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丽华:特德·休斯诗作与道家思想蕴涵
2019年04月08日 09: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4月8日第1668期 作者:邱丽华

  特德·休斯(Ted Hughes,原名爱德华·詹姆斯·休斯),是20世纪英国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20世纪70年代之后,休斯对道家思想越来越感兴趣。他发现道家经典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与其自身认知相契合,这进一步坚定了他的自我选择,同时他的许多诗歌作品也体现了道家思想。笔者将通过分析休斯的诗歌,挖掘其中的道家思想内涵,揭示道家思想对休斯生活及诗歌创作的影响,进而展示休斯诗歌中的道家美学艺术。

  道家思想影响休斯人生态度

  休斯生于英国西约克郡的一个青山环绕的小村庄,并在那里度过了他美好的童年时光。三四岁时,休斯已常与其兄长一起爬山狩猎。对他来说,真正的乐趣并不是获得猎物,而是感受山川、河流,乃至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所蕴含的神秘与奥妙。童年时期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在休斯与自然之间建立了某种内在的关联。这种亲密接触,以及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为休斯的诗歌创作提供了素材。他的早期诗歌作品中有大量的对于鹰、马、狐等动物的描写,因此享有“动物诗人”的美誉。1995年接受英语文学杂志《巴黎评论》(The Paris Review)采访时,休斯表示,在人生最初的十七八年里,他一直在进行与动物有关的思考,动物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他表达自我、抒发情感的象征,也是他生命中最原始的语言。这种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道家思想中蕴含的自然本位思想不谋而合。

  后来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进一步深化了休斯对生命与自然规律的认知。他虽然没有作为军人亲身参与过战争,但深受其父亲和叔父的一战经历、二战期间以及战后经济萧条的影响。在休斯看来,战争具有毁灭性的破坏力量,这种毁灭性源于人类控制欲望的膨胀,导致了人类自然性的泯灭、精神的异化,而人类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正如老子所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中年时期的休斯经历了个人生活方面的不幸。先是他的妻子西尔维娅·普拉斯(Sylvia Plath)在二人分手后于1963年用煤气自杀身亡。数年后,其女友阿西娅·维威尔(Assia Wevill)也以同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及她与休斯的女儿的生命。舆论界和女权主义者将她们的死亡归咎于休斯。休斯因此受尽抨击,并长期被斥责为“杀人犯”。1969年休斯的母亲也去世了。这一系列的打击让休斯痛苦不堪,他当时的作品中充满悲愤。

  20世纪70年代中期,休斯开始关注道家经典作品,如《道德经》等。道家思想使休斯的视野更加宽阔,令他不仅有向命运挑战的决心和斗志,也有了关于“忍耐”的智慧。正是这种智慧,使他能够以一种较为平和、超然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各种不幸。他通过《爱默特废墟》中的《树》一诗讲述了其人生观的转变历程:“来自其他地方的牧师/怒斥/石楠花,黑色的石头褐色的水。//驱逐云朵/咒骂清风/把沼泽地投掷到外部的黑暗。——/用空虚的颌骨//攻击地平线。/直到他气喘吁吁。……最后/他选择顺从/保持沉默//就让该发生的在他身上发生吧。”

  休斯诗歌具有道家美学色彩

  道家思想是关于自然、人生境界的哲学,兼具哲学的透视、美学的观照、政治的投向以及人文的关怀。道家思想创始人老子的作品《道德经》对中国古代文化、文学、美学的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

  老子秉持“天之道,不争而善胜”的思想,他在《道德经》中多次用“水”来讲道,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曾为休斯作传的伦纳德·西格杰(Leonard M. Scigaj)认为,休斯的两部诗集《河流》与《爱默特废墟》中的自然诗受到了道家思想的极大影响,已整体呈现出道家思想的智慧与哲思。休斯在向道家思想靠拢,在对自然界及社会的深刻反思中,汲取道家思想精华,嫁接了老子的“水道”,将道家思想融入了自己的作品中。

  将诗集命名为《河流》就体现了休斯对水的礼赞和敬畏,显示了他认同水具有纯净、静谧、居下不争等品格,同时又能够以柔胜刚,正如《道德经》中所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河流》中充满了水和光的柔美力量。水以雨、雪、河流、江海等各种形式呈现在诗集中,成为具有神性的再生力量的象征。在《河流》一诗中,休斯认为河流“即是上帝,不可亵渎。/她将永生”,这种表述在一定程度上与老子所言的“道”是具有无穷创造力的“天地之始”“万物之母”相一致。

  《爱默特废墟》中的“维多普”一诗蕴含了道家“有无相生”的辩证思想以及“以无为本”的内涵。“这里原本虚无,有人放置了一个受惊的湖。/这里原本虚无,……直到一只海鸥飞过,织物上的裂痕。/来自虚无,归于虚无”。这契合了《道德经》中“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的表述。一切来自虚无,直到一只海鸥飞过。而海鸥之行,转瞬即逝,复归于虚无。人如海鸥,正如庄子所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道家认为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会向对立面转化,所谓“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因此道家的主张“虚静无为”并非消极遁世、自暴自弃、自甘堕落;而是要遵循客观规律、自然之道,通过无为达到有所作为。《树》一诗借树木生命循环的规律展示生命之道,以静默无为守候新生的来临,从而获得重生。休斯以树喻己,在与命运抗争,感到精疲力竭之际,他受道家思想的影响选择沉默,淡然面对指控,以对外的无为实现自我有所为的目的。

  《河流》中的《无月的午夜之后》一诗描写了渔夫采取无为的策略,退而静候反而有所收获。渔夫的无为恰是利用鱼之有为,最终实现了有为的目的。依照生物本身各自的规律而无为,最终达成了道家美学中的“合目的与合规律的统一”。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道家物我为一、天人合一的理念。诗中,随着渔夫逐渐沉入自然,敞开内心同自然交流,渐与自然融为一体,鱼主动前来邂逅渔夫。人类(渔夫)从自然主体自我虚位,鱼的客体地位随之取消。

  在《河流》的最后一首诗《鲑鱼产卵》中,渔夫醉心于自然的魅力与神奇,“我的身子前倾注视着河水,倾听着她,直到我的双眼迷失”。“双眼迷失”,心却明澈。此时已经不是我在观物,而是我心感物,物感我心,物我相忘,逐步达到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境界。

  道家思想提升休斯创作水平

  休斯个性中所具有的与道家思想相契合的潜质、环境的熏陶感染、阅读范围的广阔、生活的洗礼磨炼,都为其拥抱道家思想提供了基础。他的诗歌作品中也散发出了道家思想的诗性智慧。无论是早期诗集《雨中鹰》和《月神》所表现出的以道家思想观物、感物的方式,还是《河流》和《爱默特废墟》中展现的“水之道”“有无相生”“无为而无不为”以及“天人合一”等道家思想内涵,都见证了休斯逐渐接受道家思想的过程及其人生体悟和诗歌创作的升华。

  休斯的诗歌体现出了对自然中各种生命体的关注,同时也是对人类自身生存状态的关注。这些作品因其对东西方文化思想的兼容并包而大放异彩,毫无疑问,道家思想成为了其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休斯的经历及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作品显示,包含道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内涵博大精深,承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独特的思维方式,并对英国和其他国家的文明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道家文化与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形态一样,拥有其独特历史地位和现实价值,值得我们珍视和继续发扬。

  (作者单位:湖南城市学院人文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