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雄狮少年》的现实主义美学
2022年04月27日 08: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4月27日总第2396期 作者:田刚健 赖思危

  作为近年来难得一见的现实题材动画电影,《雄狮少年》以舞狮传统文化为载体描绘岭南风物、反映真实生活、回应时代关切、提炼中国情感,突破神话IP路径限囿开辟了新主流电影全新的当代题材动画新篇章,其原创态度、工匠精神和融合意识有目共睹,堪称2021年底中国动画的最大惊喜。然而,由于人物造型的争议造成许多观众被部分评论“带节奏”后先入为主的成见,未能对这部影片的精神意蕴做深入考察和开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抛开争议,笔者更希望观众瞩目《雄狮少年》赓续传统的虔敬、关注底层的真诚和振奋民心的豪情对于“国漫崛起”的启示价值。

  出色的故事表达

  《雄狮少年》的故事表达无疑是出色的。影片以小镇“废柴”组合“咸鱼舞狮队”参加舞狮大赛为情节主线、以阿娟父亲受伤为事件区隔,将故事分为学艺和打工前后两部分。影片表现了阿娟梦想难以舍弃的挣扎与无奈、前途未知的迷茫与叹息、肩负重担的隐忍和顽强,情绪随着情节曲折婉转、层层递进,直到所有的事件和情绪都铺垫完成,观众迎来了阿娟单刀直入参加舞狮复赛技压群雄、挑战不可能的“擎天柱”的爆发燃点。当阿娟在全体参赛者震天的鼓点和众人惊讶的眼神中,拖着一步一血印的双脚跃向了梅花桩前的擎天柱——那座无数舞狮人不曾直面过的高山时,全体观众无不为之振臂高呼,热泪盈眶,那是对阿娟变为雄狮少年的欣喜振奋,更是对每一个“无名之人”逆袭渴望的精神抚慰和梦想投射。

  最耐人寻味的是,《雄狮少年》并未如《大圣归来》展现孙悟空恢复无边法力拯救江流儿完成降妖除魔的惊天伟业,也不像《哪吒之魔童降世》中高喊“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口号,昭示个人奋斗的膨胀雄心,反而选择了阿娟从空中跌落水中而将半边残缺的狮头挂在了擎天柱上的克制表达。这一处理深意何在?此时镜头闪回,答案揭晓:年幼的阿娟目睹春节舞狮的精彩神奇时向父母追问“舞狮的意义”,父亲回答“中国古人不但要用舞狮吓跑凶猛的年兽,更要驱散自己内心的恐惧”。原来创作者要表达的是,在最终的比赛中,阿娟的对手不是别人,只有自己。他不必站在擎天柱上向世界宣誓个人奋斗的成功,因为当他在众人惊讶的眼神中敢于挑战那个无数舞狮人不敢直视的高山时,拖着受伤的脚敢于迈出那一步跃向擎天柱时,他便已经战胜了内心的恐惧,幻化为一头由绽放英雄花组成的觉醒雄狮,成为真正“看清生活后依然热爱生活的人”。继而影片“不认”的意义也明晰起来,“不认”不是指不接受自己命运,而是指在接受命运的安排之后仍然怀抱梦想与生活和解。阿娟或许不会再继续舞狮,但那个挂在床头的狮头始终陪伴着他,也一直提醒着他要如狮子般前行。显然,父辈的教诲不仅是对“舞狮”文化的解读,更意味着“自知者智、自胜者强”的中国精神的悠久历史和代代传承。

