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运动社会学的可能与可为
2024年02月06日 14:3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2月6日第2831期 作者:王智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既是历史经验总结,也是践行时代使命的重要任务。社会学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运动社会学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分支学科之一,无论其学术价值还是社会价值,都在促进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具有积极作用。推动中国运动社会学发展兼具理论与现实意义。

  何以必要:运动的身体隐喻着社会

  提及人类身体运动(下文简称“运动”),我们可能首先会想到“体育”或“竞技”,然而一经深思又会发现,舞蹈、藏传佛教的“叩等身礼”、city walk(城市漫步)等也属于运动。运动既包含主动性身体活动也包含被动性身体活动。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不仅以身体为载体的运动促进着个体、社会的发展与联结,而且运动的身体也“隐喻着社会”。由此,围绕运动展开研究的运动社会学必要性也得到了彰显。运动社会学是研究运动行为与社会秩序耦合机制的社会学分支学科,采用社会学视角和理论方法探究人类运动行为的内在规律,关注兼具生物性与社会性的身体在运动场域空间中的情境化表征,以及运动行为、社会与知识生产间的关系。

  鉴于不同国家运动种类和运动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推动运动社会学本土化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传统社会重文轻武的文化观和当代体育强国战略的古今差别共同构成了中国独具特色的运动情境;武术、礼仪、广场舞、“村BA”、city walk和各种竞技运动共同构成人民丰富多彩的运动内容,从中我们可以窥见中国运动社会学研究的巨大想象力和发展潜力。例如,通过我国在金牌战略下大力发展竞技体育,到体育强国战略下竞技、群众、学校体育均衡发展的转变,以及体育强国建设期间马拉松“热”和“村BA”的火爆人气等,研究者可分析不同阶段中国社会发展情况、社会成员需求,以及同一阶段不同类型运动兴起背后的社会治理、参与主体认知转变等。为更好地把握与推进中国运动社会学的发展,本文将对其“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进行探讨。

  何以可能:运动社会学的潜能

  面对上述问题意识,运动社会学也有自己的理论和实践储备,具备发展为独立学科、建构研究范式、实现持续发展的潜能。

  首先,运动社会学是对社会学学科谱系的承继和发展。作为社会学的分支学科,运动社会学虽然初兴,但并非无根。阅读涂尔干、韦伯、埃利亚斯、布迪厄、吉登斯等学者的著述可知,社会学领域不乏对运动的关注,许多既有论述对运动社会学研究而言仍具有支持和启发意义。随着人类社会中以体育竞技为代表的运动发展,以及其社会性、现代性等多重属性的进一步凸显,学者们围绕运动展开的研究也进一步深入。在此期间,学者们或结合过程论、实践论等社会学理论视角,或基于运动的具身性和异质性等特征,开展运动研究和知识生产。由于运动以身体为载体,因此身体理论及相关研究,尤其在身体运动的解释和理论能力提升中被高频提及。具体到中国运动社会学,不但经过“西风东渐”获得了理论支撑,还在部分学者的本土思考中获得特色化推进。整体来看,中国运动社会学并非无根之萍,是以对社会学学科之术的继承,以及对相关内容的本土化再思考。

  其次,运动社会学是蕴含中国发展实践的问题之学。正如身体的生物性与社会性已被学界广为探讨,学者们对身体运动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研究同样精彩纷呈,并因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间,以及不同科学门类内部的差异,而形成了多种研究范式。由于身体运动不仅本身关联社会,更是以自身反映社会、表达社会,因此运动社会学研究具有了更强的范式融通能力,形成了诸如身体与“自我”等经典性议题。研究者基于个体、个体间、个体与社会间的多重互动,探讨身体运动的经验事实,并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起“关联社会”和“表达社会”两种范式间的融合解释机制。例如2022年“爆红出圈”的“村BA”,以其对主体记忆、情感、认同的承载,以及对社会整合、乡土发展的促进等,展现了身体运动的社会性与联结性。研究者对微观叙事的探讨,同时涉及微观身体经验与其背后的社会秩序。由此,中国运动社会学研究不仅有规范的研究范式支持,而且具有范式革新的潜力,并在对中国发展实践问题的探讨中展现中国特色。

