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中非友好互信 推动国际合作抗疫
—— 中非学者热议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主旨讲话
2020年07月08日 10:3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7月8日第1962期 作者:

  团结合作是抗击疫情最有力的武器

  恩科洛·福埃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国际上某些势力试图削弱全球卫生治理力度,表现在对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的攻击、拖欠联合国会费,某些大国退出或威胁退出世界卫生组织等。令人欣慰的是,中国和非洲作出了相反的选择。中国与非洲一道,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治理体系,支持世界卫生组织为全球抗疫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主席2020年6月17日在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提到,坚定不移地支持多边主义,团结合作是抗击疫情最有力的武器。这就是中国政府不论世界各国意识形态选择如何、现行政治制度性质如何,都为各国抗疫提供医疗物资援助和财政支持的意义所在。

  污名化中国不会得逞

  中国是首个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大国。令人遗憾的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在大国疯狂竞争的氛围中展开的,因为地缘政治考量压倒了一切,不论是医学、社会学、人类学还是经济学等方面的考虑完全被搁置一旁。疫情政治化和地缘战略考虑会影响国际合作努力的效果,将病毒种族化是21世纪初最卑鄙的现象之一。这种现象导致了前所未有的反中国和反亚洲的种族主义浪潮,特别是在美洲和欧洲。对中国的污名化,从《华尔街日报》以“东亚病夫”为标题开始。这样的标题非常可耻,作者非常清楚这种称呼是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人民的侮辱,而他们使用这种称呼就是在伤害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但他们依然保留这个称呼,并宣扬“黄祸论”。这种论调就变成今日的“中国病毒”或“武汉病毒”。

  正因此,新冠肺炎疫情重新进入了西方的混合战争战略,意图遏制中国在全球的工业、商业和外交发展进程。当西方恶炒“广州黑人事件”,用来离间中国和非洲时,混合战争发生了转折。帝国主义阶层及其在非洲和非洲散居区的代理人毫不掩饰,他们迫切希望看到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在非洲失败。但在今天,我们已经知道,这种马基雅维利主义已经破产,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的召开就证明了这一点。

  抗疫斗争彰显中国的制度优势

  这场席卷全球几乎所有国家的大流行病为世界人民评估和比较不同政治体制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我们看到,受许多西方领导人诋毁的中国,却在短短几周之内成功遏制了疫情的蔓延。而那些所谓“民主国家”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他们在国内和国外都违反了最基本的人道和团结准则。

  在西方国家内部,对老年人进行安乐死是一种难以形容的犬儒主义。现在新冠肺炎疫情又推动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回归。部分发达国家通过消灭最不适应生存竞争的人的方式,试图为成千上万人的死亡辩护。这些国家根本无法解释其卫生系统的崩溃,其医疗物资和口罩的缺乏以及对卫生系统人员的忽视的原因。

  各国都在猜测中国成功抗疫的原因。实际上,这是因为中国关注人民健康及福祉,能够及时调动强大国家资源。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下,中国向全世界表明,公共卫生是国家的优先事项,符合强调集体价值观和民族团结的理念。面对病毒,依靠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和对社会力量的理性把控,中国做到了把人道主义置于历史的中心,证明了人可以创造历史。

  非中团结才能战胜疫情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由于缺乏团结和国际合作,各国付出了沉重代价。防治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大流行病需要国际团结与全球合作,我们尤其需要实践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建立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中国在国内快速地抑制了疫情的蔓延之后,开始了全球大规模合作抗疫,目的是根除病毒,让病毒彻底从地球上消失。非洲高度赞赏中国为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治理体系所作的努力,以及对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的坚定支持。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联合声明表示,高度评价和积极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在谭德塞总干事带领下为世界各国应对疫情发挥引领和协调作用,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对世界卫生组织政治支持和资金投入。目前,世界卫生组织面临严重威胁,总干事谭德塞因其非洲裔身份也遭到种族主义歧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这种支持是非常必要的。

