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民族语文应用研究
2017年12月22日 08:3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2月22日第1358期 作者:

  本报讯 近日,中国民族语言学会民族语文应用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由中国民族语言学会民族语文应用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语言应用研究室承办。

  加强民族语文应用研究,推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建设功能互补、多语和谐的语言生活,推动我国从语言大国向语言强国迈进,既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学界的共识。民族语言学界需要直面国情,更加关注国家和民族地区的语言保护、语言发展和语言能力建设,在做好民族语言文化传承的同时,大力开展语言教学、语言翻译、语言服务,促进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

  与会专家认为,民族语文应用研究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大力提升服务于国家和各民族人民发展需求的能力,实现学术研究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使学科发展道路越走越宽,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以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出更大贡献。会议论文以问题为导向,研究重点突出,涵盖了语言文字“三化”(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民族文字文献及拼音方案、新创文字使用和发展、语言国情和语言生活、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语言资源、语言保护与语言能力建设、语言教学、语言翻译、语言服务等研究方向。

  此次会议达成多项学术共识。一是讨论并深化了对民族语文应用研究必要性的认识,呼吁引导学术导向转变。倡导历史眼光和世界眼光,努力提升应用研究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民族语文科研工作者要积极投身民族语文应用第一线,服务于国家发展和各民族人民的现实需求。二是大力开展语言国情研究。新时代民族语文国情调查是开展民族语文工作的前提。要充分认识民族语言文字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避免民族语文工作“一刀切”和简单化。新的语言国情调查应该基于统一的学术框架,能够进行基于大数据的系统分析和比较研究。三是民族语文应用要凸显基于新技术、面向新需求的研究导向。信息化大潮给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发展带来机遇,也带来严峻挑战。民族语文应用研究在新时代将大有可为,也势在必行。四是聚焦民族文字的现实需求问题。民族语言文化的信息化传承和传播,核心是文字问题。没有书面形式的民族语言,其传承和发展缺乏抓手和条件。此次会议专设“新创民族文字使用和发展”工作坊,同时对各民族民间使用的各种拼音和记音方案的讨论也比较集中。五是深入对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的理论思考。现在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有许多,例如保护的主体与对象分别是什么、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怎样针对不同对象的特点开展工作、如何才能做到科学保护(特别是活态保护)等。(王锋)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