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介入乡村振兴的学理依据
2024年02月06日 14:4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2月6日第2831期 作者:刘剑

  “当代艺术”并非一个简单的时间概念,它强调的是艺术能否表达当代社会所面临的生存境遇。从历史分期来说,西方的当代艺术是从二战以后的后现代主义思潮里滋生出来的,一方面,强调形式语言的现代主义艺术还在继续,这种艺术形态远离社会,强调艺术语言自身的独立性。另一方面,20世纪70年代后,逐渐滋生出对形式语言追求的不满,强调艺术重新回到生活,要求艺术切入当下的生存境遇。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则是现代主义和当代艺术的混生阶段,狂飙突进的现代主义实验匆匆而过。20世纪90年代,则进入当代艺术阶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旨在解决“三农”问题而实施的战略性规划,目的在于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乡村,走出一条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寻求城乡融合的新型发展之路,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其中,当代艺术的有效结合与实践运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农民作为主体: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当代艺术的第一个诉求是“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即人人都应该像艺术家一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有独立的判断能力、有巨大的创造力。在艺术接受环节,“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指的就是受众要发挥自身的主体地位,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艺术家塞进文本里的意义。在当代艺术中,艺术家已退到文本后面,受众调动“前理解”,与文本互动并进一步生成艺术文本的意义。

  当代艺术介入乡村振兴,并不是让艺术家成为主体,农民才是真正的主体。艺术介入乡村,就是要激发每一个农民的创造力。审美的艺术强调无功利的超越,强调精神的愉悦,但这不是艺术的原貌。在专业艺术家出现之前,艺术要么是集体创造的,要么是专属的百工制作。“艺术”一词最初的含义是非常广泛的,凡是在解决问题需要某种技巧时,都可用“艺术”这一词汇。如“Texvn”在古希腊,“ars”在罗马与中世纪,甚至晚至近代开始的文艺复兴时期,都表示技巧,也即制作某种对象所需之技巧。

  事物作为对象:任何东西都可以是艺术品

  当代艺术的第二个诉求是“任何东西都可以是艺术品”,以精神愉悦为审美追求的艺术观,是晚近才逐渐被建构而成的艺术观。当代艺术要让艺术重新回到生活,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最大限度地释放表达的潜力。从宏观而言,艺术经历了“泛—纯—泛”三个阶段,即最初的泛化,到后来以审美为核心的自律与纯化,再到当代艺术又被泛化的过程。

  当代艺术介入乡村振兴,就是对各类事物重新发现,让其生成新的意义。不管是石器时代,还是陶器时代,甚至是青铜时代,艺术都不是离开生活的另一种产品,那些石器时代满足不同功能的石头造型,陶器时代形制各异的陶器,本身就是生活用具。艺术就是生活。当农民将生产工具逐一进行展示时,观众看到的是他们因耕作所需而展示出来的生活方式,那是他们生活智慧的展示。今日的乡村已经是新型的乡村,不管是手工制品,还是生产用具,都是农民与自然环境打交道所留下的物证,是农民生存经验的凝结。当然,当代艺术不能停留在对器物的直接展示上,更需要进行表达上的转换,以生成新的意义。

  “人人都是艺术家”是从个体的主体性角度而言的,“任何东西都可以是艺术品”是就表达方式而言的,前者旨在激发每个人的创造力,后者旨在释放表达的巨大潜力。

  介入美学:当代艺术的美学逻辑

  古典美学是静观美学,讲求审美的超功利性。老子讲涤除玄览,庄子讲心斋坐忘,康德讲无功利性的趣味,都是一种静观美学,即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当代艺术则强调打破壁垒,是介入性的,是在场的,就是“用介入替代无利害,用参与替代静观”。

  当代艺术介入乡村振兴,就是希望在“乡村”这个场域确认农民的主体地位,让乡民的表达潜力得到释放。农民的审美趣味不是精英艺术所标榜的雅趣,而是基于生命需要而产生的生活美学。艺术介入乡村振兴,就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以经济振兴为基础,重建人们精神所需的生存价值与文化乡愁。

  (作者系贵州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