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际合作繁荣大湾区建设
2019年08月28日 09:5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8月28日第1766期 作者:记者李永杰

  本报广州8月26日电 (记者李永杰)8月24日,“人才与创新创业论坛”在广州举行。该论坛为2019海丝博览会主题论坛的分论坛,主题为“一流大学与一流湾区”。与会学者围绕粤港澳大湾区有关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的规划部署,重点探讨如何发挥高校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角色与作用,如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与人才流动。

  在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凤亮看来,高校之间的协同不足是影响整个大湾区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他介绍,在深圳大学牵头下,南方科技大学已与港澳多所高校共同发起关于创建“湾区联合大学”的倡议。这是一个虚拟大学的概念,目的就是打破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壁垒,实现协同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澳门建设中葡双语人才培训基地。澳门理工学院副院长李雁莲介绍,该校作为澳门葡语教学科研历史悠久的高校之一,拥有全国最强大的中葡双语师资队伍与翻译团队。目前,学院结合中葡翻译、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优势,建立了中葡英机器翻译联合实验室,并研发了中葡英辅助翻译系统、中葡英语音识别同传系统等产品。未来,该校将在同传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中葡科技信息大数据平台,支持大湾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与葡语国家协同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建设大湾区的人才高地,高校不仅要积极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大力培养本土优秀人才,还要推动校际人才流动。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认为,大湾区内人才种类繁多,各高校对人才的培养需要精准定位,进而积极推动高校之间的人才流动,这样才能符合大湾区人才协同发展的需求。

  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马卫华表示,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和大湾区日渐发展的背景下,教师教育合作与深化发展,将惠及粤港澳的长期繁荣与稳定。从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的高度来看,只有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才能培养更多卓越的教师。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