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掘中华创世神话的精神内涵
2017年12月25日 08: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2月25日第1359期 作者:本报记者 李玉 查建国

  12月22日,“中华创世神话上海论坛”在沪召开。来自全国高校、研究机构的百余名专家学者、文艺界代表围绕“中华创世神话的文化精神”这一主题,探讨“创世神话的理论研究及当代意义”、“中华创世神话的类型与谱系”、“中华创世神话的艺术性转化研究”,力求通过学术与人文的对话,推动中华创世神话研究沿着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路径扎实前行。

  中华民族蕴藏大量创世神话作品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燕爽表示,神话是人类童年的“文化记忆”,中华创世神话是我们祖先在认识世界、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创造出的独特文化形态,是中华文化之源、之根、之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中华神话研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根溯源、为构建中华文化话语体系立根固本、为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奠定根基。今天,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成为时代命题。打破西方思维定势,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就要深入阐释创世神话的民族精神,开掘中华创世神话的精神内涵,从文化根底上为中华民族塑魂铸魂。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叶舒宪认为,通过讲述关于宇宙起源和人类由来的故事,创世神话给族群奠定了最基本的文化观念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当代哲学家和科学家从少数民族创世神话中汲取思想原型的现象表明,这些初民时代的遗产具有被当代激活和创造性转化的潜能,例如从道家创世观中的混沌,到今日的混沌科学。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蕴藏着大量创世神话作品,而其中多数尚处在不为人知的沉睡状态。

  神话学成为引领人文研究的热点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观察自然宇宙现象,开始了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生命思考,开始了如何生存发展的艰难探索。经过长期历史实践和族群的共同创作,人类社会中逐渐出现了充满幻想和智慧、神奇而种类繁多的神话故事,并以口耳相传、文献记载、实物介质等多种方式流播于世,形成了人类的“神话文化”。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慧林认为,“讲故事”,其实是人类“建构意义”的基本形式。不断被讲述的故事演变为“传统”和“经典”,不断被确认的讲述方法成为思想的“范式”。“故事”也成为一定群体及其价值的合法性依据。不同的族群、传统、信仰,实际上都被编织在一套“文化故事”之中,使这些故事显示出“创世神话”的功能。通过“故事”建构“意义”的创世神话,其价值并不在于真实,而在于借助“叙述”编织起自己的语言结构和符号系统。

  在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杨庆存看来,神话文化不仅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表征,也是人类历史实践和观察思索的智慧结晶,更是人类共有共享的精神财富和思想资源。而神话研究自然也成为了一项专门的学问——“神话学”。神话学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跨文化、综合性与专业性都很强的学术高地,与历史学、考古学、文学、文献学、心理学等学科相互融合。进入21世纪后,神话学成为开拓和引领人文研究的热点,构成文化寻根、民族记忆与文明发生史研究的重要方面,其史学价值、文化意义越来越凸显,与经济、政治、文化的关联也越来越密切。

  在比较视角下汲取神话资源

  “中国古代神话具有强大统摄力,为中华民族提供着原始的精神动力,也成为中华民族习俗和信念的来源。”复旦大学教授汪涌豪认为,神话不仅反映了人类最深刻的诉求,也暗示了人类对自身命运和世界秩序的根本认知,由此可以洞察出各民族原始信仰和行为方式的成因。因此可以说,神话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及各种文学艺术创作的隐秘印记。

  “伴随着20世纪以来思想史的‘人类学转向’风潮,当代大历史写作潮流填补了创世神话作用的空缺。大历史将宇宙自然史与人类进化史融为一炉,这样的系统思想恰恰源于创世神话式的思维范型。”叶舒宪认为,如何尊重保护文化多样性,成为当代语境下研究中华民族创世神话的新关注点。二三十年前的中国创世神话理论研究,关注点在于从神话到哲学和思想史的发生脉络;新世纪以来,关注点拓展到从创世神话范型到神话历史展开的整个过程。尤其是文学人类学提出了文化大小传统再划分的理论创新,使神话学的研究视野,通过对非文字符号物的解读,从两三千年延伸到八九千年。

  汪涌豪表示,中国古代神话对历代哲人、思想家产生了诸多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如何重述中国神话、如何深化神话对文学艺术的影响,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课题。特别是如何在比较视角下汲取神话资源,重构中国神话,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着深刻意义。

  此次论坛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主办,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上海交通大学承办。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