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研究传统村落
2020年08月10日 07:4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8月10日总第1985期 作者:本报记者 吴楠

  8月3—4日,南京大学建筑人类学跨学科论坛暨项溪程朱理学传统文化研学营主题论坛在线下线上同步举行。与会学者围绕会议主题“跨学科测度——如何图绘一座中国乡村的历史、社会与空间”,从多学科视角对中国乡村的空间、自然、社会、文化等因素进行了全方位研讨。

  建筑体现社会发展文化现象

  在历史上,福建并非文化中心,却是移民迁徙的重要去处。移民在迁徙过程中,带来了民间信仰、宗族观念、建造体系等,对迁徙地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赵辰看来,相对于定居,迁徙应该是文明进程研究中更值得关注的因素。

  建筑物不仅是单一的物体,更是社会发展的文化现象。作为一个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国家,中国各地建筑与文化的地域性源于先民对原生态定居环境的适应,更源于他们对迁徙过程的再适应。原生态定居是人们第一次适应定居环境。例如,适应中原地区自然条件定居而形成的原生态土构行为被称为“掘土为穴”;适应南方自然条件定居而形成的原生态木构行为被称为“构木为巢”。木构框架和土构墙体组合“土木/营造”,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形态。赵辰以闽地的城墙为例,阐述了移民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闽地的城墙是围合性的土楼外墙,虽然在形式上与中国北方的城墙并不相同,但其内部均是木构,两者的营造逻辑并无二致。因此,福建的夯土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先民迁徙过程中对环境再适应的一种遗存。

  历史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也会随着人们迁徙而发生变化。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安介生在谈到闽北区域文化发展时提到,从唐末闽北地区割据立国至宋元,闽北文化有十分显著的变化,这与北方人民南迁有着直接关系。大量文献记载表明,北方移民在唐末及五代进入闽北地区。及至靖康南渡,政治中心迁往杭州,而文化中心也移至南方。

  乡村振兴助推传统文化发展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也处于新的历史起点上。赵辰认为,乡村振兴战略为修复、再建、重塑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机遇,也为年轻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如今,在相当一部分传统村落,村落空间形态与相关口述历史中生动的故事相去甚远。重塑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形式逻辑,或许可以为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提供一些启示。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张蓉表示,传承空间结构中蕴含的空间文化,可以滋养空间结构。这里的空间文化是空间叙事逻辑。故事理念要与村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才能保持鲜活的文化生命力,完成对村落空间形态的供养。

  由于很多村庄聚族而居,研究我国传统村落就绕不开家族组织,而祭祖习俗是研究家族组织的重要窗口。厦门大学民间历史文献研究中心主任郑振满认为,家族的本质特征是祖先崇拜,可以从祭祖习俗了解群体的特征,以及礼仪习俗萌发和形成的时间。东南大学国际化(建筑)示范学院教授夏铸九表示,在研究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时,要关注祭祖习俗、家族组织等社会性因素,不能把建筑只当作石头或木头的堆砌,而看不到其中的灵魂。测绘量不出古建筑背后的内涵,而建筑学要结合历史学、社会学等方法,才可能有新的发现。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朱晓阳从方法论的角度,阐释了基层社会空间的“法”。他提出,家宅的“法”既是亲属制度与法律的规范要求,也是实际居住形成的权利,家宅的形制与栖居者的相互浸入,形成了家宅之“法”本身。在当代社会,如何更好地维持这种社会赖以维系的秩序,是一个重要的实践与理论命题。

  城市与乡村是不可分割的城乡地域系统,乡村振兴要与新型城镇化高度融合。在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税伟看来,发展城乡融合人居模式,一方面要利用农村原始生态环境,来促进农村发展,另一方面要把城镇居民的度假、养生、养老、农村文化体验与农村发展融为一体,以实现城乡复合发展。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生态理念与生态审美同样不可忽视。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园林学院教授董建文提出,食物链关系、互为环境的关系、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稳定性的关系是生态学的三大关系,乡土植物与乡土建筑在生态视觉审美与文化概念上存在内在联系。

  论坛由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人民政府和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主办,松溪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渭田镇人民政府和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乡村振兴工作站承办。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