示认知、语言和文化之间深层的互动关系。此外,微观情境中的隐喻即时互动是否能够通过适应和反馈而进入语言的宏观结构,并进而上升到概念的层面,也是需要通过历时维度的考察和研究才能得出结论的。
然而,现有的认知隐喻研究往往忽视隐喻研究的历时视角。只有很好地融合共时与历时的研究方法,将隐喻语言的历时演变和其基于使用的共时组合结合到一起进行研究,通过对隐喻跨时间维度的动态考查揭示其发展轨迹和全貌,才能达到对隐喻与认知之间关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把握,才有可能构建符合语言历时发展和实际使用情况的动态隐喻发展模型。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推动学科结合
从CAS的视角研究隐喻能够为异质的隐喻事实提供连贯和一致的解释,促进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等学科在隐喻研究上的结合,弥补自省式认知隐喻研究的不足。
近年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在语言研究上的广泛应用已经在语言习得、语言进化、语言建模及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和突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也将推动认知隐喻研究实现革命性的变革。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农业大学国际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