  在非中卫生领域战略伙伴关系方面,我很高兴见到一些机构得以建立。例如,在习近平主席的推动下,北京行动计划(2019—2021)明确表示支持非洲疾控中心、中非友好医院等项目建设。6月17日的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习近平主席也表示将会加快非洲疾控中心总部的建设,共同打造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习近平主席还提出打造“健康丝绸之路”。毫无疑问,非洲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延伸目的地之一,将成为“健康丝绸之路”的重要参与方。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迅速蔓延,因而相关疫苗和有效治疗手段至关重要。非洲目前虽还不是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大陆,但情况随时可能恶化。面对紧急情况,非洲并没有坐以待毙。非洲在药物方面采取了大胆举措。比如,马达加斯加总统安德里·拉乔埃利倡导青蒿素疗法。非洲也必须加强提升针对防疫的科研兴趣,有力支持大学和研究中心的实验室开展研究。同样,中国传统医学可以与非洲传统医学结合。非洲和中国有必要在这一领域建立合作。我们高兴地看到,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到,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

  恢复发展需要非中合作

  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使发展中经济体的脆弱性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在发达国家,同时保健康与保经济也是一个尖锐的难题。此处我们应该要问的是,重点关注人民健康还是经济增长,或者说关注经济增长是否要以牺牲人民健康为代价。很多国家采取了两头都要抓的方案,但它们过早解除了封锁,并且将限制隔离维持在最低限度水平,这样做的结果可能会导致疫情像在美国那样大规模暴发开来。

  债务负担使非洲国家的情况更加复杂。我们欢迎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为暂缓、减轻债务负担所采取的措施。我很高兴地看到,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出了一系列帮助非洲应对债务问题的举措。这些举措不仅有利于非洲国家减轻债务负担,而且也有利于非洲国家疫后的经济恢复和可持续发展。

  在支持非洲工业化发展方面,我高兴地注意到,中国坚定地支持非洲发展工业化。尤其重要的是,在现阶段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习近平主席宣布,推动非洲实现可持续发展是长远之道。中方支持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建设,支持非洲加强互联互通和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建设,愿同非方一道,共同拓展数字经济、智慧城市、清洁能源、5G等新业态合作,促进非洲发展振兴。可以说,中非合作潜力巨大,对于非洲恢复经济增长同样意义重大。

  (作者系非洲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理事会原副会长、喀麦隆雅温得第一大学教授)

  团结抗疫彰显非中紧密关系

  桑德·恩加兰德

  非中团结抗疫的故事彰显了非中关系的真实品格。今年初,当看到中国人民奋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画面时,非洲人民情不自禁地与中国人民一起摇身呐喊:“中国加油!武汉加油!”这声声呐喊不仅代表了非洲大陆对其兄弟国家的担心和挂念,更是对中国人民定能战胜疫情的坚强意志和精神的鼓励和祝福。非盟、多名非洲国家元首或致电或发表声明,向习近平主席表达了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慰问,对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有效措施表示了坚定支持。非洲政府官员、非洲国有和私营企业代表纷纷向驻非的中国使领馆和企业送去慰问。整个非洲大陆团结一致共同祝愿中国早日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也为中国抗击疫情捐款捐物提供了支援。中国也深受非洲民众的鼓舞,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体现出高度的团结精神和信心。

  就在中国逐渐控制住了疫情的时候,包括非洲大陆在内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确诊数量却在持续上升。非洲大陆的医疗系统也面临着巨大压力。但如同按下快进键一般,中国对非洲疫情的发展作出了迅速反应,向非洲提供了紧急援助。来自中国各个地区、各行各业的人们纷纷响应,加入支援非洲抗疫的行列当中。在非华人社区也快速行动,组织捐款捐物,共同抗击新冠肺炎。中国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也为援助非洲抗疫作出了贡献。中国医疗专家结合自身的抗疫经验与非洲同行开展了多场网络研讨会,以帮助非洲大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主席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致辞时曾说,中国将建立30个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加快建设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助力非洲提升疾病防控能力。

  最重要的是,习近平主席于2020年6月17日主持召开了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并发表题为《团结抗疫 共克时艰》的主旨讲话。习近平主席重申,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方加强中非团结合作的决心绝不会动摇。特别峰会的召开向世界传递了非中团结一致这一最重要的信号。这是非中“全天候”友谊的真实写照。我对习近平主席的主旨讲话进行了反复学习,对其中的四个方面印象深刻。

