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质遗存中探究文明演变
2018年07月04日 08: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7月4日第1485期 作者:记者张清俐

  本报济南6月26日电 (记者张清俐)6月24日,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大学博物馆等机构联合主办的“刘敦愿百年诞辰纪念暨考古学术研讨会”在济南举行。与会学者探讨了新时期我国考古学研究的新进展。

  考古学致力于从古代文化遗存中发现其蕴含的文明演变“线索”。各类考古发现的器物有着怎样的故事,正是考古工作者关心的问题。以青铜器为例,它是学界研究文明起源与演变时着重关注的研究对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许宏考察发现,东亚大陆青铜文化的缘起与早期扩散历程,可以分“原始铜合金”初现期(公元前4700—前2400)、多种合金铸件尝试期(公元前2300—前1700)、复杂复合范铸件确立期(公元前1700—前1300)。他表示,青铜文化的初步扩散,在考古学上可分为青铜礼容器出土区域(含生产和输入青铜礼器的区域)、仅见小件铜器的区域,以及不见青铜遗存的区域,我们借此可以窥见席卷东亚大陆的青铜潮的大致面貌。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青表示,考察文物的形态与制作工艺,同样能够揭示区域之间文化的影响。通过对比研究,他认为,二里头文化铜牌饰的关键文化因素(工艺、纹饰、寓意等)应来源于东方沿海地区,历经良渚、大汶口、龙山文化传入中原,再由夏人借助西来的铸铜技术,创造出镶嵌铜牌饰这种礼器。

  然而,青铜时代的大量青铜制品为何多发现于墓葬及窖藏,而鲜少在社会上保存下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龙国认为,除去自然原因,也有诸多人为原因,尤其是与青铜本身的价值及重塑性有重要关系。古代历史上,青铜作为国家重要资源,是衡量社会财富的价值尺度,除了部分青铜礼乐器外,原有的青铜文物不断被熔化重铸,青铜在造像、铜钱及其他青铜制品之间不断转换形态。

  对古代器物的多学科研究拓展了中国人文学科的视野,刘敦愿先生正是中国考古学界多学科研究结合的先行者。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郑岩回顾说,刘敦愿先生正是致力于在田野考古材料的基础上,构建以青铜艺术为中心的中国古典美术史体系。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