  承续现实主义传统

  《雄狮少年》承续中国电影现实主义传统,将视角聚焦在平民草根的苦难人生上,首次将乡村留守和进城务工的小镇青年形象搬上动画大银幕,讲述具体而真实的普通人凭借执着信念和友情冲破偏见、创造奇迹的励志成长故事,串联起留守儿童、城乡发展、民俗传承等多重现实议题。特别是影片后半段集中展现阿娟毅然担负家庭重任,离开熟悉的小镇前往广州打工,每天游走于人力市场,承担数份兼职,睡的是下下铺,为了挣钱往返于城市的各个角落。他在雨中遇到了那个在木棉花下把狮头递给他的少女阿娟,少女阿娟坐在车里鼓励他继续舞狮,但少年阿娟清楚地知道,即便他是被英雄花砸中的男人,也没法放下生活的重担去实现梦想了。面对着过得体面的少女,阿娟不敢直言自己是因为家庭的重担才来到广州打工,只能假装自己是来“体验生活”的。少年阿娟与少女阿娟同框的镜头,使影片具有了超越性别的普遍关怀意义,少女阿娟不仅是少年阿娟的精神启蒙者,也是雄狮梦想的间接实现者。结局中,少年阿娟在全场队友、对手和观众的激昂鼓点中完成了身心的巨大蜕变,向着前人未曾登顶的擎天柱发起了挑战,但“咚”的一声,狮头上山、舞狮人却落入水中。阿娟获胜换来奇迹。艰难的生活还将继续,但怀抱梦想克服内心恐惧的自胜者就是最强雄狮,影片用可信可敬的结局设置妥善安放了观众的期待情绪,升华了现实主义创作的品格境界。

  影片中虽有不少插科打诨、嬉笑逗乐的场景,但真正让人唏嘘的是藏在笑容下的现实底色。作为现实主义国漫新作,《雄狮少年》不再像《大圣归来》和《哪吒之魔童降世》一样,通过神话中的英雄人物来实现自我理想,而是回到了现实生活本身,用不加修饰的美术画面给观众揭露最真实的人生。从这个意义而言,《雄狮少年》昭示了新时代国漫电影的现实力量正来自对平凡劳动者在苦难与逆境中依旧负重前行的关注和记录,对他们积极抗争、勇于突破、决不退缩的顽强意志的激励和礼赞。

  彰显民族精神

  影片虽以传统文化讲述草根逆袭这一并不新鲜的故事,但由于其强烈的民族精神内涵指向,使阿娟的底层青年奋斗过程与百年来复兴之路的中国近现代史之间形成了显著的互文关系,从而凸显了影片的主旋律调性。一方面,“醒狮”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奋进拼搏、不畏艰险的象征意涵。电影一开篇就用水墨动画介绍了醒狮的文化内涵。起源于三国的舞狮通过武术、杂技、舞蹈,伴着鼓声来模仿狮子的各种招式,在重要的节假日表演,达到驱魔辟邪的效用。舞狮人通过高超技艺将狮子身上的喜怒哀乐、敏捷矫健、威风凛凛展现得栩栩如生。咸鱼强教导阿娟汲取醒狮龙马精神、顽强拼搏精神:“别认命,老了别认,体力不够也别认。”于是,阿娟从一开始练习舞狮时和同行切磋的惨败到拼命钻研细节、打磨技巧再到只身前往大城市打工,一改之前羸弱的形象,挺直了身板去克服重重阻碍,以逆袭故事诠释了“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醒狮文化精神。另一方面,高挂擎天柱的残破的狮头和背景音中的《少年中国说》,点明了故事承载的青年期待和民族理想。《少年中国说》创作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内忧外患之中,梁启超提出了“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的政治主张。少年故事是民族情怀,当阿娟一跃而起将伤痕累累的狮头高挂擎天柱时,我们不仅目睹即使肉身跌落也要让梦想高扬的执着信念,更见证了“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那种追求卓越、永不言败的民族志气。因此,当有人质疑影片逆袭情节乏善可陈时,笔者看到的却是电影创作者埋藏在故事背后的一颗昭示民族品格和担当历史责任的雄心。特别是在当前,与“躺平”和“内卷”相比,这种将强烈的爱国热情和个人奋斗的激情充分结合,有力提振民族士气和激励青年斗志的国漫气质更显得难能可贵。

  《雄狮少年》在传统文化里,成功找出了“舞狮”这个极具故事容纳度和传统象征性的意象,并与饱含底层关怀和现实议题的“留守少年成长”内容顺理成章地交织在一起,达成了传统文化、现实主义和民族精神三位一体的水乳交融,为现实题材的中国动画故事做出了原创性、本土化和民族化的有益尝试。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