  第一,“为克服疫情带来的冲击,我们要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加快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并将合作重点向健康卫生、复工复产、改善民生领域倾斜。” 习近平主席重申了中国在非洲大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承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暴发,中国丝毫没有缩小“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大陆建设的范围,相反,习近平主席直接表示,未来中非将合作重点向健康卫生、复工复产、改善民生领域倾斜。这一声明重振了非洲民众对饱受疫情冲击的非洲医疗体系和经济发展的信心。尽管西方社会总是呼吁非洲要“提高”人权状况,但是中国则通过“一带一路”建设项目证明,真正的人权改善要随着民生的改善才能实现。

  第二,“中方将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免除有关非洲国家截至2020年底到期对华无息贷款债务。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加大对疫情特别重、压力特别大的非洲国家的支持力度,包括进一步延长缓债期限,帮助其克服当前困难。” 有一些声音指责中国向非洲国家设“债务陷阱”,但正是这些人对非洲大陆的经济发展有意失声。“一带一路”重大建设项目成为当前非洲多个经济领域快速发展的先决条件。中国宣布免除有关非洲国家截至2020年底到期对华无息贷款债务,这让那些批评非中关系的人士感到震惊。非洲对中国的这一举动并不感到意外并且充满感激,因为这不是中国第一次对非洲大陆作出重大承诺。

  第三,“推动非洲实现可持续发展是长远之道。中方支持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建设,支持非洲加强互联互通和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建设,愿同非方一道,共同拓展数字经济、智慧城市、清洁能源、5G等新业态合作,促进非洲发展振兴。”习近平主席的讲话证明中国希望看到一个繁荣发展的非洲,而不是让非洲背负债务。中国在这一点上的立场从未动摇过。从非洲开始摆脱殖民压迫、争取民族解放算起,中国就为实现非洲大陆的繁荣发展而不懈努力。中国修建了坦赞铁路等象征非洲政治和经济自由的基础设施项目,来庆祝非洲大陆迎来真正的民族独立和解放。一个强大、繁荣的非洲将惠及非中,将为非中人民带来巨大的贸易便利。中国向非洲发出了邀请,邀请非洲成为中国数字经济、智慧城市、清洁能源和5G技术的合作伙伴,这些都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第四,“我们要坚定不移践行多边主义。团结合作是抗击疫情最有力的武器。中方愿同非方一道,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治理体系,支持世卫组织为全球抗疫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向世界发出强烈信号,呼吁现在是国际社会应该团结一致的时刻,各国应加强同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国际合作,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非中团结抗疫是非中日益增长的合作需求的希望,给非中关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凝聚力,非中人民是患难与共、携手并肩、心连心的好兄弟、好朋友和好伙伴。

  (作者系赞比亚大学孔子学院赞方院长、赞比亚大学“一带一路”联合研究中心主任)

  一带一路倡议助力非洲自主发展

  阿兰·埃梅·尼亚米特韦

  6月17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他在大会上做了两点重要承诺:一是强调继续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加快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这一点其实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就得到强调;二是继续支持非洲国家应对债务问题。这两大承诺对于非洲的自主发展和经济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带一路”倡议在推动非洲制造业发展方面扮演关键角色,制造业也正是非洲需要关注的发展领域。仅仅依靠原材料贸易并不能满足非洲的发展需要,非洲必须进行产业链升级,增加原材料附加值以成为全球产业供应链的一部分。

  非洲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有很高的期待。“一带一路”倡议应支持非洲的优先发展领域,比如加大贸易领域的投入以支持非洲大陆自贸区的建设。非洲大陆自贸区已经于2019年7月在尼日尔首都尼亚美正式宣布成立,并将于2021年1月起正式实施,这将极大地推动非洲大陆的贸易发展。非洲国家希望“一带一路”倡议可以加强非洲各国贸易的观念与行动。通过给非洲企业创造贸易和投资机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同时增强与培育非洲青年人的相关技能,提升就业率。考虑到非洲快速增长的人口总量以及青年人在其中所占的比例,“一带一路”倡议可以在为非洲创造就业机会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一带一路”倡议在提升非洲能力建设方面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推动人员与机构的能力建设以支持非洲的优先发展领域。具体而言,提高非洲的供应与反应能力需要扩展非洲与中国公司之间的伙伴关系以促进技术转移,增加非洲出口产品的价值以及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增加当地资源、设备、劳务、管理等以便于中国公司在非洲的投资与运作。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可以确保在一些项目和计划中为促进职业技能发展贡献力量。如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中就提出,将支持位于哈拉雷的非洲能力建设基金总部的非洲能力发展学院建设。这也是我们正在进行的工作。此外,“一带一路”倡议对于增强工业生产能力建设也十分重要,能够促进中国国际产业链的整合。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一部分,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宣布设立的中非产能合作基金,首批投入资金100亿美元,服务于非洲的“三网一化”建设。目前中国已对多个项目进行了投资,覆盖包括埃塞俄比亚、赞比亚、尼日利亚、毛里求斯等多个非洲国家。非洲企业应该加紧在中国的产业链中找准自身定位,与中国一起共同促进生产部门、制造业和技术转移方面的能力建设。

