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有温度”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
2021年08月23日 08:5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8月23日第2235期 作者:记者卫思谕

  本报讯 (记者卫思谕)8月17日,首届中韩人工智能风险与治理学术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京举行。与会学者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对社会治理范式的重构及其风险挑战。

  随着新兴技术全面融入社会生活,与人工智能产生的风险、伦理和社会治理等相关话题日益引发社会关注。清华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张成岗表示,社会治理面临的技术环境正在发生革命性变革。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人工智能发挥了突出作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正在推动社会治理的变革与创新。未来,各国学者需要加强合作、跨越边界、形成共识,提高反思性、参与性,不断探索可信的人工智能发展路径,努力探求底线式、合作式、协商式的人工智能治理新模式。

  数字化是人类文明的里程碑。清华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联席主席顾朝曦表示,信息化管理手段和工具,构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正在从整体上引导全球发展进程。然而,数字化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既代表了文明符号,也象征着科技利剑。因此,发展数字化,应当趋利避害、择善而用,将科技向善的理念贯穿始终。

  与传统技术风险相比,人工智能的风险更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全球性特征。面对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风险与治理挑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段伟文表示,人工智能为经济、社会、企业和个人福祉带来积极影响,但作为一种无处不在的授权技术,也可能导致复杂的道德风险。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蓬勃发展,普通民众和人工智能开发人员开始对缺乏有效法律约束和道德规范的技术问题产生焦虑。因此,开展人工智能治理理论与实践的研讨至关重要。

  韩国国立首尔大学法学院教授高鹤洙表示,如何正确利用人工智能塑造未来,是决策者最关心的问题。围绕人工智能伦理学的方方面面,政府机构、公共部门和其他私营公司应当积极参与人工智能治理,依托国际组织,广泛开展人工智能合作。

  会议由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清华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韩国延世大学商学院联合主办。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