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2022年12月16日 08: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2月16日第2553期 作者:本报记者 李永杰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2月8日,在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高校智库联盟和暨南大学共同主办的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高校智库联盟第二届年会暨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端论坛上,与会专家表示,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国家经济地理核心—边缘结构向三元化结构转变是市场和非市场影响的必然结果,应因势利导,促进形成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书记杨开忠表示,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首先是推动人口经济向东南突破“胡焕庸线”,重点在次核心带内陆地区,要让中西部地区百姓在家门口更多地分享现代化成果;其次是应当适应国民经济区域结构多元化的趋势,优化国家经济区划,按照匀质性原则,以三元“核心—边缘”结构为基础修正四大板块划分,以城市群为核心,建设产业体系和经济体系相对完整的自立型经济大区;再次是发挥核心区稳增长作用,特别是要发挥核心带城市群动力源增长极作用。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肖金成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需要区域重大战略作为支撑,主体功能区战略有助于优化空间布局,新型城镇化战略则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未来,一方面要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稳边固边富边;另一方面要统筹中东西、协调南北方,解决上述问题都需要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的支撑。因此,区域重大战略不是固化不变的,这就要求学者要具有前瞻性,着眼未来,提出前沿观点,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
 
  高校智库担负着理论创新、咨政建言、社会服务等重要功能。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二级巡视员、科研处处长梅红表示,希望高校智库联盟以高质量的咨政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以高水平的研究建构区域发展的自主知识体系。此外,还要以高层次的联合建设高校智库联盟,以开放的思维、宽广的视野开展国内外智库交流合作,建立务实高效的工作机制,真正探索有实质性协同的组织网络体系与运行模式,真正做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打造一体化的新型学术共同体。
 
  高质量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相继实施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新的区域发展战略,全方位、多层次、与时俱进的高质量区域发展格局正加快形成。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表示,雄安新区的未来发展有以下重点任务:一是要成为京津冀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中的枢纽城市;二是要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即不仅要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典范城市,还要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三是要加快集聚科教资源,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教创新城;四是要不断深化全面改革创新,增强新区发展内生动力与活力。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面临新挑战、新机遇。”暨南大学经纬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覃成林表示,大湾区建设须实现“1+3+1”重大转型,即近期的发展动力转型,近中期的智慧转型、绿色转型、能源转型,以及远期的共同富裕转型。通过重大转型,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新动力、新结构,从而实现新发展。他建议,要着力发挥核心引擎的引领作用,重点支持广州、深圳加快现代化步伐,携手推动“双城联动”,推动广佛一体化、深莞一体化、深惠一体化发展;香港要大力推进北部都市区建设,打造新增长极;澳门要用好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新机遇,争取经济适度多元化取得明显成效。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