  在应对债务问题上,基于中非长期历史形成的牢固友谊,习近平主席作出庄严承诺,具体包括中方将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免除有关非洲国家截至2020年底到期对华无息贷款债务;承诺同国际社会一道,加大对疫情特别重、压力特别大的非洲国家的支持力度,包括进一步延长缓债期限,帮助其克服当前困难;鼓励中国有关金融机构参照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根据市场原则同非洲国家就商业主权贷款安排进行友好协商;还将同二十国集团成员一道落实缓债倡议,并呼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长非洲相关国家的缓债期限。

  鉴于非洲将需要很多年才能从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恢复,尤其是当前一些国家疫情仍在加重,还有一些国家受到埃博拉疫情的困扰。非洲国家需要确保减免债务节省的资金直接用于教育等其他领域。

  非洲国家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实施经济刺激政策,使其免于陷入债务陷阱。因此,如何为财政刺激措施筹措资金成为关键。有些人认为中国应削减所有债务,但事实并非如此,非洲国家应该不断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努力重振经济,使自身成为更加独立完整的经济体并与中国成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

  (作者系非洲能力建设基金执行秘书特别顾问)

  一位非洲留学生在武汉的生活和感受

  夏瑞福

  中国为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做出非常伟大而出色的工作,通过艰苦的努力、多学科团队的团结和紧密无缝的合作,中国控制住了疫情。这彰显了中国的伟大成就,值得世界学习。2020年1月23日,当中国决定封锁武汉时,当所有的公共场所和单位被关闭,当所有人都被隔离之后,我们在华非洲留学生才意识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性。正是在中国各级政府、学校、社区以及友好的中国人民的帮助和关心下,我们克服了很多困难,坚持到了抗疫的初步胜利。

  由于疫情,在武汉的留学生曾面临严峻挑战。武汉曾实行了全面封锁和社会隔离。生活在武汉的我们,在那段时间里,通过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每天互相鼓励、互相安慰,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足够的耐心,严格遵守当地政府的各项措施。

  考虑到公共区域的封锁和关闭,一些机构制定了具体的计划来帮助疫情期间在武汉学生缓解困难,确保食物供给,一些学校决定为学生代购生活物品,学生们在特定的时间可以分享在市场上买到的东西。

  大家都知道,在疫情期间,由于担心感染和病毒的传播,任何公立或私立医院都采取了严格的管控措施,一些出现健康问题的人很难就医。但是,为帮助留学生应对紧急情况,相关部门开辟了特定渠道,帮助有高血压、糖尿病和急性疾病等潜在疾病的人。在此期间,所有的大学每天都进行至少两次体温检测。只要体温超过37.3摄氏度,就要记录下来,并上报上级部门,以排查新冠肺炎病例,这是确保每个学生健康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生活在疫情的中心,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中国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安排下,我们每个人都进行了病毒检测,并收到了口罩等防疫物资,公共区域也定期进行消毒。我们严格实行隔离,即使在旅馆或宿舍也避免社交聚会。我们的日常健康状况得到监测,我们的安全得到保障,我们祈祷一个美好而繁荣的明天。到目前为止,所有的高校仍在采取严格的措施。学校认为有必要先用一种更明确的方式来评估管理体系和学生的安全,然后才让学生们恢复正常生活。

  截至目前,全球已有一千多万人感染新冠肺炎,数十万人死亡。因此,我们有必要、也有责任尽一切努力,严格控制和预防疫情的传播和感染。现在不是考虑种族或肤色、宗教或信仰的时候,我们应一起努力抗击病毒。中国朋友在遏制病毒传播方面采取的一些措施值得世界借鉴和学习。

