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题材电影中领袖人物创作的流变
2021年05月07日 08: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5月7日第2160期 作者:类成云

  【核心提示】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艺术品鉴”栏目将系统梳理相关党史题材电影的创作历史、发展状况以及当下创作状态,分析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历程的影像表达,以期对党史进行全方位的艺术性诠释。

  广义而言,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开放、迈入新时代的影片,均可归入党史题材电影。回顾和梳理党史题材影片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史题材影片表现的多是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如《赵一曼》中的赵一曼,《中华女儿》中的胡秀之、冷云,《党的女儿》中的李玉梅,《烈火中永生》中的许云峰、江竹筠和华子良等,这些人物形象所体现出的坚忍不拔和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优秀品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观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深入人心,党和人民领袖人物的艺术形象开始出现在银幕上,成为这一时期电影创作的重大突破。仅在1979年就有《报童》《曙光》《从奴隶到将军》三部影片中出现了周恩来、贺龙、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形象。周恩来的形象在《报童》和陈毅的形象在《从奴隶到将军》中均是片段式出现,人物形象比较单一。在《曙光》中,贺龙的形象在他与党的错误路线的斗争中塑造得比较丰满和立体,既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分析判断能力,也体现了共产党员在艰难和困苦中的坚守。

  自此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艺术形象不断在银幕上出现,并随着影片创作和当时审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美学提升。不论是《陈毅市长》和《梅岭星火》中的在各种艰难和磨砺中逐渐成熟的陈毅,还是《南昌起义》《西安事变》《风雨下钟山》《开国大典》等影片中出现的多位人物性格特色突出、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领袖形象,都将领袖人物形象作为影片的主要角色,并将他们置于较大的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时刻中,展现领袖人物的运筹帷幄和人格魅力。值得关注和肯定的是,这些影片开始挖掘领袖人物严肃认真背后举重若轻的风趣幽默,以及他们的内心情感,并在人物关系上着力,塑造出了立体、丰满、个性化的领袖人物形象。可以说,这一阶段是党史题材电影创作中领袖人物形象的“初立”时期,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已经逐步建立了一定的模式和风格。

  党史类题材影片隶属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范畴,鉴于这类影片题材特殊、影响力大等各方面的因素,国家一直非常重视此类影片题材的创作,并于1987年成立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1990年又对这一类题材的创作、摄制和审查等问题作出了相关规定,也标志着这一题材影片的创作进入更为有方向和规划的创作阶段。此后,领袖人物形象的创作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毛泽东和他的儿子》《开天辟地》《大决战》系列、《周恩来》《大转折》系列、《大进军》系列等一系列影片相继公映。这些影片比80年代此类题材影片有了较大幅度的突破和提升。比如《开天辟地》将具有争议性的陈独秀作为主角,在展现他作为五四运动领导人和成立共产党的倡议人的早期共产党人和革命者形象的同时,也将他作为父亲对孩子的愧疚和爱表现了出来,用比较客观的立场塑造了他的艺术形象。而在《周恩来》中,导演丁荫楠立足于史实,将周总理为国家、为党的事业、为全中国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人形象塑造得极为光辉感人。《毛泽东和他的儿子》也是为数不多展现毛泽东个人情感的影片。革命与情感代表了这一时期创作的两个特点:一是这类题材影片多为蔚为壮观的史诗巨片,领袖人物多处于宏大的历史背景或历史转折之中,展现他们作为时代的引领者和推动者在处理矛盾、事件的过程中表现出的高瞻远瞩与大气格局。二是开始注意到在细节之处表现领袖人物作为“人”的情感与性格特点,在领袖的“高大全”中融入普通人的情感与个性,在凸显强烈的主流意识形态特征的同时引领了领袖人物作为“人”的创作趋势,不论是对历史人物的探索,还是在创作、审美的提升上,更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意味和深沉的美学风格。

  进入21世纪以后,党史题材电影在中国电影体制、机制、产业改革的大背景下受到市场冲击,进入一个短暂的蛰伏期。CEPA实施以后,香港与内地电影的合拍为内地电影注入了新的创作力量,领袖人物形象的创作也有了更新的发展。《建国大业》《建党伟业》《湘江北去》《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建军大业》《血战湘江》《古田军号》《周恩来回延安》等影片相继问世,这些创作在呈现领袖人物时显现出两个特征和趋势:一是在小战争、小场面和小事件中发力,表现个别领袖人物的人格魅力和个性特色,而非领袖群体。二是深入挖掘领袖人物内心情感、理想等,展现领袖人物形象的普通人情怀。尤其是《周恩来回延安》和《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等影片,着力刻画了周恩来对老区人民、对老朋友、老邻居甚至救命恩人的深情,让我们看到了“总理”之外的另一个“周恩来”。将领袖人物置于普通人中去表现其作为生命个体的内里,不论是从美学上,还是从观众审美心理上,领袖人物形象被赋予了更多的生命力和情感,形成新时期的领袖人物的“革命者+人”的“复合”艺术形象,完成了符号与血肉的融合,构建了全新的历史人物形象。

  半个世纪的国产电影创作中,领袖人物形象的塑造经历了从“骨”化到“血肉”化的成长,在每一个阶段都彰显了主流意识形态,并反映了社会文化和大众审美之间的弥合与协调,激励荡涤着每一位观众的心灵。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编审)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