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十年发展硕果累累
2023年09月01日 09: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9月1日第2726期 作者:本报记者 刘越

  十年发展,“一带一路”的特色愈发鲜明,成果愈发丰硕。8月17日,在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外文出版社、尼扎米·甘伽维国际中心联合主办的“‘一带一路’十年:进展与展望”国际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和国外政要展开热烈讨论与互动,畅谈“一带一路”的未来前景。

  十年发展 特色鲜明

  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以其巨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其中。以中欧班列为例,截至2023年6月底,中欧班列历年累计开行超过7.3万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6个城市。除此之外,中老铁路、雅万高铁、中吉乌铁路等一系列基础设施项目共同搭建起了“一带一路”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四梁八柱。

  随着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由“一带一路”建设实践衍生而来的包容开放、平等合作等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塞尔维亚前总统博里斯·塔迪奇表示,“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倡议中非常核心的一项内容,这一概念已经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为发展中国家所了解和接受。互联互通在本质上意味着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能够更好地了解彼此。在过去十年中,这些基础设施项目取得诸多进展,给很多发展中国家带来了积极影响。

  这种变化尤其表现在经济合作中。截至2022年,“一带一路”倡议已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投资规模近1万亿美元,许多项目在当地具有开创性意义,形成了标志性成果。中国国际经济交流研究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对此概括道,可以说,“一带一路”带给世界的是发展、是希望。

  “‘一带一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愿景。”波黑前部长会议主席兹拉特科·拉古姆季亚表示。在他看来,“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对发展中国家意义非凡,在于它“为这些国家建立起了一种全新的成功模式”,这一模式务实、高效,能够迅速产生效益,从而使发展中国家有信心独立自主地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

  凝聚共识 合力发展

  面向未来,“一带一路”如何创造新的愿景、开辟新的蓝图?与会的多位国外知名政要提出诸多见解,其中“合作共赢”成为高频词。

  “我们更需要互利共赢的合作。”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卓奥玛尔特·奥托尔巴耶夫态度鲜明地表示。在他看来,只有共同努力、务实行动,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也才能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来真正的未来。

  兹拉特科·拉古姆季亚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能给中低收入国家带来美好改变,正是源于其背后的“合作共赢”模式。面对层出不穷的挑战,只有共赢的合作模式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一带一路”自身的发展潜力也蕴藏于对未来的长远规划之中。兹拉特科·拉古姆季亚提出,未来“一带一路”需要与更为宏大的发展愿景如《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行对接,才能凸显“一带一路”的不可替代性。相应地,这一对发展中国家意义重大的发展议程也只有与“一带一路”建立联系,才能更好地帮助发展中国家。

  在谈到“一带一路”未来发展时,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副主任齐炜表示,“一带一路”的发展有其自身内在动力,“它是一种天然的、来自于亚欧大陆人民内心最深切的渴望”。在齐炜看来,这种渴望来源于人们内心深处对和平的渴望、对发展的渴望以及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如何回应这种渴望,使“一带一路”的惠民性、发展性和包容性充分引发国际共鸣?说明白、讲清楚“一带一路”已有的成就和贡献,是极具现实意义的方式之一,这也是让世界更好认识新时代中国的重要途径。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与外文出版社合作推出的《“一带一路”十年答卷》丛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一带一路”十年成就。外文出版社总编辑许荣表示,“这套丛书共8本,将以9个语种出版,向世界集中呈现十年来‘一带一路’的建设成果,真实反映‘一带一路’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丛书执行主编兼执笔人之一王文认为,该丛书面向全球发行,保守估计未来传播国家可达100余个,这在一定程度上切实扩大了该丛书面向的受众和群体。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