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纪录片十年发展探析
2023年09月01日 09:4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9月1日第2726期 作者:韩飞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我国在沿线建立了更为稳固可靠的“朋友圈”, 构建起了新的经贸和人文交往合作桥梁,加强了全球互联互通,提升了对外开放的水平和全球影响力,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十年来,“一带一路”纪录片作为“时代镜鉴”不断涌现,成为形象化记录和表征“一带一路”深厚历史底蕴的当下实践,以及未来发展图景的重要媒介和文艺载体。

  文本建构:从“大写意”到“工笔画”

  自“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媒体先后推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等系列纪录片,这些影片以宏观的视野格局、大开大合的叙述气质,对于系统呈现“一带一路”的宏伟构想,阐释其丰富内涵和全球价值,全景式扫描和展望“一带一路”的建设图景,起到重要作用。

  2018年8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过去几年,共建“一带一路”完成了总体布局,绘就了一幅“大写意”,今后要聚焦重点、精雕细琢,共同绘制好精谨细腻的“工笔画”。同样,随着“一带一路”由倡议转换为扎实生动的具体实践,“一带一路”纪录片也呈现出从重宏观描绘的“大写意”转向重微观、精细的“工笔画”的创作特点。这些作品贯彻“小正大”的创作策略,以微小切口聚焦微观化、具象化的行业、企业乃至个人,再现丝路沿途的温暖故事与个体命运,关联大时代,传播正能量。例如《与丝路打交道的人》以文物发掘、保护和研究为线索,讲述了丝路上考古和文化工作者的无私奉献与耕耘,勾连起浩瀚的丝路历史。《我的青春在丝路》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奋斗逐梦的年轻人,展现了他们在当地农业、医疗、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的坚守与付出。《客家新丝路(第二季)》以客家人“下南洋”闯世界的历史为故事背景,刻画了客家人敢于拼搏的精神风貌,描摹客家人与各国人民之间的互帮互助与文化融合。《远方未远——一带一路上的华侨华人》选取“一带一路”节点城市、支点国家的12组华侨华人,深入他们工作与生活的日常,以此呈现海外6000万华侨华人特别是新侨的真实群像。还有《我的铁路我的梦——中国承建蒙内铁路纪实》这样关注具体“一带一路”项目及其背后故事的纪录片,在当地热播。即使是《穿越海上丝绸之路》《共筑未来》《共同命运》这样主题感很强的纪录片,也不约而同地融入了鲜明饱满的人物故事。在内容书写上,“一带一路”纪录片秉持“以人为本”的观念,不刻意拔高人物和其成就,不回避现实问题,真实刻画了奋斗故事中的平凡身影,记录下了他们可感、可知、可触摸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在影视空间内建立起了充分的共情空间。

  随着文本内容的精细化、日常化,“一带一路”纪录片的文本形态也渐趋微小化,节奏凝练、视点凝聚的微纪录片开始出现,并重点面向网络传播。《丝路微纪录》以微记录、微叙事的创作手法,讲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务实合作、互利共赢的故事,及时向世界展示“一带一路”建设的新成果、新进展。百集微纪录片《丝路,我们的故事》每集选取一个人物故事,以第一人称记录和讲述“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普通人改变命运、实现梦想的故事。《从长安到罗马》运用“双城记”的平行视角,在每集5分钟的短小体例中,探索长安与罗马这两座丝绸之路东西起点城市背后的文明传奇。“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以微观形态承载宏大主题,采用更加年轻化、趣味化、网感化的表达,将丝路精神植根于微叙事和微主体中,见微知著,满足了“微时代”下的“微传播”需求。

  叙事视角:从“独奏曲”到“交响乐”

  近年来,“一带一路”纪录片在全知视角、“自我”视角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他者叙事”,通过邀请国际友人进节目,以其体验观察式的视角代入和国际化身份标签,缩短他国观众对异域文化的适应过程。《“一带一路”上的智者》通过采访丝路沿途各国的学者,从他们的观察视角讲述“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对各地产生的多维影响。《一个美国制片人眼中的海上丝绸之路》以美国人杰弗里·莱曼全程出镜的方式,亲身体验、走访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港口、历史遗迹等重要场景,寻古问今,串联起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与当下。《海丝寻梦录》沿着21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奔赴28个国家,采访当地的企业管理者和学者,解码丝绸、陶瓷等流行于海外的中国制造与中国品牌,见证中国贸易的历史演进。《对望·丝路新旅程》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各个国家的开拓者和探索者为拍摄对象,采用一种介入式的观察视角,生动还原了“一带一路”工程建设的扎实推进。可以说,相比于单一的自我陈述,借助他者视角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既可以推动纪录片的生产模式从“独白”向“对白”、从“独奏”到“合奏”转型,形成内外兼修的多元视角,进而更为全面真实地反映“一带一路”的丰富内涵;也可以助推不同文化立场与价值观念的耦合,以凸显“一带一路”所提倡的“共商、共建、共享”理念。

  制作手法:从“单一再现”到“多元表现”

  在“一带一路”纪录片的创作中,将抽象的政治话语和庞杂的现实探索转码为兼具艺术性与观赏性、历史性与时代性的视听内容,成为讲好“一带一路”故事,推动其国际传播的重要前提。这需要创作者深挖“一带一路”发展过程中蕴含的共同关切、共同价值的表意内容,锤炼与时俱进、多元创新的表现手法,实现“硬性”内容的“软性”传播,促进影像化、视听化的“一带一路”叙事和话语体系建设,提高各国人民对共建“一带一路”的共识和认可度。

  在文本内容和叙事视角发生变化的同时,“一带一路”纪录片在制播方式上也产生诸多变化,在纪实拍摄、阐释说明的范式基础上,发展出剧情化表达、特效赋能等多元表现技巧,赋予作品更为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文化价值。首先,借用故事片的创作模式,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通过搬演、真实再现等手段对历史往事进行现场复原,将久远的、陌生的历史故事实体化、形象化,赋予其鲜活的生命力。其次,运用CG特效、数据可视化等技术呈现不易现场抓取的画面、场景和信息,立体直观解读“一带一路”的建设发展与影响。《共筑未来》《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等纪录片均采用地图动画的方式,使得“一带一路”的数据与路线可视化,拓展了影像表现力,带来更为新奇的观看体验。最后,促进了叙事结构的创新,灵活采用复调叙事、板块叙事、平行叙事、多线叙事等多种叙事手法,生动讲述了“一带一路”建设成果的来之不易,增强了文本戏剧性和艺术性,将中西文明比较和对话的视野转化为一种叙事结构,顺应了跨文化语境下观众的审美趣味。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当下,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推动形成了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立足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纪录片应守正创新,发挥“功能驱动”效能,利用纪实视听的话语魅力,形象化展示“一带一路”的历史积淀、当下实践与未来前景,借助视听表达推动“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建设,并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融入其中,以“修辞立其诚”的态度展现中国共建“一带一路”背后的文明观、发展观、全球观。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辐射范围和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应继续在广覆盖基础上探索传播效能提升之道。主体协同、聚焦共有、尊重差异,坚持以人为本,见人、见事、见真情,在温暖现实的影像图景中引发人类共情,推动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纪录片的历史、理论与创新实践研究”(22ZD09)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视听传播系副主任、副教授;“一带一路”纪录片学术共同体秘书长)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