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叙事重构国际传播范式
2022年05月20日 07: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5月20日第2410期 作者:本报记者 明海英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呈现的文化形象,惊艳了世界。在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胡智锋看来,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将博大精深的文化提炼成简洁的视听符号,以最直观、最能够让世界接受的方式讲述中国文化,对讲好中国故事具有实质性作用。

  充分利用技术优势

  随着数字化发展以及受众接收方式的移动终端化,诸多优质内容通过网络文学、视频、音频、游戏、虚拟现实体验等方式呈现,让文化“活”了起来。近年来,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实践中,数字叙事的成功案例不断涌现。例如,网剧《庆余年》国内热播后,陆续上线海外视频分享网站,韩国、日本等国也购买了播放版权,取得了优异的收视成绩。

  结合《庆余年》的成功经验,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恒军认为,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在叙事文本上,挖掘与创造主流化、精品化的中国故事。既要讲好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符合中国主流价值观且兼具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主流化故事,又要讲好中国寻常百姓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精品化故事。其次,在叙事模式上,要善用与妙用多媒体、跨媒体表现形式。着力运用多样化数字技术优势,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故事表现形式,提升叙事效果。再次,在叙事策略上,要构建与运用全方位、多样式的传播矩阵,需要政府、产业与个人组成全方位传播矩阵,整合各方资源共同发力。最后,在叙事视角上,要运用和完善当代性、世界性的讲述角度,理解各国各地区因文化差异形成的不同的“当代性”,在比较的基础上求同存异、互相激发。

  人机交互革命、虚拟现实技术的兴起,帮助人们突破媒介边界,以沉浸式体验方式进行跨时空模拟在场交流。这种传播方式,在浸入式体验中打通传受双方的认知域、构建共享意义空间,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新思路。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华君表示,在听觉、视觉、触觉等认知来源上,虚拟现实技术具有强大的信息搭载能力,能提供更具情境化的细节。在他看来,基于媒介技术发展产生的沉浸式、多元化传播效果,以媒介叙事构建虚拟故事空间,能够最大限度地还原中国模样,让受众通过“技术具身”进入其中,在感官共振和在场交互中获得情感共鸣与主体意识的回归。

  数字叙事兼具多媒体叙事、跨媒体叙事、交叉媒体叙事等特点,是故事传播在数字时代的新实践。深圳大学媒体融合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常江认为,应在数字叙事理论范式下,重构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观念和实践体系。一方面,摆脱过去以文本为中心的思路,将“叙事”作为包含生态、意义和行为的总体加以考察。另一方面,重视新兴数字技术给叙事带来的互动性、参与性、沉浸性特征,探索设计不同媒介要素有机联动的叙事项目。

  植根于社会实践

  做好国际传播,需要面向国际受众,以合适的话题和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因此,必须重视“第三文化人”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第三文化人”由美国社会学家鲁斯·尤西姆提出,是指那些成长时期被父母送至另一个文化环境,或是双亲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第三文化人”通常拥有强大的跨文化技能,包括多语言能力、文化适应性和社交韧性,在跨文化传播中可以胜任多种角色。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认为,社交媒体正在成为当今国际传播的重要舞台,我们应关注“第三文化人”群体在国际传播中的影响,重视“自品牌”在国际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尤其重视“Z世代”在社交媒体中的巨大影响力,打造“全球中国”的形象。

  以此角度观察,我们拥有丰富的“第三文化人”群体资源。遍布世界各地的6000多万华侨华人,兼通中外文化,具有融通中外、讲好中国故事的天然优势。遍布全球的2万多所华文学校、2万多个华侨华人社团、1000多家华文媒体以及独具特色的唐人街、中国城、中餐馆、中医诊所等,都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发出中国声音的重要平台。

  作为“双文化人”,华侨华人行走在中国与所在国文化互鉴、民心相通的道路上。他们善于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选取易于被居住国民众所接受的内容,以当事人的角度来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这使得他们所传播的信息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表示,华侨华人参与传播的方式主要有:直接向华侨华人社会传播中国声音;作为传播中介向当地主流社会传播中国声音;对中国话语进行二度编码并在当地媒体进行传播;创办当地语言媒体直接传播中国声音。血浓于水的中华情结让海外华人具有展示祖国和乡土正面形象的情结,而祖国的发展壮大又为华侨华人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

  来源于实践的故事更有生命力。中国在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源头活水。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表示,新时代中国故事的生命力根植于共通的社会实践,说服力依托于共享的知识体系,感召力来源于共同的人类价值。他认为,应当立足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的社会变革和创新实践,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在“一国一策”的国际传播实践中,围绕人类共同价值观展现中国人民昂扬鲜活的姿态与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责任担当,用外国民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方式对传播内容进行“编码”。

  必须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宏观话语框架下,建立中国文化话语体系、中国发展话语体系、中国开放话语体系。5月14—15日,在武汉举行的“2022中国故事国际传播高峰论坛”上,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院长陈先红发布了《2021—2022中国故事国际传播指数报告》。就如何提升中国故事的传播成效问题,陈先红建议,首先,应洞察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时与势”,聚焦人类文明“元叙事的终结与重生”,不断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人类、地球、太空、宇宙之中实施更高维度的元叙事战略,讲好人类家园守护者的中国故事。其次,应抓住新时代中国自带流量的“人、事、物、场、境”故事,识别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根”与“魂”。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