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现实推动外语学科建设
2021年05月07日 07:5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5月7日第2160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译心 通讯员 卢敏

  北京大学外语学科建设交流会近日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我国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需求和改革进行了深入探讨。

  坚持守正创新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宁琦表示,在当前新形势下,如何继续推动外语学科建设、培育全面发展的外语人才,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发展大局,是外语学界面临的新挑战。

  外国语言文学作为一级学科,涵盖了外国语言学、外国文学、翻译学、国别与区域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五大研究方向。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何宁认为,在现有条件下,高校围绕这五大研究方向开展工作不一定要齐头并进,可以根据自身的学科特色和学术传统进行适度调整,从而推进学科整体发展。

  在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罗良功看来,外语专业教育应有高度和定力,做到超越现实需要,引领现实发展。全国外语学科应整体谋划,加强宣传,提升学科形象,展现外语学科的社会贡献和责任。

  外语学科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重点领域的贡献无可替代。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彭青龙认为,外语学科的内视角是“建设者”,外视角是中外交流“促进者”,全视角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沟通者”。外语学科应有学科自信,做到横向拓展、纵向加深,做到服务需求、促进交流、洋为中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外语学科领域专家组组长钟智翔表示,外语学科本身是综合性学科,与政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差异在于外语的工具性、人文性和现场性。外语发展的前途是守正基础上的跨学科融合。

  针对跨学科研究可能带来的外语学科定位问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院长向明友提出,当前外语学科发展需要区分二级学科和专业设置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学者个人研究兴趣、学科建设和实际问题解决的关系,处理好学科自我认知和社会认同的关系,做好学科交叉,针对不同人才层次和学科定位制定差异化标准。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文旭表示,发展外语学科,一是要在文学、语言学、翻译学等传统方向扎实推进;二是要创新,既要潜心做好学科核心工作,又要考虑国家战略;三是要有特色,根据学科特点选择发展方向,依据学校定位确立培养目标。

  回应社会需求

  高校外语学科建设既要注重顶层设计,也要落实到人才培养,注重与国家发展需求相结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众议建议,外语学科学者需要共同努力,为学科建设凝心聚力,培养既有专业素养,又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高水平外语人才。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常务副院长常辉表示,外语学科发展不仅要依靠规划和顶层设计,学科自身也要发掘发展动力,特别是应当回应社会和国家需求。

  注重学科体系建设和人才基础性培养相结合。华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袁筱一认为,外语学科方向设置既要重视整体布局,也要注重灵活性。不同学校的外语学科在人才培养、服务国家和科学研究中应承担不同角色。

  在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阎国栋看来,高校应鼓励外语学科发展特色方向,立足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使命,不仅要着眼于国内人才培养的需要,还要考虑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要,让外语教育成为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院长陈菁表示,外语人才培养,要注重人文能力和语言能力的融合,做到新的能力和传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平衡。同时,要树立层级观,以提高学科吸引力为目的,分层级培养跨学科人才,适应社会需求。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