  面临挑战,经过努力,战胜疫情,武汉解封。我们赞赏中国政府、湖北、武汉、有关大学和机构所做的努力,所有人的支持、帮助和指导使得我们在中国的生活安全、舒适、健康。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世界也一定能够战胜疫情,一切都会恢复正常。

  我们必须团结合作,克服困难!感谢你们!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肯尼亚留学生)

  特别峰会具有多层面深远意义

  张永蓬

  “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是在世界各国和人类健康面临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威胁、个别大国为了转嫁责任而将疫情政治化、多边主义和全球化继续受到严峻挑战的特殊时期召开的。因此,此次会议具有多重特殊且深远的意义,其成果对于疫情后的国际合作与全球发展,特别对于南南合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彰显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新内涵

  中非从来就是命运共同体,这既基于双方共同的历史遭遇、发展任务和政治诉求,也与中非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平等相待、互利合作的相处之道密切相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便将发展与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亚非拉国家的团结合作作为对外交往的优先方向。1955年召开的第一届亚非会议(万隆会议)开启了中非正式外交接触的新时代。自此,在整个20世纪后半期,尽管国际格局复杂变幻,中国与非洲国家始终秉持相互支持、平等相待的“中非友好”精神,从中国支持非洲国家反帝反殖民地的独立斗争,到非洲国家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再到中非携手融入全球化发展进程,中非双方克服了一系列国际国内重大挑战,维护了自己的主权和发展权益。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非合作进入机制化、全方位深化发展的新时代。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中非关系提升为“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明上交流互鉴,安全上守望相助,国际事务中团结协作”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8年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非双方确定携手打造“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通过“一带一路”合作支持非盟《2063年议程》,将“中国梦”与“非洲梦”联系在一起。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非双方团结合作、相互支援,再次诠释了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新内涵。疫情在中国暴发后,非洲国家积极肯定和声援中国的抗疫行动,其中不少国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中国提供了资金和物资援助。非洲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中国在积极参与落实二十国集团有关暂停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债务倡议的同时,向50多个非洲国家和非盟提供了医疗物资援助;在保持中国在非洲40多国(支)援非医疗队的同时,又向非洲派出7个抗疫医疗专家组。在6月举行的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方将提前于年内开工建设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同非方共同打造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中方还承诺,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率先惠及非洲国家。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特殊背景下,中非对对方政府和人民遭遇的困难感同身受,双方相互帮助、团结合作,谱写了中非合作的新篇章,在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面前再次展示了中非关系及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新内涵。

  弘扬多边主义与团结合作

  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暴发蔓延之初,少数国家、特别是个别大国颇有隔岸观火、幸灾乐祸的意味。而当疫情全球性蔓延、个别大国成为全球疫情第一大国后,其政府不仅不检视自己的责任,反而通过指责中国隐瞒疫情等不实之词“甩锅”中国。美国指责世界卫生组织偏袒中国,并以停止提供资金和退出世卫组织相威胁。美国之所以在疫情问题上指责世卫组织、“甩锅”中国并刻意污蔑贬低中国的抗疫成效,其目的无疑是通过将疫情问题政治化,挑拨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关系,破坏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推进其打压、遏制中国的战略,为其反全球化、反多边主义的政策寻找新的切入点。

  面对全球疫情的严峻形势,将疫情问题政治化和“甩锅”中国只能造成国际社会的分裂,不利于各国集中精力和资源抗击疫情,更不利于消灭疫情。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和非洲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中非共同发展、特别是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都离不开多边合作。通过谈话、声明及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北京宣言》等多种途径,中国与非洲国家领导人一贯坚定主张多边主义,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在全球公共卫生面临重大危机、国际抗疫合作面临挑战和中非抗疫合作需要总结前行的重要阶段,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的及时召开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非双方致力于维护和推动多边合作、呼吁并坚持国际社会团结抗疫的决心和意志。

  体现了中非及南南合作的重要性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54个国家的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非抗疫合作是南南合作应对重大国际公共危机的积极努力和重要体现。此次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发表的《联合声明》从保障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等宏观战略视角,阐明中非团结抗疫及后疫情时代中非合作的重点领域和方向,对于后疫情时代的南南合作具有重大引领性意义。

