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视角的乡村振兴”调研随感
2023年08月29日 09: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8月29日第2723期 作者:

  在问及乡村振兴中乡镇应当如何做的问题时,一位乡镇人大主席将乡村振兴比喻为工程建设,“乡村振兴,在省一级就是要做好规划,调配资金;在县一级主要是考核和督查;而到了乡镇,则主要是实施,我们就是施工队长,带着村里人去干”。可见,基层干部更多将自己定位为乡村振兴诸多事务和工作的执行者,“施工队长”们照图作业,难以自主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系统性的工作习惯也就此形成。

  ——调研团队成员李理想

  陈大哥是我们在调研途中偶遇的一位访谈对象。他早年外出下矿,不幸在2017年确诊为尘肺病二期,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成为了一名留守丈夫。我们的到来让大哥既疑惑又高兴。他认为未来农业的发展还是要依靠企业。改善医疗服务,增加文化设施和活动是其期盼。再次电话回访时,大哥十分激动地述说着当天的相遇并关心我们的现状,让我们甚为感动,他期望我们能够传递农民的心声。调研的另一种意义或许是,我们也为访谈对象留下了一份专属记忆。

  ——调研团队成员唐成玲

  穿过村庄的大街小巷,走进寻常百姓家,一幅幅乡村图景印于脑海——老人是其中的主角,或忙于田间地头,或聚于房前屋后。一位52岁的农民,夫妻二人照顾着4位老人,年龄最大的90多岁,他谈道,“独生子女家庭赡养老人的压力很大,乡村振兴要重视养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每个人、每个家庭”。一位68岁的大爷,家中有5口人,自己和老伴常年在村务农,主要种植苹果,大爷表示,只要自己一天能挣出钱来,就一天不需要儿子给自己养老,更何况自己现在还在用种苹果的收入补贴儿子一家在城镇的生活开支。尽管如此,大爷一点也不希望儿子回家种地。

  ——调研团队成员董怡琳、孔铭

  远处在机械刚刚收割完的早稻稻田旁边,赫然有一丘还未抽穗的一季稻稻田,一位老伯正一起一伏地拔掉田里的杂草。待到老伯上田埂我才知道,已经83岁的他今年种了亲戚、邻居的10亩田,正赶上村里双季稻早稻收割的时节,为了不让自己单独的一季稻被虫吃掉,每天都要出门做田间管理。老伯的老伴五年前已经去世,大儿子做生意亏损,小儿子刚刚做了心脏搭桥手术,每个月需数百上千元的医药费,短短几句话,一个家庭的艰难清晰可见。并不是每一个农村老人都能依靠儿女外出打工赚到的钱来安享晚年,不由得心觉沉重,有的家庭、有的农村人就像那连片稻田中“突兀”的一丘田一样,正垂下头踽踽独行。

  ——调研团队成员张皓迪

  经验层面的现实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不可观测性,一旦被观测到,就可能呈现出与自己真实形态不同的另外一种形态。对田野中的人们来说,我们的到来到底意味着什么?一方面,他们视我们为外人,无法在短期内相信我们的所学所言,因而并不愿意将真实的自己呈现在我们面前;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我们讲述他们的故事,见证他们的难处,诉出他们的不易,获得来自我们的认同。由此,一种矛盾的状态出现:他们希望给我们呈现抽象的“基层”群体,又惧怕展现作为具象的自我。如何获得他们的信任?如何让他们接纳我们?如何看见他们、走进他们、讲述他们?我们需要做的、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调研团队成员赵云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