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术研究增强海洋文化软实力
2023年03月20日 09:3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3月20日第2613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清俐 孙美娟

  增强海洋文化软实力是我国海洋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海洋文化研究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3月11日,由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举办的“中国海洋文化研究与发展研讨会暨成果发布会”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会上发布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中国海洋文化”和《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2016—2020)两项重要成果。与会学者表示,新时代的中国海洋文化研究面临新形势、新课题、新任务,需要学界努力推进海洋学术共同体建设,加快打造新时代海洋文化高地,推动海洋强国建设取得新进展。

  擦亮中华海洋文化名片

  站在中华文明史的高度,展望21世纪人类文明的前景,中华海洋文化连接着历史与未来。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张静表示,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和国家安全的屏障,更是国与国交流互鉴的纽带。继承和弘扬中国海洋文化对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在当今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及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海洋强国建设论述的重要精神,积极与世界各国携手促进海洋文化的交融互鉴,为全球海洋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从党的十八大作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部署,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为中国海洋发展、中外海洋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描绘了宏伟蓝图。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修斌表示,这些重大倡议、重要论述,包括“海洋生态文明”“蓝色伙伴关系”等,共同构成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中国海洋事业、完善全球海洋治理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仅鼓舞着我国新时代海洋文化工作者踔厉奋发,也是做好海洋文化研究、教育、传播、普及等工作的根本遵循。

  近年来,我国海洋文化工作进入快车道。此次发布的《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集中反映了“十三五”期间中国海洋文化的蓬勃发展成就。报告显示,五年来我国海洋文化在海洋文化理论、海洋史、海洋文化遗产、海洋考古等方面亮点纷呈。如在海洋文化遗产领域,遗产保护机制实现新探索,规划立法、联合行动增多,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文旅融合背景下被注入活态传承新动力,“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更是在世界上擦亮了中国海洋文化的名片。中国考古事业在海洋领域的拓展成为近五年来海洋文化的一大亮点,水下考古取得跨越式发展,北起庙岛群岛,南到西沙群岛,一批令世人瞩目的成果接连问世。

  海洋人文社会科学呈繁荣态势

  进入被称为“海洋世纪”的21世纪,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日新月异,海洋历史文化研究也进入一个新时期。近年来,中国海洋文化研究队伍日益壮大,研究机构日渐增多,学术成果大量涌现,促进了海洋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和进步。

  多学科交叉成为新时代海洋人文社会科学的耀眼亮点。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海洋史研究中心主任李庆新认为,海洋的研究也需要将传统海洋政治、经济、文化转向更广阔的领域,从中寻找新的学术增长点。在全球视野和区域视野下,海洋文化研究的前景会更加广阔,要在面向全球的海洋文化建设中,增强中国海洋人文社会科学的话语权。

  中国海洋文化理论发挥着引领性和奠基性的作用。学界关于海洋文化基本理论及相关概念、内涵等重要问题的思考更加丰富和多元,学术讨论更加活跃,宏观理论体系建构、区域建设实践研究、海洋生态文明研究、海洋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关系等问题受到更多关注。

  今天的中国与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重新认识海洋文化和海洋历史的现实维度。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马树华认为,要将海洋放在整体的社会语境下用空间思维、空间理论进行审视;要有批判性思维,在看到海洋发展成就或海洋文化研究成就的同时,思考是谁在“操控”或在“取用”我们的海洋,警惕某些权力、资本、话语给海洋带来的“威胁”。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方堃认为,海洋文化如何在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发挥作用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命题。此外,加强乡村振兴战略与海洋文化研究相结合,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中国海洋文化的学术研究,还可以为全社会普及海洋文化知识、进行海洋文化宣传教育、弘扬海洋文化精神方面注入新活力。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原常务副主任卜键认为,未来,我们可以将海洋文化研究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对我国沿海地区乡村、岛屿的海洋历史文化等进行调查、挖掘,增强沿海民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2022年10月,在南海深海海域发现的两处古代沉船遗址,标志着我国海洋文物工作走进深海时代。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朱建君呼吁,对黄渤海地区的海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投入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