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井君:社会价值论视野下的审美本质
2018年01月08日 08: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月8日第1368期 作者:庞井君

  “挥纤毫之笔,则万类由心”,深入开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核,大力发挥审美艺术的力量,必将有利于推动人类精神结构的平衡和谐与健康发育,有利于人类价值体系的重新建构,有利于引导一个更加美好社会的到来。

  在全球化、高科技、互联网、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等时代浪潮交融激荡的当下,如何从社会价值论的高度重新认识和把握审美艺术的本质,有效发掘其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当前需要深入讨论的重要文化命题。在中国文化语境和大众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在好看不好看、好听不好听的意义上谈论美的问题,这不能不说是遮蔽我们对审美本质和价值进行深刻认识的一个重要原因。

  科技对审美艺术体系的冲击

  人类精神结构由科学认知体系、精神信仰体系和审美艺术体系三个板块构成。从审美艺术角度看,人类依靠感受、感悟、体验和直觉去理解和把握事物本质与世界本体,追寻人性本源,从而获得了生命的伟大感、美妙感、永恒感、力量感、价值感、神秘感和幸福感。感受是审美的本质,艺术是感受的创作。审美艺术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与人类其他社会活动、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相比,审美艺术活动本质上还具有超日常生活性、超实用功利性、超物质现实性、超技术操作性、超逻辑概念性等审美特性。审美艺术以其特有的方式、机制和路径,构造、推动并引导着人类精神价值体系的生成、变迁和发展。

  近代以来,科学认知体系突飞猛进,由此衍生和物化的技术系统、工具系统、管理系统、生产系统、生活系统、交往系统日益主导了整个社会格局和历史走向。审美艺术体系渐渐被边缘化。科学理性认知体系的充分发育和野蛮生长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对人类精神结构所造成的变形、扭曲、破残、异化已日趋明显,令人对人类命运产生深深的担忧甚至悲观失望。

  从世界横向文化结构看,诚如一些著名思想家所分析,在雅斯贝尔斯所说的轴心时代所形成的几大文明类型中,源于古希腊的欧美文明以科学认知体系见长,印度文明以宗教信仰体系见长,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则以审美艺术体系最为兴盛。人们公认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文学的国度、审美的国度。也可以说,相对而言,欧美文明对人类科学认知体系贡献最大,印度文明对人类宗教信仰体系贡献最大,中华文明对人类审美艺术体系贡献最大。近现代以来,中国大力吸收西方科学认知体系,推动了中国的发展与进步。面向未来,现在的问题是,一方面我们对科学认知体系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和异化影响过去没有估计到,现在仍然估计不足;另一方面,如何以人文精神引导和规约科技的肆意泛滥,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一个世界性难题。我们需要很好地继承和发挥中华文明审美艺术体系的优势,根据时代的条件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以本土文化资源矫正科技文化的不足。

  从个体生命结构看,科学认知体系关注的重心在于“生活之事”,目的在于对现实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的改造。审美艺术的本体价值是指向“生前之事”,以感受的呈现和感受制作的方式让人回归到万物一体的状态。科学、信仰和审美各司其职,建构了完整无限的生命价值链条和人类精神价值体系。现代科学认知体系的蓬勃发展,使人的现实生活条件、生活资源、生活质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物质丰裕、寿命延长、时空拓展、人口剧增,等等,不一而足。但审美艺术却出现了短板,造成人类精神体系失衡。现代科技日益瓦解了传统的审美艺术体系,新出现的审美艺术形态尽管层出不穷、花样翻新,也难以满足人们对世界本体、人类本性和源初存在的心灵渴望和感受需要。单单靠科学的认知和理性的力量不能使人们发现本真、回归本源、触摸本体,也难以构建出绵延的价值链条和高远的意义场境。生机勃勃的生活变成了机械的物质运动、确定的逻辑演算和同质化的感官消费。这样的未来前景和生命场境大概不是人类最终需要的。

