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亚洲文明研究
2022年05月20日 07: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5月20日第2410期 作者:本报记者 吴楠 陈炼

  亚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从公元前数千年起,一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悠久历史、积淀成深厚文明。5月14日,“亚洲文明研究高端学术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杭州举行。与会学者围绕主题“亚洲文明特质以及人类文明多样性研究”展开深入探讨。

  开创文明研究新局面

  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各种文明在亚洲这片土地上孕育生长、交相辉映,既是人类文明多样性交流互鉴的生动写照,也是构建亚洲文明、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力量源泉。浙江大学副校长何莲珍表示,在百年变局和疫情相互交织的背景下,世界各国更需要通过文明交流互鉴增进人类互信、共同迈向未来。她期待通过搭建、扩大学术平台,推动基于不同学科领域、不同历史地域研究的理论性阐述与现实性思考,为构建“新亚洲文明观”作出一些新探索。

  亚洲地域文明丰富多样,同时有着共同的文明基因,体现了文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浙江大学中西学院教授刘迎胜表示,亚洲各国文化中均含有文明交融的成果,因此,亚洲国家的学者谈论亚洲文明的历史基础,与欧洲“东方学”的“他者视角”有着本质的差别。亚洲文明的中国视角,提倡从历史上中原与周边地区的交往、多民族中国的形成过程、中国与其他文明的跨文化交流入手,开展立足“本土视角”的亚洲研究,以此作为与欧美及日本学界对话的重要基础。

  “从亚洲看亚洲”的根本任务是探寻有别于“西方看东方”的方法论。“从亚里士多德开始,西方主流论述习惯于以自身价值标准批评不同文明价值。当代西方社会科学‘转型研究’等概念也难以理解中国。例如,我们尝试用各种美国经济学派解决中国问题,却忽略了中国历史上有《盐铁论》这样的思想遗产。”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提出,中国不仅要在物质和制度方面进步,更要在原创思想上有所作为。思想界不应继续在“国学”和“西学”之间徘徊,而是要努力开创文明研究的新局面。对此,他建议,要在依法明确政治导向的基础上,鼓励学术研究的开放;系统梳理西方化的概念和理论,重新审视亚洲;学术资源要向中青年学者倾斜;提升知识分子的共识,认同职业知识创造者的身份。

  认识文明发展多样性

  “西方学界判断文明形成的三要素是冶金术、文字、城市,是基于对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的概括总结,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如玛雅文明没有冶金术、印加文明没有文字。所以,国家的产生是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但各地文明都有自己文明的表现形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通过探究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进程对中原地区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作出的贡献,揭示符合中华文明特质的文明形成规律。

  王巍介绍,从全国范围来看,长江下游地区的文明化进程具有起源早、进展快的特点。从长时段观察,长江下游地区的文明化进程可以概括为:奠基于约1万年前,起步于约8000年前,加速于约6000年前,约5000年前进入邦国文明阶段。约4000年前,由于环境变化等原因,以广富林遗址为代表的长江下游地区文明转向衰落,进入以中原地区王朝为中心的文明一体化进程。

  亚洲文明的叙事范式本质上是去西方和去霸权的。谈及亚洲文明的现代性意义,华侨大学华侨华人与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吴小安提出,如今,亚洲的现代性与全球南方的发展相互呼应,构成亚洲的复兴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正是这种多样性,与西方文明一道,交融互鉴、共生共存,才是人类文明应有的生态秩序。

  基于中国立场展开研究

  亚洲文明多样,语种繁多,发展各异。浙江大学中西书院院长刘东提出,要基于中国立场推进亚洲文明研究,批判性地学习西方的地区研究成果,在总结和提升经验的过程中,构建具备“本土意识、全球眼界、发达学术”三根主轴且“既有中国特色,又有全球关怀”的亚洲研究。

  中亚地处欧亚大陆核心地带,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重要地理走廊。谈及中亚部落文明,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吴大辉表示,中亚的部落政治始终存在,是统治者隐蔽的、借助性的治理手段。在东亚研究方面,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所长陈秀武发现,在欧洲殖民势力入侵前,东亚历史海域相关国家一直在以朝贡体系为主的东亚国际秩序下,展开带有同质性的互动与交流。在朝贡贸易衰落、海商贸易成为主宰后,东亚历史海域的互动机制由同质性互动占主体转变为异质性互动后来居上。

  “人类文明是走向冲突还是共生互融,取决于文明的载体即人类不同行为体在交往交流中的认同建构。”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教授谢贵平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华文明中“天下主义”“四海一家”“世界大同”“美美与共”等思想的当代价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凝聚新合力。

  跨学科对话是打破固有思维模式的重要契机,也是开辟亚洲文明研究的有效途径。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表示,任何文明都有一整套从物质到精神的全面理解方式。因此,当代中国社会学在探索中国现代化问题上,应超越简单的方法移植,立足中国自身的文明格局,回应人类根本的处境。亚洲文明遗产是人类生存、发展、反思的经验源泉。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