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单,今天也叫节目单、演出说明书,是记录戏曲演出的班社、戏码、优伶、时间、剧场等演出要点的手写或印刷纸品。戏单的初始价值,不过是预报,盖为观剧者了解当日演出之班社、戏码、优伶等提供信息,只此而已。戏单仅为一张薄纸,价格极廉,甚或随戏票附送,分文不取。而观众顾曲后,大多随手一扔,毫不珍惜,有意识系统收藏者更少。早年戏单的存世量稀少。今日,民国戏单已难得一见,而早年的大家、名家戏单更是稀如星凤。
老戏单尤具文献史料价值
梅兰芳在《舞台生活四十年》里,专门谈过清末的戏单,一种是印在两个火柴盒大的薄黄纸条上,用刻上戏码的木戳子打上去,卖一个“大子儿”;另一种是在红纸上用墨笔抄写的戏码,卖两个“大子儿”。这两种戏单都只有戏码,而不列演员。但是对于熟客,只看戏码,就能猜出演员,八九不离十。清光绪末期开始,戏单才逐渐规范化,戏码、优伶、戏园子、时间等诸要素日益齐备,印制也逐步精良,采用木刻、石印或铅印等。
戏单的价值何在?齐如山《辛亥庚戌剧目跋文》表述得极为精辟:“二十余年以来,余所收藏之戏单约三千余件,见者多非笑之,以其无非玩物而已。其实欲考当时戏剧流行之变迁、戏单印刷之改进、戏班脚色之情形、戏院营业之状况种种迹象者,舍此莫由,是岂可徒以玩物视之耶?”戏单的学术价值,首先表现在忠实记录了某年某月某日某地的演出情况,哪些演员、什么剧目、是何班社,乃至剧场、地址、剧情、戏价、剧照等,逐日搜罗,就是一部活的京剧演出史实录。若以学术之道研治戏单,尚可据之考订某位演员的生卒年、声誉高低的变化,某一时期的流行剧目等。晚清民国时期的老戏单尤具文献史料价值,特别是堂会、义务戏的戏单,在剧目、演员的编排上大有学问,不可因其薄纸一张而轻视之。清末以来的戏单多为木刻、石印,后铅印较多,颜色则红、绿、黄、白各色都有,字体以楷体、宋体为主,尺寸亦大小不一。
戏曲收藏家、研究家周明泰先生,就是收藏京剧戏单的大家。周先生根据所藏戏单,编纂了极具学术价值的《五十年来北平戏剧史材》,开以戏单研究戏剧的先河,可谓筚路蓝缕。由此可见,戏单作为演出实物,兼具文献资料和学术价值,同时又有一定的趣味性,岂可因其一张故纸而忽视哉!
梅兰芳老戏单类型各体兼备
梅兰芳老戏单类型各体兼备,如营业戏、义务戏、堂会戏、招待演出、观摩演出等。印制方式有木刻活字、石印、铅印等。我以为,如能编辑一本以梅兰芳老戏单为题材的图书,在戏单类图书中,将是别开生面的新模式。同时,在梅兰芳研究著作中,也是独树一帜的新类型。梅兰芳在写作《舞台生活四十年》时,戏单起了重要的作用。几十年前的老戏单,能够帮助他准确地回忆往事。他说:“因为写这篇舞台生活,我要提到了几十年前的旧事,就得静静地先追索一下,才能说来比较清楚。这一次的经验告诉我,最难记的,就是某一件事发生的年月和地点。往往为这一点小问题,可以让你想上好半天的。”而戏单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记载演出的时间、地点。一旦由戏单勾起了回忆,诸多相关的情节、细节就会纷至沓来。所以梅兰芳在工作时,常常先手里拿一本老戏单,细细翻阅浏览,以戏单作“药引子”,助其写作。戏单的独特价值,可见一斑。
在京剧老戏单中,梅兰芳戏单无疑是最有价值和意义的专题之一,这是由梅兰芳在戏曲史上的卓越成就和崇高声望、地位所决定的。在长达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涯中,梅兰芳演了多少场戏?也许借助戏单,可以统计出大概的数目。梅兰芳戏单的总体特点是,设计美观,印制精良,开本大,用纸好。总体上看,是民国以来诸多班社、剧团和名伶中最讲究、最具品位的戏单,符合其“伶界大王”的身份、地位。
平心而论,梅兰芳戏单虽小道,但其中大有学问。鉴于梅兰芳在京剧史上极其重要的位置,细致研讨其老戏单,对其舞台生涯,乃至民国以来京剧演出史的研究,皆颇有裨益。戏单首先是梅兰芳演出史的文物,具体见证了梅兰芳跨度长达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活。概而言之,可据戏单研究梅兰芳各时期的演出剧目,考察梅剧团的成员变化,探究戏提调安排戏码的学问,并进而了解各地剧场的兴衰,分析梅兰芳戏票的价格等等。可谓方寸之间,展现剧史精华,钩稽梨园旧事。以小见大,良有以也。
笔者在搜求梅兰芳老戏单的过程中,还得到许多学界友人的帮助。笔者多年前曾撰《新善本“辛亥庚戌剧目”考论》,研讨谭鑫培之老戏单,文章结尾云:“欣赏这百年故物,怎不令人发思古之幽情?一张张老戏单,不仅反映出京剧鼎盛时期演出剧目之丰富、艺人阵容之坚强,更为我们展开了一幕幕鲜活的历史画卷,让人憧憬梨园盛世,回味古今沧桑。”的确,无论是谭鑫培老戏单,还是梅兰芳老戏单,都是别有意趣的梨园故物,一如谭腔、梅调,韵味悠长而耐人涵咏。
贤者识大,不贤识小。笔者会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继续发掘、研究老戏单,期待在发黄的故纸中,探寻梨园秘辛,钩稽菊坛史料,做一些基础、细致的文献史料发掘整理工作。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剧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