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多党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
2021年06月18日 08: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6月18日第2189期 作者:记者张杰

  本报青岛6月17日电 (记者张杰)近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青岛举行。与会学者围绕“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历史经验、特色优势”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开展参政党建设理论研究是参政党的职能所在,也是推进自身建设、发挥参政党作用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理论研究委员会主任李冬玉提出,当前参政党理论研究存在短板,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参政党建设的要求,其表现为引用史料多、引用文件多,缺乏对问题研究的系统性、对问题论证的逻辑性,理论研究的高度、深度、广度不够。她提出,理论清醒是政治坚定的前提,要真正把我们国家参政党作用发挥好、体现我们国家的政党优势,就要深入研究,在实践的基础上,推动参政党理论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彰显和发挥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

  在复旦大学教授桑玉成看来,在广泛的政治实践中,人民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参与国家的政治事务,表达他们的意愿和要求,并直接或间接影响国家或者地方的政治过程。我们积极倡导的协商政治、协商民主或协同治理等理念,正是这样的参与民主的重要形式。其意旨正在于通过人民对于政治过程的参与,夯实政治过程的民意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朱昔群认为,新型政党制度的确立是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在理论根基、代表性、党际关系、决策功能等方面具有超越旧式政党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坚持新型政党制度,同时发展完善这一制度,使其独特优势充分展现。

  参政党基层组织是参政党履行职能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好基层组织在参政党履职中的基础性作用,是展现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的重要途径。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蒋锐表示,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建取得了辉煌成就和丰富经验,对参政党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针对加强参政党基层组织建设,他建议,要定期有序规范地组织开展理论学习、调研交流等活动,提高基层组织向心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会议由中国民主建国会山东省委员会、中国民主建国会青岛市委员会、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主办。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