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动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发展
2023年06月21日 09:3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6月21日第2676期  作者:本报记者 明海英

  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一部不断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宏伟历史。研究好、书写好这部历史,是党史党建学科的神圣使命和光荣职责。

  学科设置意义重大

  “在全世界的执政党中,中国共产党的民意满意度是最高的。”今年已92岁高龄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毛磊告诉记者,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创建之初到今天,100多年来这一初心使命始终没变。这是拥有70多年党龄的毛磊研究党史并向社会各界宣讲党史数十年的切身感悟。毛磊经历过旧社会,在新旧社会对比中,他亲眼见证了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到了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走向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他说,自己今天能有一点微薄的贡献,要归功于真心实意爱党,归功于感情上、行动上真正爱党。

  要正确认识党如何成为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就要认真回顾与总结党的发展历史,从党的建设历程中寻找答案。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中共党史党建学”被列为一级学科。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成立大会暨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研讨会上,华中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赵凌云表示,设立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对于从党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探寻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推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提升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尤为必要。

  “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不仅需要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和实践上予以回答,也需要中共党史党建学从学理和学术方面予以正确回答。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李忠杰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面向长期执政的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是对党的建设理论的新发展。设置中共党史党建学科是深刻总结百年大党历史经验的必然要求,亦是坚定历史自信的内在要求。

  增强学科理论支撑

  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研究领域宽广,这给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然而,建设好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就必须抓好“主要矛盾”,防止学科研究对象泛化,影响学科的严肃性、专业性。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丁俊萍认为,新时代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要服务于全党汲取历史智慧、增强历史自信、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时代需求;服务于回答好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回答好“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的根本问题;服务于为党和人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从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角度来说,还要服务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这些都是新时代党史党建学科的历史使命,也是新时代党史党建学人的责任。

  完成好新时代党史党建学科的历史使命,就是当前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的“主要矛盾”。尤其是,要面向党长期执政的党建问题与理论,从党史中汲取智慧,为提升党长期执政的能力作出贡献。赵凌云着重强调了学科的研究方法问题,他表示,要坚持人民中心立场、坚持大历史观和整体党史观、坚持整合中创新的方法。立足新时代党的历史方位,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对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与历史经验进行整体性、全方位研究。李忠杰表示,开展多角度、跨学科研究是加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基本理论研究的重要学术增长点。要从整体性角度考察分析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基本理论的发展历程、鲜明特点、发展逻辑及核心要义,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研究框架为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话语体系框架结构的“四梁八柱”。

  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话语体系任务艰巨,需要借助新概念、新理论、新范畴、新话语,把中国制度优势、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钱容德认为,增强学科的理论支撑是先导。首先,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学说作为重要理论支撑,加强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研究,紧密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式现代化等重大议题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党建思想理论体系。其次,要重视“四史”中蕴含的丰富理论,正确处理党史与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之间的关系,实现党史与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等学科间的优势互补和协调推进。最后,要科学研判、正确吸收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的有益成果,为构建党史党建学科话语体系不断增添新的话语形态和内容,持续提升党史党建学科的感召力、说服力和影响力。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