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社科界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
2023年07月28日 08: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7月28日第2701期 作者:本报记者 明海英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的出版发行,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7月20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研讨会暨湖北省社科联第九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武汉举行。与会学者一致表示,认真学习研读原著,关键在于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提出的原创性问题及其作出的对原创性问题的探索。

  坚持不懈做好深化内化转化工作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教材。

  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琚朝晖提出,《习近平著作选读》是党在新时代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总纲要、总集成,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教材。全省社科理论界要把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结合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不懈做好深化、内化、转化工作,为推动科学理论入脑入心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琚朝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六个必须坚持”,在服务群众创新宣讲、构筑新时代湖北精神高地、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回应时代关切解决现实问题、推动社科强省建设、传播中国理论和中国话语上展现新作为。全省各级社科联组织要立足自身定位,下大力气做好“联心”“联系”“联合”文章,加强政治引领,把好学术导向,加强学风建设,拓宽联系服务渠道,努力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团队,推出更多立得住、叫得响、有分量的研究成果。

  湖北省社科联主席赵凌云表示,全省各级社科联的首要任务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一体化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各环节工作;引导社科界深入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抓好“深度学习”专项,组织开展系列课题研究、基层调研、宣讲报告等活动;支持社科界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研讨会,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系列研讨会等。

  深悟其哲学思维哲学意蕴哲学智慧

  如何更好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表示,《习近平著作选读》的篇目是按照时间演进的线索来安排的,各篇的具体内容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研读中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主要工作和针对的问题,从中仔细体会新时代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总方略的发展脉络和新思想的演进逻辑。在欧阳康看来,还可以和以专题布局方式编排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四卷进行对照研读,通过特定专题及其发展演进来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各方面的丰富内涵及其发展进程。他强调,应当高度重视并努力提升方法论自觉。自觉地将这一思想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更好地把握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形成“一览众山小”的特殊视域和思想境界。

  “要完整准确地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科学体系和理论贡献,增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强化理论自信与历史担当,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项久雨分享了他研读《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的体会。项久雨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指导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与中国特色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精华与活的灵魂,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要牢牢把握《习近平著作选读》中蕴含的道理哲理学理,深刻领悟其中的哲学思维、哲学意蕴与哲学智慧。

  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湖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刘爱国感触最深的是“创新”。创新是当代中国人的神圣使命,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以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推动当代中国的创新发展。他表示,推动当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守正创新的根本原则;必须聚焦当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和伟大实践,建构自主知识体系;必须充分吸收中华五千多年文明智慧,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湖北省社科联将以创新全面提升政治引导力、学术原创力、决策服务力、社会服务力、组织凝聚力,推动社科研究高质量发展,助推社科强省建设。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