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梅:越剧舞台上的《牡丹亭》
2018年03月12日 09: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3月12日第1408期 作者:郭梅

  毋庸讳言,《牡丹亭》的舞台呈现形式自然以昆剧最为经典,其他剧种和其他艺术形式的《牡丹亭》也层出不穷,如越剧、临川采茶戏、赣剧、粤剧、小剧场话剧、歌剧、芭蕾舞剧、玩偶剧、电影、水墨动画、微电影等,还有《在梅边》等根据《牡丹亭》改编的流行歌曲。其中,针对《牡丹亭》这个重点写“情”的传奇,越剧作为一个以浪漫抒情见长的年轻剧种,在21世纪以来的《牡丹亭》改编本中,颇值得关注。

  越剧改编《牡丹亭》难度很大。首先,完成从曲牌体到板腔体的跨越殊为不易,从55出的传奇到两个多小时演完的“大戏”,必须重起炉灶;其次,从昆剧的“至雅”到越剧的雅俗共赏更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可以说越剧改编《牡丹亭》比改编《红楼梦》的难度大得多,甚至许多人认为《牡丹亭》是不能改编的。但几代越剧艺术家知难而上,不断刷新越剧改编《牡丹亭》的历史。

  首先,20世纪80年代,上海静安越剧团推出由红枫、李卓云改编,戚派旦角周雅琴、毕派小生杨文蔚主演的《还魂记》。2008年12月,该剧被摄制成五集电视连续剧,主演是戚派旦角金静和尹派小生王君安。

  2004年5月26日,由新锐戏剧人刘平编剧并执导的中国首部小剧场越剧《牡丹亭》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戏剧沙龙首演,青年演员徐派小生沈倩兼饰柳梦梅和小倩,傅派花旦盛舒扬兼饰杜丽娘和扬扬。

  2005年11月27日,浙江越剧团推出由俞克平导演,周育德、吕建华等策划的越剧《牡丹亭》,在汤显祖曾担任知县的浙江遂昌首演。在剧中,袁派旦角李沛婕饰演杜丽娘,陆派小生廖琪瑛饰演柳梦梅。

  2010年7月24—25日,由林兆华等策划、颜全毅编剧、周龙执导的小剧场实验戏曲《还魂三叠》在北京文联剧场彩排演出,后又作为国家大剧院2010年第三届春华秋实艺术院校舞台精品艺术展演周的展演剧目,于当年10月25—26日在国家大剧院小剧场上演。在剧中,杜丽娘由越剧吕派花旦黄依群扮演。越剧和京剧等剧种同台飚戏,风貌奇异独特。2012年,该剧改为驻场演出版,更名《情问三叠》,在北京前门天乐园由年轻戏曲演员长期演出。

  2011年,中国戏曲学院开办越剧本科班,并在三年后推出由尹派小生陈丽宇、刘志霞和王派花旦王晴华、陈梦薇主演的毕业大戏《牡丹亭》。2014年9月16日,该剧在第三届中国越剧艺术节上公演于温州大学剧院。

  三个月后的2014年12月12日晚,由汪世瑜担任艺术总监、陶铁斧改编兼导演的浙江越剧团的越剧音乐诗画剧《牡丹亭》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首演。该剧由陆派小生廖琪瑛、吕派花旦谢莉莉主演。

  2016年,福建芳华越剧团由王永庆执导,将国戏版《牡丹亭》更名重排。8月2—3日连续两晚在福州芳华剧院上演新编越剧《柳梦梅》,主演是尹派小生陈丽宇和王派花旦张倩倩。

  从对昆剧和原著亦步亦趋的“模仿”到有意识的解构和颠覆,从追求“原汁原味”,到在保持越剧传统审美的前提下将现当代人的思考结合进去,服装、舞美等亦与时俱进。可以说,越剧的《牡丹亭》改编演出史,折射出三十余年来越剧剧种嬗变和发展的历史,是越剧与时俱进,与时代、观众一起成长的历史。

  20世纪80年代,静安版的《还魂记》,其中演杜丽娘的戚派传人周雅琴曾得昆剧传字辈老师方传芸的亲炙,在原有的戚派唱腔特色中融入昆曲、沪剧的某些元素,使唱腔更趋饱满,可以说实现了越剧改编《牡丹亭》“零”的突破,开创之功,功不可没。但戚派毕竟以悲旦著称,似与《牡丹亭》的浪漫气氛不甚契合。

  吕建华版的浙越《牡丹亭》,在故事形态和主题呈现上与静安版一脉相承。吕建华认为,《牡丹亭》的情节基本没有人与人之间的正面矛盾冲突,这看起来是一个缺憾,实质上却是一个特点和优点。汤显祖摆脱了以往剧作家那种依靠外部冲突来建构故事的窠臼,而是将戏引向了人的内心深处,通过主人公内在的心理冲突来建构故事的手法,揭示了个性化的心灵历程和人物的感情世界。杜丽娘的生生死死都是她内心冲突的结果,父母和陈最良没有构成冲突的一方。换言之,《牡丹亭》要变革的是社会,而不是某些人,这就是汤显祖的深刻之处。故而改编时尽可能保留了有关杜丽娘内心冲突的情节,并以此作为贯穿全剧的主线,同时又适当加强了有关柳梦梅的线索,唱词也在保持原著风格的前提下尽量雅俗共赏,以适合剧种的特点。

