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融合发展
2023年09月21日 15:4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9月21日第2740期 作者:孙美娟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音与言语科学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11年底。十多年来,实验室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秉持“理论联系实际、科研服务社会”的发展理念,基于语音与言语科学的交叉学科性质,提出并践行“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并举”的融合发展思路,扎实推进语音声学、发音生理、语音知觉、语音习得、语音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实现了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融合发展。本期“全国社科巡礼”栏目,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音与言语科学重点实验室建设成果及未来研究规划,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音研究室主任熊子瑜。

  继往开来探索前瞻性创新发展之路 

  《中国社会科学报》:十多年来,语音与言语科学重点实验室取得了哪些重要学术成果?

  熊子瑜:近年来,语音与言语科学重点实验室针对新时代国家重大需求,以问题为导向,面向语言智能、语言教学、语言健康等领域开展跨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在发音生理研究、语篇韵律研究和语料库建设等领域作出诸多开创性的工作和成绩,发挥了学术引领作用。

  目前,实验室已承担十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开展了大量前瞻性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我们出版了《情感语音的编码与解码——中日跨文化的多模态研究》《元音研究》《1.5至6岁普通话儿童发音测试(北京地区)》等多部学术专著。其中,《1.5至6岁普通话儿童发音测试(北京地区)》是国内外首个基于大规模儿童发音数据和语音学理论研发的发音评估方案,是可以实际应用的评估学龄前儿童普通话发音水平的标准化测试,为目前儿童发音障碍的筛查和康复训练提供了一个科学有效的评估工具,对于研发全国其他地区的发音测试标准具有示范意义。与此同时,语音与言语科学重点实验室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了学术论文200余篇。另外,还建设完成了十多个较大规模的语音语料库,开发了多套应用软件和网络平台,提出了汉语语篇深度表示体系和标注标准等。

  《中国社会科学报》:党和国家对语音与言语科学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与国内其他语音实验室相比,语音与言语科学重点实验室具有哪些优势?

  熊子瑜:通过这些年的发展积累,我们逐步探索出了一条极具自身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与国内其他语音实验室相比,我们实验室具有以下两方面优势。一方面,语音与言语科学重点实验室人才结构合理,学科覆盖相对完整,能够开展发音生理、语音声学和言语认知的全过程、系统性实验研究。这种多维度多视角的研究方式不仅可以相互印证、相互补充,还有助于全面把握语音的本质,推动语音学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另一方面,实验室学术积累深厚,在学界具有广泛影响力,能够有效发挥语音与言语科学重点实验室的平台聚集作用,整合所内外研究力量共同开展研究,促进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这种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研究不仅有助于扩大研究视野,而且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语音学研究的应用价值。

  此外,实验室特别注重语音数据资源建设和大规模数据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数据中来、到应用中去,是语音与言语科学重点实验室这些年科研工作的重要法宝,也使我们的研究基础更为扎实,研究内容更具针对性,研究结果更具应用性。

  守正创新谱写语音学研究新华章 

  《中国社会科学报》:实验室建设依托主体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音研究室,需要继承与发展好语音研究室的哪些优良传统和学术研究?

  熊子瑜:语音研究室老一辈学者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优良学风,以及数十年在语音学领域的重要学术积累,为语音与言语科学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计算机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大规模语音语料库的建设和研究成为可能。当时,语音研究室就率先探索建设较大规模的语音语料库,研制出了适合汉语语音标注工作需要的C-ToBI和SAMPA-C等语音标记符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面向言语工程应用的韵律节奏特性研究,内容涉及话语的韵律结构、语调结构、重音层级、语流音变等诸多方面。至今,这些研究在语音学及相关领域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并形成了“重数据、重应用”的研究导向。

  《中国社会科学报》:未来,语音与言语科学重点实验室将在哪些领域开展重点研究,继续推进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交叉融合发展?

  熊子瑜:大力推进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交叉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对哲学社会科学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语音与言语科学重点实验室多年来一直秉持的研究理念。“十四五”时期,语音与言语科学重点实验室将继续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科研服务社会”的发展理念,在积极开展重大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致力服务于语言智能、语言教学和语言健康等领域的现实需求,扎实开展语言认知与理解研究、语篇韵律接口研究、语调类型学研究、儿童发音量表研制、发音生理建模等多个专项研究任务,进一步促进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交叉融合发展。

  在面向语言智能方面,为促进机器能够理解说话人的表达意图,实验室将深入开展与言语行为、言语交互、情感表达等相关的韵律语调研究工作。在面向语言教学方面,实验室将积极推进语音习得、发音偏误、语音教学和发音训练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与数据资源建设。在面向语言健康方面,实验室将在大规模语音声学数据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相应的发音常模,以服务于普通话儿童发音障碍的检测和矫治。

  另外,基于脑电仪和眼动仪等仪器设备开展语言认知加工与理解等方面的实验研究工作,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领域,将成为连接语言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前沿阵地,有望在语言智能等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语音与言语科学重点实验室将以此作为“十四五”期间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着力加强语言认知加工与理解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展语言学理论、认知机制和神经相关活动等方向的跨学科探索,进一步推进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交叉融合发展。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