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之“物”
2023年09月21日 16: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9月21日第2740期 作者:代正群 成林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物”。这里的关键在于如何正确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所唯之“物”的内涵。《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思想走向成熟和独立的标志,其中第一条揭示了这种正确理解的三条线索。“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把能动的方面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按逻辑顺序,这三条线索是:第一,历史唯物主义之“物”,不是黑格尔哲学所谓的精神或思想,因为“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第二,这个“物”也不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的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第三,这个“物”只能是“感性的人的活动”,即“实践”,也即马克思后来常用的“物质生活”“物质的生活关系”等。前两条是批判和否定,从反面阐明此“物”不是什么;第三条是批判之后的建构,从正面阐明此“物”是什么。

  一 

  历史唯物主义的萌发与成熟,伴随着马克思批判和扬弃黑格尔哲学的全过程。马克思说:“我的辩证方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物”,黑格尔哲学“截然相反”,认为历史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心”,也即作为黑格尔庞大哲学体系基石的“精神”。

  黑格尔的“精神”有三大特性,首先,精神是第一位的,逻辑上在先的,它决定和派生了物。“精神世界是实体世界,物质世界是隶属于它的。物质世界对于精神世界没有何等真理。”马克思指出:“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他称为观念而甚至把它变成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其次,精神是自由的和能动的,精神才是实体,而实体就是主体。“精神的本质就是自由”,“精神自己实现自己,自己造成自己”。精神不假外力,它自己就是第一推动者。最后,精神追求自己的目的,即自由最终和全面的实现,“世界历史便是精神在时间里的发展”。一部人类社会历史,不过只是精神的自我运动,即人类自由从低到高的展开过程,也即从只知道“一个人是自由的”,到知道“一部分人是自由的”,最后发展到知道“全体是自由的”的过程。这意味着精神的目的有其终点,“整个世界的最后的目的,我们都当作是‘精神’方面对于他自己的自由的意识,而事实上,也就是当作那种自由的现实”。自由的最终实现即达成主客体的完全统一,也即“达到自觉的理性与存在于事物中的理性的和解,亦即达到理性与现实的和解”。在黑格尔哲学的世界图景中,世间万物,包括山川河流、动物植物、人类社会、人的精神活动等,都是精神自我展开、自我实现的结果。

  这个神秘的精神是什么?黑格尔说:“精神——人之为人的本质——是自由的。”这意味着,精神其实只是人的本质,即作为概念的人,或抽象的人之思想活动,黑格尔称之为“思辨着的上帝”。黑格尔哲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主宾颠倒,即把精神或思想当作主词,当作本体,而把现实的人和自然当作宾词,当作客体,“精神是自由的”,这显然是一种颠倒,因为精神是属人的,正常的表达应该是“人具有自由的精神”。活生生的人在黑格尔这里被抽象为一个无广延、非物质的概念,广阔的社会生活、人对世界的创造活动变成了“精神的自我运动”,这种历史唯心主义“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把世界及其历史仅仅看作一个认识活动,把观念的东西当作世界的主体,把人民群众屏除在历史之外,这是马克思坚决反对的:“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必须否弃黑格尔的“精神”,但不能把对黑格尔的批判幼稚化和庸俗化。黑格尔并不否定感性世界的真实性,他不过认为,感性世界过于杂多,瞬息万变,无可穷尽,真理性的认识必须超越感性世界,屏除感性材料,进入纯粹的思想之中,用思想即语言、概念、判断、推理等进行思想,即“思想思想”。“逻辑的体系是阴影的王国,是单纯本质性的世界,摆脱了一切感性的具体性。”黑格尔通过概念之间的演绎推理,用晦涩的语言所描述的,仍然是这个属人的世界,寄托的仍是我们能够共情的社会理想。他从“精神是自由的”这一设定出发,推演从“只有一个人是自由的”君主制到“全体是自由的”民主制的世界历史,这个推演既是真的,也是善的,可以说真正达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从古希腊理念论到中世纪实在论,唯心主义源远流长,黑格尔把这种思想推向了极致,恩格斯赞许说,撇开黑格尔哲学神秘的形式,“深入到大厦里面去,那就会发现无数的珍宝”。“他不仅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天才,而且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识渊博的人物。”马克思更说:“我公开承认我是这位大思想家的学生。”