  从新冠肺炎疫情对非洲国家的负面影响看,非洲脆弱的公共卫生体系、农业及粮食安全、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等都应成为后疫情时期中非合作的重点领域。尽管2019年非洲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约3.4%,但非洲经济高度依赖国际生产和市场体系,全球性疫情下各国经济的下滑必然重创非洲经济,2020年非洲经济呈现较大幅度的负增长已是大概率。此外,疫情防控期间,非洲国家在医务人员与床位、防控检测及治疗等医疗设施方面的短板再次凸显;因粮食及食品储备不足导致的人民生存问题进一步显现。正是看到中非面临的重大挑战,习近平主席在峰会讲话中强调要加强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加快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将中非合作重点向健康卫生、复工复产、改善民生领域倾斜。

  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的中非合作是具有完整的运作和后续行动落实机制的南南合作平台,对于其后成立的“中国—阿拉伯合作论坛”(2004年)和“中国—拉共体论坛”(2015年首届部长级会议)具有引领性作用。作为特殊时期召开的特殊会议,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展示的不仅是抗击疫情,更重要的是展望和规划了常态化防控时期中非合作的领域和方向,展示了中非合作及发展中国家合作对于推动全球发展的重要性,体现了未来南南合作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

  (作者系中国非洲研究院研究员)

  谱写中非命运共同体新篇章

  张艳秋

  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并带来多重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召开的。团结合作才能更好地抗击疫情,是特别峰会向世界传递的最强音。会议召开本身彰显了中非之间长期以来践行的团结互助及多边主义合作精神。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在全球疫情依然严峻的形势下,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的举办,可以说恰逢其时,不但传递了中非合作框架下的守望相助精神,更是以具体行动及倡议彰显了构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翻开了中非构筑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

  近年来,中非双方政治互信不断深化,经贸流通、人文交往等领域的合作更加密切,中国与非洲已然成为息息相关、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面对全球疫情,峰会直面中非双方面临的共同挑战,并以团结合作为基础,提出共同治理的方向及举措。

  在坚定不移践行多边主义的方向上,峰会再次强调了团结合作是抗击疫情最有力的武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部分国家政府或媒体出现了将疫情政治化、病毒标签化等问题,种族歧视事件也多有发生,而类似的意识形态偏见更是导致本来可以联合抗击疫情的努力徘徊不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此次峰会体现了中非之间一直以来的风雨同舟、合作共赢的精神。峰会的举办本身就是在多边主义合作精神下的成果,与会代表成员广泛,有联合国、非盟及世卫组织的负责人,也有多个非洲国家首脑。峰会上,中方表达愿同非方一道,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治理体系,支持世卫组织为全球抗疫作出更大贡献。这些发声对于全球团结应对疫情做出了积极的回应。会议发表的《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联合声明》也重申了要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捍卫国际公平正义;同时,与会各方共同呼吁国际社会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在共同打造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方向上,中国提出了继续援助非洲抗击疫情的一揽子具体方案。包括抓紧落实中国在世界卫生大会上宣布的举措,继续向非洲国家提供物资援助、派遣医疗专家组、协助非方来华采购抗疫物资,中方将提前于年内开工建设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同非方一道实施好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健康卫生行动”,加快中非友好医院建设和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承诺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愿率先惠及非洲国家等。这些举措是务实的、急非洲之所急,为疫情之下中非卫生健康命运共同体的建设给出了实实在在的方案,也获得了非洲国家领导人及媒体的认同,更体现了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安全共筑的精神。

  在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中非合作方向上,峰会提出要加强“一带一路”建设。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重大冲击,更使得非洲国家的国际债务偿还的压力不断升级。此次特别峰会继续释放中国对非免除无息贷款债务的积极信息,是中国向非洲国家深受疫情影响所表达的及时关切与实实在在的帮助。峰会召开的20天之前,中国还宣布向包括非洲部分国家在内的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暂停债务偿还。这对非洲国家来说,可谓雪中送炭,也击破了西方国家及媒体对中非合作的污名渲染。非洲本土媒体对此广泛关注,并予以高度评价。针对疫情给非洲社会及经济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习近平主席在主旨讲话中表示要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尤其强调在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的过程中,要重点向健康卫生、复工复产、改善民生领域倾斜。其中一项具体举措是,中方将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免除有关非洲国家截至2020年底到期对华无息贷款债务。推动非洲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抗击疫情及解决非洲面临的公共卫生安全的长远之道。峰会上,中方提出支持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建设,支持非洲加强互联互通和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并提出同非方一道,共同拓展数字经济、智慧城市、清洁能源、5G等新业态合作,促进非洲发展振兴。

