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红色经典 凝聚奋斗力量
2021年05月10日 09: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5月10日第2161期 作者:本报记者 陆航

  初夏的延安,万木葱茏,生机勃勃。5月1日早上九点不到,延安凤凰山革命旧址外等候进馆的排队长龙已绵延数百米。在今年的五一假期,全国各地游客朝着红色革命圣地延安汇聚。他们在这里学党史、寻初心,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传承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

  正确路线来自革命实践

  83年前,在陕西省延安市凤凰山脚下一孔普通的窑洞里,一本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小册子”——《论持久战》孕育而生,进而对全国的抗战局面产生了重大影响。《论持久战》以卓越的洞察力,科学地预见和规划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毛泽东同志当年撰写《论持久战》时居住的吴家窑院系前后两院,后院有三孔石窑,一门两窗,中间一孔是会客室,左右有过洞同另外两孔窑洞相连。左边的一孔为毛泽东寝室,右边的一孔为办公室和书房。里面陈设有一张开裂的木方桌,一把掉漆的木靠椅、一只熏黑的木炭火盆、一排简陋的木书架、两只小铁皮文件箱。西室壁上悬挂毛泽东写作《论持久战》时的照片。

  “1937年1月,毛泽东同志随中共中央由保安(后更名为志丹县)进驻延安,第一站落脚在凤凰山麓,直到1938年11月才因日机轰炸迁至杨家岭。从1935年10月长征到达吴起至1948年3月东渡黄河,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是毛泽东思想逐步走向丰富和成熟的关键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收录的159篇重要著作中,成文于延安时期的有112篇。《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4篇均写于他居住在凤凰山时期。”延安革命纪念馆馆长茆梅芳的介绍将时光拉回到80多年前的凤凰山下……

  西北大学教授梁星亮告诉记者,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相比艰苦卓绝的长征时期,毛泽东同志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能够比较集中地对党的历史经验进行深入理论思考和概括总结。回首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历经大风大浪来到延安这段艰辛历程,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当时,中国的政治局势正处在由国内战争向全面抗战转变的历史时刻。1938年5月,全面抗战进行了10个月,伴随着大片国土相继沦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面对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国内外各种矛盾和形势的发展,迫切要求党内统一思想认识,制定出正确路线和策略。

  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

  “进入全面抗战后,毛泽东同志着重研读了克劳塞维茨等人的军事著作和大量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在延安组织了《战争论》研究小组。通过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毛泽东同志将其丰富的革命实践经验升华为高度的理论概括。”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张雪梅说,1938年5月26日到6月3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抗战研究会上作了几次《论持久战》的长篇讲演,深刻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基本规律,指出了运动战和游击战是夺取抗日战争胜利主要的战略战术,从全局上驾驭了抗日战争发展趋势。《论持久战》演讲稿经过毛泽东整理修改后,先在延安油印出来在党内传阅。1938年7月1日,《论持久战》在延安《解放》第43、44期(合刊)正式刊出。当月,延安解放社出版了单行本,封面上有毛泽东亲笔题写的书名和署名;扉页上有毛泽东的题词:“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坚持持久战,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

  “在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关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这篇军事著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分析战争的形势和特点,科学预见了战争前景和进程,明确指出胜利的道路和方法,回答了困扰人们思想的种种问题,对鼓舞全国人民树立必胜的信心产生了重大影响。”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研究员潘宏认为,《论持久战》是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理论自觉的产物。持久战理论是毛泽东关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土地革命战争经验,以及全国抗战前形势矛盾运动规律的总结,充分体现了抗日战争以弱胜强战略思维,着眼全局、着眼长远、着眼根本性问题的理论特点。《论持久战》不仅仅是一部宏伟的军事著作,它还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抗战实际情况相结合,让处在水深火热、迷雾中的人民不再彷徨,有了前进的方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人民群众振奋精神,积极投身于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之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不可抗拒的凝聚力。  

  “《论持久战》既准确把握了中华民族求独立和中国人民求解放的时代精神,又科学分析和解决了抗战的性质、路径、结局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在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袁杰看来,《论持久战》是毛泽东运用矛盾分析法的经典之作,体现了他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娴熟驾驭。毛泽东明确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指出夺取抗战胜利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中国人民。历史充分表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既能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又能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持久战》在国内外一经公开发表,就立即作为战略指导思想运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实践中。《论持久战》不仅是中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伟大胜利的思想武器,也是世界被压迫人民反抗外敌入侵和国内残暴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科学理论指南。

  持久奋斗实现民族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敢于斗争,善于创造,锲而不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任宗哲表示,穿越历史时空,习近平总书记重提持久战,体现了党的创新理论与抗战理论的一脉相承。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是一场持久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直以来的历史使命。重温《论持久战》,既是党史学习教育的自觉,更是新时代面对复杂斗争局面保持清醒的客观需要。在实现伟大梦想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必然会遭遇国内外各种矛盾问题的考验与挑战,因而必须做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我们要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抗日战争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和人类和平事业,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钟瑛表示,以史为鉴,才能开辟未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持久战理论对于今天我们准确把握时代主题,立足现实,科学判断世情、国情,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战略目标,需要我们聚合众力、融合众智,依靠人民,凝聚起维护世界和平的磅礴力量,切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