  二 

  费尔巴哈是黑格尔之外对马克思影响最大的思想先驱,只有等到摆脱了费尔巴哈的“半截子唯物主义”,即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后,马克思才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费尔巴哈反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主张概念和思想由感性对象派生,物质在先,思维在后。他说:“我并不是由思想产生出对象,正相反,是由对象产生出思想;只是,这里的对象,专指在人脑以外存在着的东西。”这是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

  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有两个致命缺陷,其一,费尔巴哈所唯之“物”是“思想之对立物”,是直观的即与人完全无涉的纯粹对象,如果不是这样,费尔巴哈就觉得他的哲学不足以与黑格尔的“思想思想”区隔开来。但我们所能谈论的一切,都经过了人的想象、观察、加工或改造,都已经是某种意义上人化了的,与人完全无涉的对象并不存在。马克思说,“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把主客观绝对对立起来既无助于批判黑格尔,更无助于理解客观世界。这就是马克思为什么批判费尔巴哈,“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所谓对象、现实、感性,无非就是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属人的,是人类在理解并改变这个世界,不能把这个世界仅仅看作客体,不能把人的视角、情感、理性及其各种行动排除在这个世界之外,而是要从主体的实践方面去理解。费尔巴哈尽管唯“物”,但这个“物”却是僵死的无人之物,他在否定黑格尔所唯之“心”时,把黑格尔“能动的方面”也一并否弃了。

  其二,费尔巴哈所唯之“物”既然是僵死的、与人之实践无涉的,那就只能是非历史的。在费尔巴哈的直观看来,多瑙河就是他眼见为实、如其所是的那个样子,千百年来人们如何改造和利用这条河流,并且未来人们仍将继续改造和利用这条河流,都不在他的直观的视野之内。马克思批评说,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没有历史感的唯物主义注定是不完整的,费尔巴哈自己说:“向后退时,我同唯物主义者是一致的,但是往前进时就不一致了。”他只在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时才是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历史领域,他就觉得唯物主义仅仅是“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因为他不了解实践的革命性意义。“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因此,费尔巴哈所唯的仍不是历史唯物主义之“物”。

  三 

  历史唯物主义所唯之“物”既扬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精神本体,也扬弃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感性直观,但同时也继承了费尔巴哈的物质第一性、黑格尔的主体能动性的思想,集二者之所长,弃二者之所短,马克思把这个“物”叫作“感性的人的活动”,或“对象性活动”,也即主客体统一的“实践”。马克思的实践有三个特征。

  实践是物质的。首先,实践在物质世界进行,实践的对象、工具都是物质的;其次,实践的主体也是“物质的”,而不是精神的、思想的、概念的;最后,实践产出物质的结果,并改变作为物质的世界和作为“物质的”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世界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幽灵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

  实践是主客体的统一。人是实践的主体,人改造世界,人又在世界之中,人本身就是世界的一部分。实践是在世界之中的实践,世界也永远是实践之中的世界,人类改造世界和改造自身是统一的,二者浑然一体,水乳交融,把主客体截然分开不是马克思所说的实践。

  实践是历史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每一代都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都会从事特定的历史实践。马克思写道,“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黑格尔被马克思尊崇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他具有“巨大的历史感”,这正是费尔巴哈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所欠缺的。

  综上,历史唯物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主张,它强调社会历史运动中物质力量的绝对优先性,“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这个物质力量即历史唯物主义所唯之“物”,是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思维、人与世界通过实践的统一。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