  相对于上述两部大戏,小剧场越剧《牡丹亭》和《还魂三叠》显然在艺术理念和艺术风貌上迥异其趣。小剧场越剧《牡丹亭》由802戏剧工作室和上海演出家艺术团联合打造,它大胆突破传统越剧的故事模式,结合话剧、电影、舞蹈中的多重元素,抛开原著的词白,重新审视、解构与改写,通过现代生活中一生一旦两个越剧演员的视角,去亲历汤公笔下那个古典的浪漫传奇,并由此反观自己的生存现状,感受现实与理想在普遍意义上的调和两难,形成全新的结构与诠释。全剧保留了原著中“游园”、“惊梦”、“幽媾”等经典内容,又加以全新演绎,将现在与过去、现实与梦境等多重时空交织在一起,更大胆地添加了“七年之痒”,描述杜柳婚后七年间的婚姻生活,将这场完美爱情背后所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呈现在观众面前,颇发人深省。两位演员时而穿上戏装扮演柳梦梅和杜丽娘,演绎那一段流传千古的生死爱情;时而脱下古装,扮演化妆间里的青年演员小倩和扬扬,诉说现代人对于生活爱情的思考和理解。毋庸讳言,该剧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的目光,也引发了学术界和其他各界的强烈争议。

  2010年首演的小剧场实验戏曲《还魂三叠》取材于古典戏剧名作《红梅记》《牡丹亭》 和《水浒记》,撷取其中《救裴》《幽媾》和《活捉》三个经典的“还魂”折子,以李慧娘、杜丽娘、阎惜姣三个女鬼因爱而殁、因爱还魂的情节为起点,展示三个女子的命运和情感历程。因为是小剧场戏曲,更因为观众非常熟悉三个故事,所以,编剧颜全毅大胆摈弃了完整的剧情铺垫和叙述,打破固有的戏曲剧本结构方式,既没有“一人一事”的起承转合与冲突悬念,也没有男女主角和配角龙套的人物群像,而专心致力于在简单的背景互串中突出三个主人公对于“还魂”这一核心动作的情感流露,在平行、交错,独立、交流的错落发展中,构成一个崭新的“三叠”叙事框架——其中,三个还魂女性的“寻”和“敲门”是剧情的支点,“寻”是演员进入人物的过程,是人物从冥界进入人世寻找爱情的过程,而“敲门”则意味着“她”大胆面对爱情。其中,怀春少女杜丽娘是羞涩腼腆的,她的敲门是少女清纯本性的自然流露,和阳间女子无甚区别。

  2011年,中国戏曲学院开办越剧本科班,并在三年后推出毕业大戏《牡丹亭》。编剧颜全毅表示,因为学员中小生最为出色,所以必须选择以柳梦梅为主的角度重新演绎《牡丹亭》。当然,仅仅将故事改成以柳梦梅为主的结构是不够的,还必须将当下人的情感与思考附丽其上,才能引起观众的关注和共鸣。他强调:“女小生的缠绵细腻、一唱三叹,是越剧这一剧种引人入胜的一大特色,越剧的唯美与经典的重构,构成国戏版《牡丹亭》的多重看点。”

  2014年12月12日,浙江越剧团的越剧音乐诗画剧《牡丹亭》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首演。该剧由汪世瑜担任艺术总监,陶铁斧任该剧的改编者兼导演,二位主创的昆剧背景奠定了这一版典雅诗意的艺术特质。这出集诗、画、音、舞、光、声于一体的新戏大胆创新,用现代影视艺术手法演绎古代名剧,力图在戏曲回归本体和诗意浸透观众之间达到一种有效的平衡。

  2016年8月,福州芳华越剧团推出根据国戏版更名重排的《柳梦梅》,其编剧颜全毅强调了这一版的“当下性”:“‘这一个’柳梦梅固然是寻梦而来、为情痴狂的读书人,也是在现实世界频频碰壁,捧着一颗热心却不断凉却的年轻人。他与杜丽娘,是因爱而冲破生死;同时,也是执着地倾听到对方的声音,在保守的时代里寻找着共鸣力量的孤独者……汤显祖《牡丹亭》在爱情传奇的背后,有着丰富的时代况味,而今天的演出,我们也努力给出自己的一种解读。”

  如果说,静安版和吕建华版取得的是“越剧从此有了《牡丹亭》”的重要的突破性成功,那么,两部小剧场作品则在我国小剧场戏曲的缓慢发展潮流中应运而生,说它们是为年轻观众量身定制,或者说基本是符合年轻人审美需求的,大致不差。而作为当代一位非常有代表性的70后越剧编剧,颜全毅在《还魂三叠》小试牛刀取得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国戏版《牡丹亭》,并进而改成《柳梦梅》,虽属“命题作文”,但他戴着镣铐跳出来了让观众眼前大亮的舞蹈。国戏版《牡丹亭》可以说是越剧改编《牡丹亭》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它让越剧不再只是有了《牡丹亭》,而且是有了和昆剧完全不同的《牡丹亭》,有了适合越剧女小生演绎的《牡丹亭》,也有了契合当下时代精神与观众审美需求且面向广大观众的大戏《牡丹亭》。

  也许,下一版的越剧《牡丹亭》,不是改编,而是重写,即根据汤公原著,真正脱离昆剧的拘囿,用纯越剧的手法演绎一个全新的完全姓“越”的《牡丹亭》。换言之,就是在似与不似之间,化“昆”金为“越”金,创造出更新更美的越剧《牡丹亭》,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文创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