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多类型服务业协同发展
2018年06月25日 08: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6月25日第1478期 作者:记者王广禄 郑飞

  本报南京6月24日电 (记者王广禄 郑飞)6月23日,首届中国服务经济发展论坛在南京财经大学举行。来自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单位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围绕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与会学者认为,服务业尤其现代服务业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

  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张为付提出,在经济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服务业的发展形态是不一样的,农业社会的服务主要是自我服务,工业社会的服务发展为互助式服务,而后工业化社会或者说服务经济社会的服务业越来越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化。现代服务业可分为生活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性服务业和基础性服务业。在发展原则上,应坚持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公共性服务业公平化、基础性服务业网络化,并推动不同类型的服务业协同发展。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杜传忠表示,在新工业革命的作用下,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共同组成的新技术群的应用,引发了系统性技术变革,推动了智能制造发展,催生了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生产方式,使服务型制造成为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的典型模式。发展服务型制造是我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形态,是实现产业国际价值链升级的新途径。要通过发展导向价值化,实现企业价值与客户价值“双赢”;以产品服务专业化推动企业“裂变”专业服务,再造业务流程,提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通过组织形式协同化,使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围绕工艺技术、业务流程、功能服务等开展专业化分工协作;广泛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再造企业业务流程,逐步实现服务型制造的智能化;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变,逐步实现业务层次高端化。

  广东金融学院教授李文秀建议,应着力提高投入服务化水平,提升一般贸易制造业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增强国内服务配套能力,提高加工贸易的国内投入服务化水平,促进加工贸易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国际分工地位提升。

  会议由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江苏现代服务业研究院、江苏现代服务业决策咨询基地、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主办。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