  最后,运动社会学蕴含知识生产的持续动力。对于秉承社会学学科谱系的运动社会学而言,其知识生产一方面在理论对话中实现。另一方面基于身体运动、社会、知识的连接,在身体运动的具身化实践中推进。在具体研究开展中,运动社会学研究者除了可基于符号互动论等既有理论,以及权力、性别等议题的启发,进行理论对话与反思。同时可通过对智能时代身体“缺席”与“在场”的探讨,以及对复杂性增强的运动的研究,推进本学科理论特色建构。运动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除了具有促进人类生物性身体健康等作用,也具有丰富的社会性内涵。无论研究者以运动参与者为研究对象,还是运动参与者以自己为研究对象,运动参与主体丰富的行为、体验、叙事,均为运动社会学研究提供了知识生产的持续动力。在此期间,不仅身体运动的异质性能够被进一步挖掘,而且具有本土特色的运动社会学知识生产也将被推动。

  何以可为:拓展运动社会学的想象力

  在中国运动社会学发展过程中,除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身体运动的具身性参与的实践场域,建构中国运动社会学的话语和叙事体系,还应在解释运动参与的中国实践和中国问题时,拓展学科想象力。对此,笔者从历史与现实、宏观与微观、普遍与特殊三个层面,探讨了中国运动社会学想象力拓展,以期进一步促进其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第一,统合历史与现实。随着体育运动的普遍化开展、数智技术下智能健身的兴起,以及社会成员参与运动的动机日益多元,身体运动不仅构成和参与形式日益多样,而且社会性也日益彰显,由此围绕身体运动展开的运动社会学研究也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运动所包含的体育、竞技、舞蹈等多元身体活动,各有其历史发展脉络与时代发展特色,并均在发展过程中进行着动态的历史、文化、社会融合,运动社会学由此具有了统合历史与现实的特征。具体到中国运动社会学对历史与现实的探讨,一方面基于传统身体运动的历时性与连续性,通过对相关身体运动发展与转变(例如武术套路)的探讨,分析中国社会变迁;另一方面基于现代身体运动的传播与再形成(例如广场舞),探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除此之外,数字技术发展下身体“在场”方式的转变,以及虚拟身体运动(例如电子竞技)的出现,也为我们思考中国社会转型等提供了支持。

  第二,融通宏观与微观。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可逆,以及运动以身体为载体的相同性,虽然助力我们从宏观视角探讨人类运动和秩序关系,但在宏观视角之外,围绕身体运动的微观叙事同样不容忽视。随着现代社会中个体的不断凸显,将“人”带回社会研究、分析“自我”的必要性也进一步彰显。身体运动是人类经具身体验而呈现的微观叙事,因此运动社会学在探讨现代性与自我、身体与自我、人的“通性之同”与“个性之异”中,具有学科优势与特色。运动社会学宏观与微观的融通,一方面可以避免宏观研究时易出现的外部化、盲区化、片面化倾向,及由此所导致的研究理论与社会事实的脱节;另一方面在微观身体运动异质性的挖掘中,坚持将“人”带回社会。具体到中国运动社会学,个体运动行为志、体育口述史等的提出与发展,为之提供了实践支撑,推动了问题本质的挖掘。例如在体育口述史中,运动主体亲历的生命叙事不仅展现了“人本研究”,而且在“自下而上”研究中促进了“小故事与大社会”的关联,使运动研究的价值进一步彰显。

  第三,把握普遍与特殊。在开展具体身体运动研究时,我们除了遵循学科之术,还应区分发明与发现,同时在把握普遍与特殊中进行知识生产。就普遍而言,不仅体现为对人类身体运动普遍规律进行理论解释,而且体现为对相同社会、文化等背景下身体运动“在地化”规律的把握与探讨。例如跑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研究者除了对跑步促进身心健康等共识的把握,还可对不同地区跑步规则、群体等进行“在地化”规律分析。就特殊而言,既关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等划分下社会成员身体运动的异质性,又关注个体间身体运动的差异性。例如虽然许多社会成员练习拳击,但男性和女性、女性群体中不同个体练习拳击的动机可能存在差异,背后蕴含着社会、文化等影响。需要说明的是,强调特殊并不意味着对普遍的舍弃,结合本土经验所提炼的普遍性认识,同样有将局部上升到整体、触发潜在巨能,进而实现学科反哺的可能。

  一言以蔽之,中国运动社会学的发展,除了把握知识谱系、遵循学科脉络、开展理论对话,还需挖掘与发挥中国本土场域中的运动特色,持续推动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智能时代健身方式变革与运动社会学知识体系的建构”(23ASH011)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