  总之,特别峰会的召开及成果,凝聚并再次彰显了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的共享价值。中国与非洲国家间在共筑安全、共谋发展上有着共享的价值。中非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边主义价值取向及加强全球治理的一次具有典范意义的实践。习近平主席在此次峰会上表达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联合声明》重申的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等思想,将继续丰富中非合作共享的价值话语,成为建构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有力基石。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非洲传媒研究中心主任)

  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具有标志性意义

  王战

  习近平主席6月17日在北京主持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宣布了中国支持非洲国家抗击疫情的举措,展现了中非“团结抗疫、共克时艰”的坚定决心,提振了国际社会团结协作战胜疫情的信心。面对疫情,中非相互支持、守望相助、患难与共,展现中国与非洲的牢固友谊和中方对全球加强团结、共同抗击疫情的大国担当与责任。多国政要及国际组织负责人、多国媒体评价此次特别峰会意义重大,有利于进一步凝聚中非团结合作、携手抗击疫情的共识。

  在习近平主席的主旨讲话中,多次用到“共商”“共叙”“共同”的字眼,再次彰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思想。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主题为“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中国和非洲人民为维护共同的生存权利而达成共识,并共同确定了行动目标,即通过实施“产业促进”“互联互通”“贸易便利”“绿色发展”“能力建设”“健康卫生”“人文交流”和“和平安全”八大行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在今年的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提出“中方将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免除有关非洲国家截至2020年底到期对华无息贷款债务”和“中方鼓励中国有关金融机构参照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根据市场原则同非洲国家就商业主权贷款安排进行友好协商”,是常态化防控时代促进非洲产业发展和能力建设的具体举措。同时,中国承诺支持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和加强互联互通和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建设以及“拓展数字经济、智慧城市、清洁能源、5G等新业态合作”,是为促进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助力加速。

  在2020年的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打造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尽管远隔万里,中非相互声援,非洲兄弟在中国最艰难的时刻送来宝贵的支持。中国在非洲疫情暴发后率先驰援,捐款捐物,派遣医疗专家组,分享抗疫经验。而在有着近4000名非洲留学生的疫情重灾区武汉,很多非洲留学生留下来与武汉的兄弟姐妹一起“守护第二故乡”。同时,武汉人民也时时刻刻关心疫情中的非洲兄弟,尽最大力量为他们提供安全防护和生活保障。塞内加尔驻华大使马马杜·恩迪亚耶因为在汉学生的购物问题,写信寻求帮助。信转到湖北省政府,问题立即得到解决。来自摩洛哥的汉娜·萨米克在武汉大学读书,曾动情地说,“中国是我的第二个祖国,我很爱这个国家”。这些例子都是中非友好的见证。

  “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是在疫情危机关键时刻提出的,是中非人民面临危险、化解威胁、把握机遇和创造机会的共同行动。中国将竭尽所能支持非洲人民抗疫,一如既往地提供物资援助、派遣医疗专家组、协助非方来华采购抗疫物资,并承诺提前于年内开工建设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实施“健康卫生行动”,加快推动中非友好医院建设和中非对口医院合作。同时,中国公开承诺,一旦新冠疫苗研发成功并投入使用,愿意首先惠及非洲国家。“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是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八大行动实施的重要成果和突破,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和示范性的效应。以此为契机,中非产业共同体、中非互联互通共同体、中非贸易共同体、中非绿色发展共同体、中非能力建设共同体、中非和平安全共同体和中非人文交流共同体在为期不远的将来会纷至沓来,开花结果,成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倍增器。

  (作者系武汉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

  特别峰会释放多重信息

  郭佳

  6月17日,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以视频的方式举行。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发表了题为《团结抗疫 共克时艰》的主旨讲话。习近平主席的讲话紧紧围绕“团结”“合作”这两个关键词,以四个“坚定不移”,表达了中国与非洲携手抗疫的决心,推进中非友好合作的承诺,以及践行多边主义的立场。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中国与非洲各国先后遭受病毒侵袭。经受了疫情的严峻考验,中非双方守望互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在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努力下,中非都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阶段性成果,但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抗疫形势依然严峻。在这个节点,峰会的召开可以说恰逢其时,它为中非抗疫合作鼓舞士气,注入信心,彰显了中非患难与共的兄弟情谊。

