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17年12月06日 08:5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2月6日第1346期 作者:本报记者 潘玥斐

  12月3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开幕,全球互联网的“乌镇时间”再次开启。在全球网络空间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的今天,世界期待聆听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中国主张”。

  国际社会达成广泛共识

  在201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今年,在给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信中,习近平主席再度提及“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表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反映了中国在网络空间的“世界观”。它的核心是强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共同利益,反对单边主义,反对将一方意志强加于另一方。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需要通过民生上的“命运共同体”、经济上的“利益共同体”、安全上的“责任共同体”来实现。重点是要找到各方在民生、经济和安全上的共同利益,通过彼此合作加以实现。

  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进入关键时期,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表示,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萌发,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互联网发展到现在,人类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从虚拟意识到物理层面的连接都已经比较普遍。同时,互联网正在不断加剧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已经到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时候。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网络强国战略中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战略性目标。复旦大学网络空间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沈逸表示,一个安全、稳定、繁荣发展的全球网络空间,是世界各国互联网繁荣发展的必要条件。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特点是,它的发展是由大家共同推进的,而非由少数国家完成的;它的安全是由各方共同维护的;它的治理是由大家共同参与的。最重要的是,网络空间发展带来的成果是各方共享的。

  一带一路促进国家间合作

  近年来,中国通过世界互联网大会,不断提供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如今,习近平提出的“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的“四项原则”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五点主张”等,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与赞同。中国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沈阳表示,中国互联网正经历高速、健康的发展,且更加富有创新性。中国互联网“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力争在互联网基础设施、人文理念等方面做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好地相融相通。从全球范围看,中国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发展之路,为人类互联网事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沈逸认为,中国是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首倡者。中国不仅提出了全球互联网治理理念,而且总结自己的经验模式,与其他国家分享。同时,中国搭建了诸如世界互联网大会等一系列平台,使得世界各国有机会以一种建设性、合作性、共同参与的方式,探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具体方案。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决心、坚持共同发展的理念,通过广泛的网络合作,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作出了重要而独特的贡献。姜奇平表示,中国一带一路建设覆盖亚、欧、非三大洲,连接亚欧两大经济圈,促进国家间的相互合作。中国互联网连接全球华人与各国朋友,结合实体空间与网络空间,推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助力全球数字经济走上快车道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强调,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将进入快车道。中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世界各国共同搭乘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车。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沈逸表示,中国对于数字经济的理解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这里所讲的数字经济已经不再是狭义的、局限于互联网产业领域的数字经济,而是信息革命背景下,一国乃至全球经济活动的统称。中国对于数字经济的判断,是基于对信息革命规律的深刻把握,推动经济发展朝着整体性、全面性、新型的数字经济阔步前进,而这种发展会让数字经济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它的发展成果由全球共享。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认为,在全球互联网发展领域,中国既是平台的搭建者,也是技术与市场的贡献者。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表明中国将与世界各国一道,努力打造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姜奇平认为,贺信表明,中国互联网发展本身就是全球共同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中国的扶贫在全球减贫中贡献了主要力量,而电商扶贫已为中国扶贫走出了新路。同时,中国互联网发展推动了世界互联网发展,尤其在电子商务领域,正在带动许多国家电子商务的发展。伴随中国网络社交平台、游戏的流行,将有效促进中国文化与各国文化的开放交流。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