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彰显主流媒体价值引领作用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二季)传播样态解读
2021年08月05日 09: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8月5日第2223期 作者:周晓凡

  近年来,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旨的电视原创文化节目成为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

  2021年2月18日起,由中宣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的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二季)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20:00档播出,央视频、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网等同步直播,受到社会各界的持续好评。据统计,节目播出后,“平语近人”“典故”“初心”“信仰”“忠诚”“担当”“爱国”“创新”“诚信”“经典”“文化”等成为高频词语。这些热词的涌现,用实践证明了受众对传统经典文化和重大理论解析的强烈内在需求;也表明电视文化类节目通过鲜明的风格和创新的传播方式,可以激发受众情感共鸣,充分彰显主流媒体价值引领作用。

  生动故事  严谨理论

  电视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和思想具象化和通俗化是文化类电视节目在传播过程中需要实现的基本传播目的。“讲故事”是《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二季)的鲜明风格特色和表现形式。针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围绕受众关心的事、想听的事,把理论的“大主题”与受众关注的“小切口”紧密结合,用故事激发情感,用故事引起共鸣,用故事解析理论。在第三集《留取丹心照汗青》中,节目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母亲给他讲“精忠报国”的故事切入,又结合革命烈士陈树湘“断肠明志”、红其拉甫民警守卫边防以及老英雄张富清深藏功名等事迹,用生动具体的故事表达代替传统的理论传达,将“忠诚”这一主题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深入人心。通过自身具有的叙事进程和审美形象建构,节目使抽象的精神价值以贴近人心的方式演化为内在的力量,从而引导受众将价值与道德的认同体现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转换为具体的情感体验和文化感受。

  情感是心灵的门户,传播者若想将内容传达到受众心里去,首先必须把这道心灵的大门打开。也就是说,广大受众对传播信息的感情选择与理智选择有时是矛盾的,一旦二者产生矛盾,感情的选择就会居于首位,甚至可以说是居于支配地位。因此,讲好中国故事,使严谨的理论深入人心,用理论对照实践,是一门传播的艺术。在第六集《一言为重百金轻》中,常德盛为践行“让村民一定要过上好日子”的诺言,带领蒋巷村不足400个劳动力,靠着一副肩膀、两只竹筐,将全村1200亩的低洼地全部垫高了一米,使烂泥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高产田;杨善洲为践行“我要回到家乡施甸种树,为百姓造一片绿洲”的诺言,坚持“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中带领群众植树造林,用22年的时间把5.6万亩荒山变成了绿洲。节目围绕诚信这一主题,用朴实的事例建立受众内心情感与理论的桥梁,在动情的讲述中,让受众感受到了质朴的情怀,也让受众因此联想自身,强化巩固内在价值观,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又有效回应当下,树立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二季)坚持以生动的故事表达,实现了理论思想在文化类节目中卓有成效的传播。

  多元舞台创新传播手段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二季)通过习近平总书记原声短片、经典释义、思想解读、互动访谈、经典诵读5个环节,构建起古今相通、情景交融、深入浅出的思想启迪和真挚情感传递的平台,由7位主讲人和5位释义人,讲解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典故的出处背景、历史故事和现实意义。节目突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针对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折射出的内涵和文化价值,运用创新手法进行生动解读。在第二季节目中,除了延续思想解读人和经典释义人之外,还新增了大学思政课教师这一角色元素。他们来自不同职业,用各自不同的经历和故事阐释每一集主题,使传播内容更立体。有别于传统电视公开课节目的单一传播模式,这档节目增加了“现场访谈”“互动问答”等环节,青年思政课教师、特邀嘉宾、现场观众的互动使节目更加丰富多彩。

  电视文化节目的传播特点使其能够超越时空限制,充分运用视听语言将丰富多元的文化信息以较为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受众,提升受众的社会认知,从而充分实现电视文化节目的美育功能和认知功能。与第一季相同,第二季仍以恢弘大气的舞台设计彰显节目主题,摒弃多余繁复的装饰,以多元讲台的形式对节目的传播空间和样态进行创新。电视节目舞台具有自身的局限性,无论是框型舞台还是由观众参与的三面围绕的舞台,抑或在城市的广场或乡间的田野,都无可避免地自然形成一定的空间场域。而传播目的要求节目将传播空间无限扩大,这客观上形成节目空间与传播空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需要突破视觉空间,将其延伸到更为广阔的场域。因此,《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二季)通过VR(虚拟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的有机结合,将现场营造得更加生动真实,所有故事都以虚拟现实的形态呈现,将受众置身烟雨迷蒙中的南湖、绝壁悬崖上的“天渠”、巨变中的草厂胡同……使受众得到丰富的沉浸式体验。节目利用高科技手段营造的布景切换与流动,突破舞台视觉局限,是节目创新传播的有效手段。这些创新使得理论和经典诗句转变为丰富多彩的画面和故事,让优秀文化通过真挚情感感染受众,引导受众激励自我,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人心。

  弘扬经典文化  满足受众需求

  与受众内在需求一致的文化节目,才能够有效到达受众并对之产生积极影响,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实现“以文化人”的传播目的。从本质上说,受众对于经典文化的需求来源于对文化自信提升的迫切需要。作为荟萃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电视文化节目具有覆盖面广、渗透性强、影响力大的传播特性。电视文化节目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与文化娱乐功能,吸引受众深度介入、互动参与,在传达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方面发挥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二季)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中国历史典故为载体,既满足受众对经典文化的需求,又着力于对重大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和引导。在第一集《我将无我 不负人民》中,习近平总书记的原音视频中引用了“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这句话,经典释义人将其中蕴含的两个典故——“高鉴”和“公烛”进行解析,在弘扬经典文化的同时,契合习近平总书记“初心”的论述,提出“无私”这一高尚情操。正是一个又一个典故将12期节目串联,以独特的传播形式满足受众的内在文化及理论需求,实现了节目引导受众回顾经典、理解理论、指导实践的传播效果。

  电视文化节目充分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致力于提升公民文化素养,是扩展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载体。《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二季)作为优秀的中国文化电视节目,引导和鼓励受众将价值与道德的认同体现在具体的物质生活实践中,最终促成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转换为具体的情感体验和文化感受,从而进一步唤醒文化记忆,提升文化自信,体现了主流媒体的担当与责任。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