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时代军事政治学研究
2021年08月09日 07:4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8月9日第2225期 作者:本报记者 查建国 陈炼

  作为一个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军事政治学还有许多亟待拓展的研究课题。逐梦新时代,启航新征程,我们要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下,进一步研究如何打赢军事政治仗等问题,不断提升军事政治学服务部队、服务战场的能力以及决策咨询的影响力。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理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特别是法国巴黎公社和俄国十月革命后苏联军队建设的实践经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军事文化传统为基础,结合时代特点和历史使命,创立了人民军队这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

  人民军队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勋,是保卫红色江山、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柱石,也是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的强大力量。国防大学政治学院院长陶传铭在7月23日“武装力量与百年大党”军事政治学专家论坛上总结了人民军队四个鲜明属性。第一是人民属性,这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完全一致;第二是政治属性,中国共产党从政治上建设军队,把党的意志主张贯穿到军队当中去,赋予了军队与无产阶级政党相同的政治属性;第三是革命属性,人民军队是“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第四是政权属性,无论在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军队都是巩固支撑国家政权体系的保证力量。

  实现人民性与党的领导相统一,是建设现代化军队和世界一流军队的一个核心问题。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航空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文木看来,人民属性是决定人民军队和其他军队根本区别的地方,也是人民军队能够不断取得胜利、成为世界一流军队的基本前提。在党的领导下,军队不仅构成了革命的武装力量,而且成为改造社会的文明力量。党对军队领导权的绝对性与军事力量的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始终是贯穿世界一流军队建设的红线。

  不断提升强军的战略自觉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防和军队改革获得了历史性突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

  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教授孟祥青认为,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科学认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断提高强军的战略自觉,亟须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准确认识战略自觉的深刻内涵,辩证看待我们的优势和劣势;二是世界新知识革命迅猛发展,要在主动适应变局中提高强军的战略自觉;三是在新时代国家安全的内涵外延、时空领域、内外因素发生深刻变化背景下,要在积极应对变局中提高强军的战略自觉。

  作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古田会议决议”被载入史册。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宋晓军表示,为了确保古田会议精神能永远渗透到每位军人的血肉里,变为每位军人的自觉习惯和行为,新时代的军队政工干部要加强军事政治学理论学习,提升军事政治思想工作能力,为建设一流军队作出更大贡献。

  人民军队有着悠久的制度传统和优势。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郝宇青介绍,我军的政治委员制度起源于苏俄红军。政治委员制度在苏俄红军中是一种具有改造和监督功能的临时性措施,在我军中则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权的一种永久性制度建构,构成了人民军队“魂”和“气”的制度支撑。新时代,我们要从军事政治高度把握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战略意义,继续发挥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优势,在制度自信中自觉参与到世界一流军队建设的新进程。

  推动中国军事政治学发展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军队与政党关系的制度安排,事关国家政权安危与社会政治发展。

  探讨军队与政党的关系,不仅是政治学和军事学两个学科的问题,也是经济学、文化学、伦理学、艺术学、哲学、法学等多个学科必须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高民政建议,加强军事文明研讨应该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包括军事政治学在内的军事社会学、军事经济学、军事文化学、军事法学以及军事哲学等国防军事学科的共同职责使命。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起点上,只有以史为鉴,才能开创未来。上海市政治学会会长桑玉成表示,我们要寻找百年成功背后的动因和秘密,不断面对新挑战、解决新问题,要深入思考研究如何将不变的初心与当下的使命有机结合、如何传承并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如何深入理解把握“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等重要问题。同时,要思考过去和当前的改革动力差别、前人面临的世界和我们所面临的世界的异同,推动中国军事政治学不断发展。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