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农业文明发展路径
2022年05月06日 06:5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5月6日第2400期 作者:记者班晓悦

  本报讯 (记者班晓悦)4月30日,“农为邦本:中国农业一万年”主题论坛在京举行。与会学者从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等不同领域探讨了中国农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人类进化史上有很多重要节点,农业文明的诞生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陈胜前提出,以文化适应区分,人类历史可分为狩猎采集、农业生产、工商业生产三个阶段。狩猎采集者的文化适应分为长期与短期两个方面:长期机制包括技术不断进步、人口持续增长以及社会复杂性增加等;短期策略包括提高流动性、扩大食谱等。长期机制与短期策略结合形成了不同的文化适应模式,其中最显著的就是由狩猎采集走向农业生产。

  大量考古证据表明,中国农业文明起源于一万年前。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韩茂莉介绍,一万年前,粟、黍在北方被驯化,逐渐传向各地。几乎在同一时间,水稻在南方被驯化,以长江流域为中心广泛传播。

  中原农业区、晋陕北部戎狄活跃区、草原游牧区是我国先秦时期北方的三大人文地理地带。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唐晓峰看来,三大地带的形成是自然环境与人类历史发展相互作用的结果。距今约5000年前,全球气候由湿热转向干冷,生活在生态敏感地带的戎狄群体为适应气候变化,其生产方式逐步由农业为主转向畜牧业为主,晋陕北部地区随之成为半农半畜混合经济地带。

  随着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国际粮食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直接和大自然打交道,但粮食安全仍然是国家的命脉根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飞舟表示,传统的耕作方式不仅支撑着农业文明,还让人们反思现代的人与自然关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曾雄生认为,农业的发展目标是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品质,因此要基于科学的精耕细作来解决吃饭问题,既要采用分子育种等先进技术,也要吸纳稻田养鱼等传统经验。

  论坛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主办。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