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新时代中国传播创新路径
2018年06月22日 07:4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6月22日第1477期 作者:高莹 明海英 通讯员肖珺

  本报武汉6月21日电 (记者高莹 明海英 通讯员肖珺)6月15—17日,第二届中国传播创新论坛在武汉大学召开。论坛以“新时代中国传播创新:动力与路径”为主题,旨在立足中国传播问题,通过学界、业界的跨界对话,为进入综合改革创新阶段的中国媒体提供新经验、新方法和新理念。论坛由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来自中国传媒业界与学界的参会者进行了跨界对话。

  与会者认为,互联网时代,不论是传统媒体的生态重塑,还是新媒体的变革之路,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当前中国媒体正在经历“边飞行边换引擎”的探索过程,这是由思维、业态、用户、技术、产品和体制机制构成的全媒体生态系统变迁。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程曼丽提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传播在焦虑中发展,呈现多种观点的创新与争议。新时代以来,中国传播正在经历多样性的创新和转型,实践者、研究者都在不断地尝试、调整和反思。大连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唐润华表示,新时代开启的制度创新将更好地提升中国对外传播能力。我们需要更多地总结和提炼传播的方式和规律。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安然认为,中国传播实践的每一步发展都应该有理论的提炼和抽象,以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切。

  论坛发布了《中国传播创新研究总体报告》。报告指出,“中国传播”是一个融文化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传播新秩序于一体的概念。中国传播的创新、创新的中国传播同等重要,彼此间可以共同发展、相互激励。当下的中国传播创新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播形态的传播体系,表现为社会传播、政治传播、文化传播、对外传播、媒体传播的融合结构,具体包括中国传播能力、社会治理、媒体传播、跨文化传播等维度。

  媒体融合是论坛的讨论焦点之一,学界、业界共享了最新实践动态和研究进展。与会者认为,当前中国传播已经呈现出很多有价值的传播形态,如中央级媒体通过创设新媒体矩阵,不断进行话语创新和调试,不少政务部门正在践行政务服务和政治传播理念及方法的创新,电视节目测评也在结合新兴技术和大数据研究进行测评方法创新,这些举措值得学界深入研究。

  媒介融合改变了我国传媒业既有的传播格局和生存方式。不同舆论场的分化与冲突,迫切需要新型主流媒体担负起价值沟通与共识达成的桥梁职能。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朱春阳表示,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统主流媒体的转型方向在于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减小不同舆论场之间的摩擦力,推动更高程度的社会共识的达成。当前,一些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在国家制度保障的基础上,正在多头并进、多渠道发展,并已经取得了一些突出成效。

  媒介融合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要求中国传播在创新过程中聚焦社会焦点问题,互联网社会治理因此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新浪微博政务微博运营总经理李峥嵘表示,微博等新媒体的发展为政府开启了公共社交传播的新时代,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在进行网络发声时,尝试话语体系的转换,这正是互联网时代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侧面反映。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黄旦提出,新时代中国新闻传播学科需要进行“再学科化”。他认为,现有的新闻传播学以大众传播为界限,以新闻生产为传统,以社会学、政治学为依托,这使得传播无法在经验层面上搭建起历史和现实之间的链条,无法串联起传播与人、不同的传播类型以及不同学科的传播的关系。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再学科化”,必须重视媒介技术与传播形态的问题,必须弄清楚新闻传播研究的特殊性及特殊贡献何在,同时还须秉持以中国经验为方法论的自主性。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