  审美是人类追求的高远境界

  面向未来,审美如何应对科技的冲击,坚守自己独立的价值已经成了人们热烈讨论的文化问题甚至社会问题。有人认为审美艺术是科技无法取代的领域,原因是任何科技制造物不能像人一样产生感情、进行体验、形成感受,可面对层出不穷并日益升级的人工智能,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机器写作、机器绘画、机器作曲、机器演奏,这样的声音也许会变得越来越软弱无力。同时,随着基因工程、器官移植、神经科学、生殖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纳米技术等的迅速演变,人的存在形态将发生革命性的变革。以至于以色列历史学家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声言,未来基于大数据和复杂算法的神一般的人工智能将取代人类而统治世界。美国思想家巴拉特也把人工智能看作我们人类最后的发明,并预言超级人工智能(ASI)的发展必将带来人类时代的终结。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本质上是审美性社会。未来中国在继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后,也会与世界一道朝着“美起来”的审美性社会这个更高远目标迈进。我们有理由相信,审美境界是人类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之一。未来人类发展不是在科技牵引下的一意孤行,不是靠数据和算法构造出来的机械结构和逻辑图景,应该是人类依靠美的力量,按照美的法则建设出来的理想田园。面对挑战和危机,正确的路径是大力发育人类精神体系中其他两个板块的力量,特别是审美艺术的力量,使各板块之间达到平衡、互补与和谐。在这个方面,中华传统美学具有独特优势。西方审美传统以真为美,审美艺术体系一直匍匐于科学认知体系的脚下。中华传统美学源于中国哲学,以自然价值为轴心和逻辑源点展开其思想体系,主张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阴阳化育,无处用心,与西方以征服和改造自然为目的的思想体系形成明确分野,具有极高的人类未来学价值。如果能够加以现代性的改造,与现代文明接轨,与当代人类精神体系建构相汇流,与人们的精神渴望和心灵需求相呼应,就一定能在未来人类精神体系建构中发挥独特作用。

  事实上,即使在科学研究领域,审美艺术的价值也日益凸显。当代西方一些科学家一直在清醒地审视科学有限性的问题。霍根提出了科学终结这样的命题,巴罗则深入研究科学的极限问题,还有一些科学家在深刻探讨科学和艺术融合共生的问题,甚至出现了科学哲学化、科学美学化的趋向。也许把我们今天所遇到的种种精神困境放在跨域时空的人类主体面前审视,放在大尺度的历史参照系和价值链条上定位,放在世界文化格局大转型的背景下观照和透视,我们会发现一切都处在过渡之中,一切都是中间形态,一切都是对未来有效或无效的文化准备,一切都在指向一种审美艺术境界的高级回归。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谈到艺术的本质时说,人类最早的联系、沟通方式大概是一种超感官知觉。这种能力过去是、现在仍然是人类与其他物种共有的。虽然所有幸存下来的人类社会集团都拥有讲话的天赋,语言将超感官知觉由原来的中心地位驱赶到一个次要的地位,但是,如果我们彻底放弃这个现在被忽略的、最初的沟通和联系方式的话,我们大概会发现自己正处于一种茫然无措的境地。老子在论述道的本质时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反即回归本体,返回本源,回到自然本身,进入天人合一、万化归身的最高境界。这种最高境界既是哲学境界,也是人生境界,更是中国文化所极力推崇的审美境界。中国文化所营造的这种文化境界和人生理想的确是西方所没有的,它昭示着主客体分立、主体性张扬、理性狂妄之外的另一种人类价值选择和社会前景。而当代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等所推动宇宙信息进化的走向也为这种前景和选择提供着越来越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挥纤毫之笔,则万类由心”(张彦远语),深入开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核,大力发挥审美艺术的力量,必将有利于推动人类精神结构的平衡和谐与健康发育,有利于人类价值体系的重新建构,有利于引导一个更加美好社会的到来。

  (作者单位: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