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分析美学研究视野
2018年08月15日 08:4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8月15日第1515期 作者:本报记者 段丹洁

  分析美学是20世纪后半叶英美学界的主流,其发展受到分析哲学的影响。分析美学直面当代艺术实践问题,重视学术语言分析和运用,对艺术领域、自然审美、生活审美等方面提出了创新性命题。分析美学的理论价值、思维方法及哲学精神,受到当今美学界的关注。

  分析哲学作为基础

  作为分析哲学的一个分支,分析美学核心思想是把分析哲学的观点和方法运用于美学。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代迅表示,分析美学关注从否定方面对美学的基本概念进行语言分析,对“美”和“艺术”等概念定义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经历了从怀疑到取消的过程,这使分析美学从美学史上众多的理论流派中脱颖而出,自成一家。

  “分析美学以语言分析的方法论,对美学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既来自分析哲学,又超出了分析哲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悦笛表示,分析美学覆盖了美学研究的方方面面,基本问题包括艺术本质论、艺术本体论、艺术再现观、艺术表现论、艺术经验观、艺术批评学、艺术价值论等,逐步超出了艺术哲学的范围,延伸到了自然审美和生活美学的领域,与当今国际美学回归生活的最新思潮有所结合。

  在当代英语学术界,以分析法研究美学可以追溯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章辉介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对分析美学中间阶段有着重要影响。从阿瑟·丹托到今天的杰拉德·列文森、诺埃尔·卡罗尔等人,都秉承分析美学方法,构成了分析美学的文脉。分析美学是由诸多美学问题组成的、具有一定历史延续性的当代英语学术界的美学主潮。分析美学家相互交流密切的学术共同体,有自己的方法、论题、历程,其思想迄今仍然在发展之中。

  运用语言分析方法

  分析美学的特色在于“分析”的哲学方法论。刘悦笛以艺术的定义为例,谈到最初分析美学,认为艺术不可界定,后来认定艺术是“开放的概念”,并实现了从功能定义到程序定义的转变。在这个历史序列上,学界出现了诸多界定艺术的新努力,从“艺术界”理论、“惯例性”定义、“历史性”定义到“丛概念”界定,绵延不绝。此外,在艺术批评中,分析美学将艺术批评陈述分为三种类型:描述、解释和评价。刘悦笛说,例如,当我们面对一件艺术品时,首先要描述,在此基础上作出解释,再以解释为基础最终给出评价,这恰恰是批评的三部曲。

  分析美学运用语言分析方法来研究美学问题,以消除传统美学的笼统和含混。代迅表示,维特根斯坦列举了“游戏”这个概念,提出这个概念包括下棋、扑克、打球等多种活动,它们并没有共同的特征,仅仅是相互之间有一些交叉或相似之处。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也是如此,存在一种“家族相似”的现象。一个家族的成员相互之间在外貌和体态等方面仅有部分相似之处,但是并没有完全相同的地方。各种美的事物和各种艺术只是“家族相似”而已,之间没有共同点。由此引发了关于美和艺术不可定义的取消主义思潮,也影响到近年来我国反本质主义论盛行。

  章辉表示,受到分析哲学对概念分析的影响,分析美学重点对艺术概念和美学概念予以分析,在具体美学研究中,术语分析只是美学家工作的一部分。此外,受到分析哲学反本质主义的影响,美学转向艺术哲学,研究客观的艺术现象并表现出明显的科学性。其成就表现为对一系列艺术哲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学界在参与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美学命题,这些具有创新性的理论命题及其效果史,构成了分析美学的发展史。

  我国分析美学研究尚处起步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分析美学研究逐渐展开。进入新世纪以来,分析美学研究进展较快,国内学者对维特根斯坦的研究相对较多,对沃尔海姆、古德曼等分析美学家的著作也进行了翻译。分析美学现已进入国内学者撰写的多种西方美学史著作中,内容丰富。但总体来看相关领域研究还较薄弱。

  刘悦笛谈道,我国分析美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分析美学的代表人物、代表著作、代表思想都需要相对深入的研读。我们不能仅仅当西方哲学的搬运工,要与之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

  在代迅看来,当前我国学界对分析美学代表性的作品翻译尚且不足,对分析美学的核心问题和边界把握尚有待深化。他表示,应加强对分析美学的代表性著作,以及国外相关研究动态的翻译工作。扎实的中文译本和第一手外文资料同样不可或缺。这是进一步提升国内分析美学研究的基础。

  分析美学是当代西方美学的重要文脉,其美学智慧和美学方法值得我国学界研究、吸收和转化。章辉认为,当前分析美学研究要做的是在翔实的资料基础上,客观研究分析美学,恢复其历史原貌。对分析美学乃至所有西方美学史研究,不仅要解读重要的文本,而且要做效果史研究。也就是说,注重西方美学重要理论命题的提出、争论、发展、影响等过程。基于分析美学的特征,我国学界应该把分析传统的美学视为一个整体,全面系统地呈现其文化背景、历史源起、发展历程、焦点问题、重要概念,以及理论局限和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