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被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公认的“中华五千年文明”物质实证。良渚文化中的“神人兽面纹”作为内涵丰富、高度概括、表达抽象的文化图腾,是符号阐释的合理对象,更是研究当下互联网时代跨媒介叙事的重要载体。
文化遗产的符号学向度
文化遗产的研究视角在社会思潮的发展下不断转变。1964年,为落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物保护与修复愿景而通过的《威尼斯宪章》,用“将文化遗产真实地、完整地传下去是我们的责任”的表述奠定了文化遗产原真性的理论基础。随着社会思潮的不断发展,后现代主义的视野让人们更关注人与文化遗产的主客体关系。1994年12月在日本古都奈良通过的《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在肯定文化遗产原真性的基础上,提出“应当将文化遗产的价值原真性根植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中”。由此可见,文化遗产离不开其所在的文化语境,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有充分的理由从物质本身的保护扩大到物质以外的文化多样性之上。
进入21世纪,学界对文化遗产的研究趋势正从“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文化遗产物质实体本身的意义是有限的,其之所以能够拥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是因为遗产价值不仅蕴含在物质实体中,更蕴含在人对它的文化价值意义的构建之中。符号学作为一门研究符号意义活动的学说,可以通过研究符号的内涵以及内涵之间的关联性,不断接近事物的本质。文化遗产的意义构建和符号学在意义层面的探索具有一致性,以符号学的视角解读文化遗产,就是将现有遗产符号进行意义探寻和阐释的过程。
良渚“神人兽面纹”图像的符号学解读
在良渚遗址出土的各种文物中,琮是一种特殊的玉器,琮的特殊意义与其“神人兽面纹”图像符号的纹饰不无关联。“神人兽面纹”图像符号的主要元素包括:上部的神人像和下部的兽面像。神人像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羽冠、人面和环抱兽面的双手,人面呈倒梯形,内有圆眼、宽鼻和牙齿;兽面像的主要组成部分有:重圈巨眼、宽鼻、带有獠牙的阔口和兽爪。以上组成元素是若干个事物异化并高度抽象符号化后的结果。其将良渚人眼中神圣的事物抽象成一个半人、半兽的符号,既保留了人的角色,也表达了神圣的意义,将神性和人性联系起来,以此作为天地贯通的一种象征。
“神人兽面纹”是良渚人具有标识性的文化图腾。“神人兽面纹”图像符号之所以具有易于感知的神性,是因为它的组成元素取之自然,在组合、变形之后凸显了人与自然、神与图腾之间的关联价值。图腾的产生常与古代原始部落的自然崇拜有关,自然界的猛兽、植物、天气现象都可能成为图腾隐喻的对象。“神人兽面纹”图腾直观可见、象征性强,其能指与所指有着内在的辩证关系,具有丰富的阐释价值。
对于“神人兽面纹”图像符号而言,符号学家查尔斯·皮尔士提出的“论符号的三分法”为其解读提供了新的路径。在此视角下,可以将神人兽面纹理解为一个由代表项、对象以及解释项三位一体的符号。通过拆解、组合以了解该符号,符号的解释项可以被进一步阐发。当神人兽面纹被看作一个整体时,其解释项可以被理解为“神人御兽”,进一步理解为人征服自然的愿望。当神人兽面纹被拆解,其微小细节所表达的解释意义更为丰富。如神人头戴的羽冠象征着飞鸟通天,勾连天地;兽面像中的兽爪、利齿凸显了兽面纹的权威,意指对良渚族群保护的神力。
依据皮尔士符号表征分类法,作为图腾符号的“神人兽面纹”可被认作是像似符号,对其的理解方式基于观察者心理认知的联想。解读过程需要观察者调动自己的认知经验,借助感官系统把形象化的神人兽面纹符号与认知中的符号对象建立对应关系。这一认知过程还与民族、地域、文化环境等主客观因素有关,即“神人兽面纹”符号在语境中的文化价值。