  中非卫生健康合作是当下合作重点

  在5月举行的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就特别强调要加大对非洲国家的抗疫支持,提出的五大举措均惠及发展中国家,其中一条专门针对非洲。此次团结抗疫峰会延续这一原则和宗旨,提出一系列卫生健康领域的务实举措,包括继续向非洲国家提供物资援助、派遣医疗专家组、协助非方来华采购抗疫物资,中方将提前于年内开工建设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同非方一道实施好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健康卫生行动”,加快中非友好医院建设和中非对口医院合作,共同打造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

  中国历来重视同非洲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合作。中非在该领域合作至今已有57年的历史,特别是遍及非洲47个国家的中国援非医疗队,作为持续时间最长、派出人员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对外援助项目,在提高非洲各国整体医疗卫生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非双方始终携手抗疫,守望相助,排除杂音笃定前行。当中国为抗击疫情勠力奋战之时,众多非洲国家与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向中国提供了精神支持和物资援助。随着疫情在非洲扩散蔓延,中国也第一时间向非洲伸出援手,先后向十余个国家派出148人次的医疗专家组,为非洲国家抗击疫情提供物资、技术、经验等方面的支持,驻守在非洲的46支援非医疗队也对驻在国医务人员进行各种形式的技术指导。中非合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并不是临时性、偶然性的行为,而是建立在中非卫生合作的历史基础之上,其成效也是在之前合作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指出,要加快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并将合作重点向健康卫生等领域倾斜。其中特别提到的非洲疾控中心建设和对口医院合作阐明了当前中非卫生合作的两个趋向:一是以参与非洲疾病控制中心筹建为抓手,深化扩大中非公共卫生合作,加强非洲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这意味着从源头着手,帮助非洲国家提升卫生事业的自主发展能力;二是开展重点专科领域的对口医院合作,由全科式的医疗援助转向重点专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使援助更具针对性与有效性,特别是在非洲空白的高层次专业技术领域,提升非洲国家临床专科治疗水平。

  合作将更注重实效性与可持续性

  中国不仅关注当下,在疫情到来之时解非洲的燃眉之急,更重视非洲国家存在的结构性矛盾,着眼于非洲在常态化防控时期的经济复苏与长远规划。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到要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加快复工复产,重视改善民生。为此,中方将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免除有关非洲国家截至2020年底到期对华无息贷款债务,同时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在落实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基础上,加大对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重债穷国的支持力度。中国在减缓非洲债务问题上的承诺,是对非洲国家最实实在在的帮助,它有助于降低疫情对非洲经济造成的冲击,有助于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与重建,对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也将发挥积极作用。

  此外,中方提出推动非洲实现可持续发展,支持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建设,支持非洲加强互联互通,共同拓展数字经济、智慧城市、清洁能源、5G等新业态合作,这些举措规划了后疫情时代中非合作的蓝图,体现了新的经济社会形势下拓宽中非合作之路的决心,具有全局高度与战略思维,将成为中非合作新的着力点,也将为中非合作带来更多机遇。

  推动建立公平正义的国际治理体系

  习近平主席指出,团结合作是抗击疫情最有力的武器。中方愿同非方一道,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治理体系,支持世卫组织为全球抗疫作出更大贡献。我们反对将疫情政治化、病毒标签化,反对种族歧视和意识形态偏见。事实已经证明,人类命运休戚相关,任何一个国际社会成员都不可能独善其身,面对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挑战,加强团结合作势在必行,唯有各国和国际组织采取“集体一致行动”,协同作战,才能抵御危机。

  在疫情持续蔓延之际召开此次峰会具有特别的意义,中非团结抗疫,共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不仅关乎中国和非洲的卫生安全,造福中非人民,也是以实际行动践行多边主义,推动国际社会团结抗疫,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短期来看,中非团结抗疫为全球战胜疫情注入信心和力量,为共同应对新形势下的全球卫生挑战树立典范。长远来看,其有助于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健康卫生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推动国际卫生资源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从而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有利于捍卫多边主义和公平正义的国际秩序,对实现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人类发展和全球繁荣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系中国非洲研究院民族宗教研究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