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2020年03月02日 04:5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3月2日第1876期 作者:本报记者 段丹洁 孙美娟 张译心

  2月23日,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必胜信念,咬紧牙关,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要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强化“六稳”举措,加大政策调节力度,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受访学者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分析了当前疫情形势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加强党的领导、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对我们全面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精准施策  未来可期
  
  当前,我国疫情蔓延的态势基本得到控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表示,各地政府在最大程度上加强救治力度,切断疫情传染渠道,保障民众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安全性,这些举措坚定了公众信心、稳定了社会心理,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既防疫情又积极复工复产的良好局面。在这大好局面下,各地政府仍保持警惕,形成了防疫与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硬”的工作作风,体现出了国家治理结构的快速反应能力,为最终消除疫情、决战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方颖表示,纵观过去20年全球主要传染病事件,大部分疫情对于经济的冲击都以短期性为主。从历史经验来看,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消费。政府应考虑加大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来刺激消费,对冲疫情给消费带来的短期冲击。同时,谨防多种因素叠加情况下疫情对经济的综合影响。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的控制已初显成效,但在世界范围内其蔓延趋势愈加严峻,我们应密切关注由此可能导致的进出口冲击和全球供应链风险。除了及时有效的政策调节,我们更应增强信心,“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把握疫情冲击带来的新商业模式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在无人化、信息化和数字化产业的新一轮国际竞争中争取先机,坚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院长乔宝云告诉记者,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从要素驱动和投资拉动,转向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前景向好。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但如果应对得当,这种冲击产生的影响将是外部的、短期的,不会改变经济内在规律决定的长期向好趋势。短期波动性与长期趋势性之间是一对辩证关系,为了尽快实现夺取疫情防控的胜利,全国人民需要进行艰苦卓绝的努力,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要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更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把疫情带来的外部冲击降到最低。

  提供保障  稳定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关系到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物质保障,关系到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完成“十三五”规划,关系到我国对外开放和世界经济稳定。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尹志超表示,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逐渐恢复人员流动,将使劳动力市场尽快恢复到均衡状态,缓解企业用工的迫切需求。物流是经济运行的重要保障,畅通的物流可以保证生产物资和商品的正常流通。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复工复产将有利于推动物流尽快畅通,这对恢复经济生活秩序将起到重要作用。此外,科学有序复工复产对生产者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有利于恢复生产者的信心。

  “面对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恢复生产,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生产经营秩序恢复的政策,科学而精准。”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告诉记者,在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之后,我国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统一部署、精准施策,明确分区分级措施,对一些低风险地区逐步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不仅有利于坚定企业发展的信心,还有助于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汪德华看来,及时组织复工复产是抗击疫情短期冲击、实现既定长远发展目标的需要。从全球经济格局来看,中国的生产供应链对于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及时组织复工复产也是中国搞好对外开放和维护世界经济稳定的迫切需要。

  “在很多省份持续出现零发病率的情况下,积极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对于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张翼谈到,只有防疫、生产两不误,才能防止疫情风险转化为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

  科学有序  复工复产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8点要求指导下,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整合力量,既保障全力抗击疫情,又科学有序复工复产,这对各地政府及企事业单位来说是一项必须完成的艰巨任务。张翼认为,首先,要系统提升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其次,要加大对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扶持力度,防止农产品价格攀升。再次,应尽快疏通用工地和劳务输出地之间的信息渠道,通过创新防疫机制疏通保障农民工的交通问题,满足劳务供给和用工招聘双方的需求。最后,还要创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模式,定向发力、精准对接,支持中小企业尽快恢复生产,通过市场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尹志超表示,一是需要进一步扎实推进减税降费的财政政策,降低企业的直接成本,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条件。二是从货币政策方面来说,除重点支持防控疫情物资生产企业外,还需要广泛支持其他企业的发展,防止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企业资金链断裂。三是要善于变危为机,加速推动改革开放,释放经济活力。补强疫情中暴露的短板,加速推动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投资,改善营商环境,释放微观主体活力。四是加速实现家庭消费模式的电子化,推动家庭消费升级。

  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方颖表示,要确保由疫情冲击引起的经济问题不继续演化成社会问题,就必须稳就业。这一方面要通过各项政策充分发挥市场微观主体的积极性,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活力;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大保障力度,发挥兜底作用,确保失业人员的生活保障,加强再就业培训和就业引导。

  乔宝云认为,在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的过程中,尊重科学、尊重规律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以及全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体现人民智慧,发挥市场作用。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从解决短期矛盾入手,着眼于长期发展,从未来长期发展的角度看待当前面对的挑战;要从实践中发现和总结规律,不断完善法治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特别是要推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改革,健全重大疫情应急响应机制,使保证中国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