解读图腾符号是阐释古代原始部落文化现象的路径之一,通过符号阐释的视野深入了解“神人兽面纹”背后的丰富文化内涵是文化遗产研究的新路径。通过解读“神人兽面纹”符号表层和深层的结构,丰富了符号语境,让观察者更具感官与心灵的体验感。良渚文化图腾是良渚社会的原始宗教信仰统一和认同的标志。“神人兽面纹”符号形成的内在逻辑思考,是良渚时期文化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结果。
“神人兽面纹”图像符号的跨媒介叙事
“神人兽面纹”图像符号最初以雕刻的形式出现在良渚玉器之上,作为物质媒介的玉器是“神人兽面纹”借助媒介传播的起源。自良渚文明于1936年被发现以来,“神人兽面纹”的传播载体从玉器转向大众传媒。符号传播载体的变迁进一步推动了符号传播,不同媒介的叙事书写丰富了良渚文化遗产的内涵。
新闻学家亨利·詹金斯指出:“跨媒介叙事最理想的形式,就是每一种媒介出色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多种多样的媒介延长了“神人兽面纹”图像符号表意的距离;而媒介的丰富,使得意义表达的手段和方式得以多样化。进入现代社会,媒介由于信息社会的发展变得更为多样,也催生了越来越多的跨媒介叙事现象。
20世纪前半叶,由于技术的限制,良渚的叙事载体主要集中为考古发掘简报和时政报刊。进入当代信息社会后,数字媒介成为储存与呈现良渚符号的物质工具。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后,神人兽面纹图像符号广泛出现在图片及流媒体等宣传中。图片叙事最直观地展现了良渚神人兽面纹的符号形貌;而流媒体不仅客观呈现出神人兽面纹的初始模样,更是让读者身临其境,双向互动,直接与叙述者对话。
围绕“神人兽面纹”图像符号,涌现出大量的数字创作,例如:良渚博物院设计发布的《如果国宝会说话》创意文物介绍短视频、《国家宝藏》《遗产里的中国》等综艺节目对神人兽面纹与玉琮的介绍。神人兽面纹的跨媒介叙事还在电子游戏和文创产品设计领域中被延伸。“我的世界”“动物森友会”等DIY游戏平台将整个良渚古城遗址在游戏平台上重现,用更为新颖的方式展现着神人兽面纹图像符号的跨媒介叙事;时尚珠宝设计品牌翡拉拉(FELALA)与良渚博物院联名发布“梦回良渚”设计款珠宝,将图像符号从玉器雕刻搬运到时尚珠宝上,在宣传良渚文化的同时吸引了大批消费者的关注。有关神人兽面纹图像符号生动的数字编码、文化创意活动,给予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和丰富的解读体验。
神人兽面纹跨媒介叙事还在许多特定的场合中应用,如《亚洲文明》良渚玉琮特种邮票、2022年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琮琮”组成元素。诸如此类的媒介书写让神人兽面纹图像符号扮演了“国家名片”的角色,对展现底蕴深厚的中华文明有独特的贡献。
文化遗产在当代文化生态圈中发挥着极其活跃的作用,其构建出的文化记忆深刻影响着本民族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良渚时代的文化记忆依赖于诸多象征符号的表征,“神人兽面纹”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通过符号解读重现的良渚文化记忆将在未来被不断拓展深化。生动直观、内涵丰富的良渚文化记忆对增进当代国人的文化认同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向世界展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文化金名片。“神人兽面纹”不仅是早期文明信仰体系的独特表达形态,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守护中华文明根脉的同时,“神人兽面纹”图像符号的跨媒介叙事作为良渚文化的创新型转化,展现着极强的生命力,焕发着恒久魅力,发挥着传播良渚文化遗产内涵和时代价值的独特贡献。
(本文系杭州市哲社重点研究基地“杭州文化国际传播与话语策略研究中心”、杭州师范大学新型智库“中外文化遗产比较研究中心”、国家级“大创”训练计划项目“新媒体语境下的良渚文化传播与研究”(202010346059)、创新能力提升工程(CX202022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