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培育公共精神
2020年07月08日 09:5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7月8日第1962期 作者:

  公共精神内在地蕴含着参与公共事务的参与精神和维护公共福祉的价值旨趣,它的现代生成不仅能为国家治理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导向,更能为国家治理凝聚民心,奠定民意基础。

  公共精神是立足于公共生活与公共交往,以维护公共福祉为价值旨趣,以参与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为实践导向的伦理精神,具有公共性、合作性与利他性等特质,它贯穿于现代国家治理的各个环节与过程之中。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化和国家治理水平的提升都离不开公共精神的运用与发挥,公共精神的生长能为国家治理提供理性共识和价值引领,从而奠定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精神基础。

  夯实国家治理的合作性基础

  国家治理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共治,这种协同共治需要各治理主体为了公共利益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换言之,只有各治理主体具备良好的合作精神,才能通过合法、正当途径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并本着平等协商的原则,形成具有“最大公约数”的价值共识和行动共识,在超越私人利益的基础上促进公共福祉的最大程度实现,实现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有机统一,进而避免不愿参与公共事务的“搭便车”现象和无视公共利益的“公地悲剧”的上演。然而,市场经济环境下,为了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牺牲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损害了国家治理的合作性基础。

  以合作性为重要特质的公共精神的现代提升,能唤醒个体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和民主意识,这不仅有利于夯实个体参与公共生活的理性基础,提升人们参与国家治理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也有利于集体理性的提升,使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为公共事业群策群力,从而促进公共福祉最大化。同时,以合作性为重要特质的公共精神的现代提升,也将促进政府理性的增长,推进公共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规避公共权力的任性使用,进而不断提升政府的公信力,避免陷入信任危机之“塔西陀”陷阱。可见,新时代重塑与弘扬公共精神,能培育具有良好合作精神的现代公民,提升国家治理主体的合作理性,从而夯实国家治理的合作性基础。

  夯实国家治理的公共性基础

  所谓公共性是人们对人类社会共同体存在的公共行动、公共领域、公共事务、公共生活以及公共福祉等公共特性的概括,它具有公开、共同和共享三个基本特点。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公共性的支撑,这不仅体现在需要以实现公共福祉最大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公共性理念,更体现在人们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公共性行动。具体来说,既要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中,通过公共参与的形式来吸纳民意,修正单个治理主体因自身立场而导致的政策制定偏差,从而促进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也要在公共政策的执行中,防止偏离政策的公共性价值取向,最大程度地实现公共利益。可见,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家—市场—社会”三者之间协同共治的公共性生成过程,是公正制度的形成和公共福祉的实现过程。

  以公共性为基本特质的公共精神,具有指涉公共福祉的价值品质和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精神态度,它的现代成长能为国家治理奠定“天下为公”的价值导向和人们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社会基础。实践亦证明,以公共性为基本特质的公共精神贯穿于国家治理过程的始终,它不仅体现为各治理主体的公共参与精神,还体现为民主法治、自由平等、责任义务、公平正义以及规则秩序等一系列公共性价值理念与价值准则。可见,公共精神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精神动力,它的现代提升有利于塑造一个以公共性为价值导向、充满生机活力、共享共治的“强社会”,从而夯实国家治理的公共性基础。

  夯实国家治理的民意性基础

  在2019年的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可见,国家治理必须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其合法性植根于人民的认同之中。这种认同要求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体现人民群众的共同意愿,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此,国家治理要得到人们的认同和支持,其治理理念应以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实现公共福祉最大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治理制度应公正合理,制度安排在强调效率的同时,更应注重公平,以能实现共同富裕为最佳和最正义;其治理行动要体现参与性与民主性,注重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通过公共参与形式吸纳民意,倾听民众的呼声。

  公共精神内在地蕴含着参与公共事务的参与精神和维护公共福祉的价值旨趣,它的现代生成不仅能为国家治理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导向,更能为国家治理凝聚民心,奠定民意基础。这是因为国家治理是国家—市场—社会三者的协同共治,只有各治理主体具备公共精神,才会超越个人或集团利益,站在全体人民的角度考虑问题和制定政策,并在执行政策时维护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从而实现公共福祉的最大化。因此,重塑与弘扬公共精神,能形成人民对国家治理合法性的“最大量认同”并塑造国家治理主体对公共利益的“一致同意”,避免西方国家普遍出现民众关心公共事务不足的政治冷漠问题和“被代表”情形下的民众意志异化问题,从而夯实国家治理的民意性基础。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