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知识产权竞争力
2022年04月15日 09: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4月15日第2388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译心

  创新为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提供原动力,知识产权既是创新成果的可靠“守护者”,也是引领创新的“领航员”。可以说,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在保护创新。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有助于激发创新活力,高效构建新发展格局。

  知识产权学科建设成果斐然

  当前我国知识产权人才规模达69万人,全国多所高校建立了知识产权学院。源源不断的知识产权研究生力军向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输送着不竭能量。

  我国1978年恢复法学高等教育后,知识产权研究被纳入民法学,与物权法学、债权法学并列,是财产法学的组成部分。据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春田介绍,1986年,我国决定在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目录中正式设立本科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方向,作为第二学位教育,招收理工农医专业毕业生,毕业后授予法学学士学位。1987年,在二级学科民法学专业中招收知识产权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以此为标志,我国开始建立完整的,包括博士、硕士、本科(第二学士)在内的知识产权高等教育体系。近年来,约有上百所高校招收“知识产权专业”本科生,而按照教育部为该专业规划的课程体系,实质上属于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方向。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事业逐渐步入正轨,知识产权法学应运而生。时至今日,中国知识产权界的学术成就可谓硕果累累。清华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主任崔国斌介绍,在教科书方面,我们编写了大批优质教科书,影响了一代代知识产权学子。在专著方面,《中国专利法详解》《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欧盟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法哲学》等都属于知识产权领域具有启发性的代表性著作。

  围绕知识产权学科建设定位展开的讨论,是当前知识产权学科建设方面的热点问题。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平表示,由于近年来我国在国际贸易中遇到的知识产权纠纷较为突出,保护国内产业知识产权的呼声较高,从政府到企业,从学界到媒体,各方面急需知识产权人才。但从学科建设的科学性和人才培养的实践需求考虑,希望对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广泛而审慎的讨论,探讨形成科学的、符合实践需求的知识产权学科建设方案。

  以更高站位开展研究

  财富依靠法律保障。刘春田认为,知识产权既是财产,又是财产关系的法律保障,在财富生产和财产秩序中居于核心地位。把知识产权作为法学问题研究,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知识产权战略是以知识产权为杠杆,整合其他人力、物力、信息、能量、知识资源,推进技术创新、经济发展的战略,知识产权是其中的核心要素,但不是战略的全部内容。知识产权战略研究要有眼界,有大局观,把知识产权问题置于国家、社会法治的大系统中综合研究。

  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对于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发挥重要作用。我国政府很早就将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崔国斌表示,在2007年前后,我国制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过程中,多位学者参加了政府组织的不同主题的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为政府制定战略计划建言献策。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正式通过,深刻影响了接下来十多年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可以说,知识产权学术界为这一战略文件的出台作出了巨大贡献。

  知识产权战略应用进入新阶段

  “十三五”时期,我国持续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稳步提高。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商标申请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国内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十二五”末的6.3件增加到如今的15.8件。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持续提高,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1.6%。

  刘春田认为,保护知识产权,推进知识产权研究,最深层次的目的在于唤起人们的创新热情,让全体国民转变财产观念,这既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当务之急,也是长远战略。人的能力是通过其创造成果——技术来实现的,技术的发展带来更美好的生活方式,为可交易的技术利益赋予财产权并规范为法律,是人类进入近代社会的重要标志。

  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促进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而且是我国与西方世界相互合作、维持良性竞争的前提条件。崔国斌认为,从长远来看,知识产权保护能激发中国本土企业的创新动力,缩小与西方企业间的差距。过去数十年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实践已充分证明这一点。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具备全球竞争力,必然也会对外部世界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提出更多要求。同时,西方跨国企业也会日益感受到来自中国企业的竞争压力,其中包括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全球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协调必然将成为核心议题。

  我国要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立自强,就必须以国家产业发展为前提,以提升知识产权竞争力为保障。张平认为,目前,我国整体上还处于知识产权输入国地位,尽管在知识产权的数量上已经在全球名列前茅,但在知识产权的国际竞争力上还需大幅提升。当前,知识产权战略应用进入新阶段,如果我们不能认清知识产权制度的两面性,未来在基础创新以及国际贸易竞争中可能会缴纳高昂的知识产权“学费”。因此,要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升到国家安全高度,为下一步知识产权制度设计和实施指明方向。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